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农业农村局同意印发,现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确保粮食安全,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着力构建马铃薯产业全链条发展体系,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推动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全省小麦绿色化玉米循环化和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农发〔2023〕6号)要求,结合张掖市玉米生产实际,制定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实施方案。
二、文件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发展现状。2022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24.93万亩,鲜薯总产量73.2万吨;生产原原种1.1亿粒,良种繁育面积7.04万亩,生产种薯21万吨;马铃薯加工能力达到5.5万吨,年加工鲜薯近25万吨,加工转化率近47.9%,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约19亿元;全市已入选“甘味”品牌目录的马铃薯产品4个,已形成以甘肃鼎丰马铃薯种业公司、山丹正明公司等6家种植企业,高台县奇峰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山丹县家禾源家庭农场等46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168个种植大户为依托的马铃薯种植体系。
第二部分,发展思路及目标。坚持按照工业思维抓马铃薯产业发展,集中优势资源要素,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的文章,一手抓种植端,建设专用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一手抓加工端,做大做强马铃薯精深加工。2023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8万亩以上,辐射带动优势区域面积达到45万亩以上,鲜薯总产量达到162.3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2.51亿元以上。到2025年,全市马铃薯面积稳中有增,单产持续提高,总产力争达到150万吨左右;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种薯生产基地达到10万亩以上,生产原原种2亿粒以上,生产脱毒薯40万吨以上。
第三部分,重点任务。一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开展良种联合攻关,开展种薯高效生产技术研发与推广,强化标准化种薯基地建设,加强种薯质量监管。二是强化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标准马铃薯产业带,加快以订单为主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加快以绿色高质高效为核心的绿色标准化技术集成应用。三是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以精深加工和食品工业牵引带动马铃薯产业价值链提升,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带动马铃薯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补齐马铃薯精深加工短板。四是加快马铃薯产业园建设。支持山丹县、民乐县,围绕马铃薯加工和种薯产业发展,创建以马铃薯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园,加快形成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完整的集群化加工体系,构建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骨干市县级为基础的马铃薯产业园区体系。五是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快构建以张掖绿洲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张掖国际物流园、高台景隆市场为龙头、县区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乡镇产地交易市场为网点,产地与终端市场紧密连接的马铃薯市场流通体系,培育发展一批从事马铃薯经销的运销公司、电商网红,通过举办节会,参加展销会、推介会,主动推介品牌、对接市场。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政府主抓、部门参与、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协调落实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项目和资金。二是强化资金保障。依托现有政策和项目资金,加大马铃薯产业各环节支持力度,多渠道破解马铃薯加工企业融资难问题,扩大马铃薯政策性保险覆盖面。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各县区要根据实际,制定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出台具体扶持办法,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学研推一体化建设,加快技术攻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引进和示范推广,及时将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信息传送到生产基地农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