《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政策解读
索引号
620700065/2022-00012
文号
市委发〔2021〕36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1-11-18 17:20:00
是否有效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政策解读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根据《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张掖市委张掖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以下简称《具体措施》)。

一、《具体措施》出台背景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2021年2月,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精神,主动适应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增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时代性,健全劳动教育协同机制,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发挥劳动的独特育人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

二、《具体措施》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健全劳动教育协同落实机制”“分学段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统筹配置劳动教育资源”“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劳动教育组织保障”等五部分构成,共17条,每条措施后面都明确了责任单位。

(一)健全劳动教育协同落实机制。主要从党委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层面明确了职责任务。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领导及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劳动实践场所等重大问题,确保加强劳动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引导孩子尽可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周家庭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三是学校要落实主导作用,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统筹优化课程设置,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四是社会各方面发挥支持作用,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

(二)分学段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针对学校在劳动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分小学、中学、职业院校三个学段,明确了具体任务。一是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低年级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指导学生学会日常生活自理、开展简单手工制作,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中高年级围绕劳动习惯的养成,指导学生参与家居清洁、校园保洁、社区环保、手工制作等劳动,学会和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光荣。二是中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初中重点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勤劳俭朴的品质和职业意识,增强其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普通高中使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三是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要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培育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三)统筹配置劳动教育资源。主要从校内、校外实践场所(基地)的建设和劳动教育资源共享三方面明确了工作要求。一是校内每所中小学校至少建设1间劳动教室或工坊,每所职业院校至少建设1个校内劳动教育工坊。二是校外积极安排一批土地、山林、草场、戈壁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确认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扶持一批城乡社区、医院、博物馆、图书馆等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三是各级各类学校实现劳动教育资源共享。

(四)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从补充配齐师资、加强培养培训、建立考核制度和完善评价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大劳动教育教师补充及培训培养力度,完善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加强学校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估,全面提升劳动教育课教师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整体水平。

(五)强化劳动教育组织保障主要是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投入机制、强化安全管理和加强宣传引导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