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 > 部门文件

张掖市玉米循环化发展实施方案
索引号
620700073/2023-00044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3-04-24 11:25:00
是否有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市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全省小麦绿色化玉米循环化和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农发〔2023〕6号)要求及安排部署,结合张掖市玉米生产实际,调整优化玉米布局,通过种养循环,提高玉米利用水平和耕地地力水平,充分挖掘全市玉米增产潜力,推进玉米循环化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

玉米是我市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特别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单粒播种集成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助推玉米面积持续稳定增长,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玉米刚性需求不断增加,面积和产量稳居三大粮食作物之首,支撑了我市粮食生产的半壁江山。

(一)生产情况。2022年全市玉米面积173万亩(制种玉米109万亩、商品玉米64万亩)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54%,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11%。其中:甘州区85万亩、临泽县35万亩、高台县27万亩、山丹县3万亩、民乐县19万亩、肃南县4万亩。玉米已成为推动我市粮食总产稳步增加和确保全市粮食安全的重要粮食作物。

(二)供求分析。从生产供给方面看,由于玉米市场价格上涨和机械化水平提升,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玉米种植面积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全市累计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11个,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万头镇15个、千头村193个,基础母牛存栏达到38.5万头,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110万头和37万头(其中奶牛存栏8.5万头);羊饲养量和出栏量达到700万只和340万只;年玉米全株青贮面积47万亩、青贮量211万吨。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草饲料的需求逐年增加,饲用及粮饲兼用型玉米需求量呈现上升趋势。

(三)发展前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玉米循环化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通过种养循环、粪肥还田,耕地质量不断提高,良种良机良法加快应用,科技水平稳步提升,玉米单产还有持续稳定增长的空间;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玉米产前、产中、产后衔接更加紧密,玉米生产经营效益逐步提高,激发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仍有潜力挖掘。总体来看,玉米作为高产粮食作物,通过创新玉米育种技术,示范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建设,构建种养循环体系,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提升空间还很大。

二、思路目标

(一)发展思路。按照“构建模式、集聚农艺、配套农机、循环利用”的总体思路,以攻单产、抓增效、畅循环为主攻目标,以种促养、以养带种,优化制种玉米及籽粒用、饲用玉米种植区域布局,以轻简化、机械化、集约化为重点,集成配套高效耕整地、高质量播种、规范田间管理、科学防灾减灾、适时机械收获等各环节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主推生物有机肥减替代化肥、膜下滴灌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等高效高质栽培等农艺、农机先进实用技术,配套包括耕种收等在内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着力创新突破生产技术瓶颈,集成和推广区域化玉米循环化技术模式,推进玉米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玉米产量水平和生产效能。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其中制种玉米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以绿色种养循环、粪肥还田、高标准地膜覆盖、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集成相配套,形成“六统一 技术规范和“六化”管理体系相配套的玉米循环化模式。示范主栽新品种30个,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推广循环区域模式1项,主推先进实用技术5项,新优技术普及率95%以上;加快全程机械化作业推进速度,玉米机械化率达到85%;全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病虫害防控率达到100%;加快推进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玉米生产区域循环模式应用。在甘州区、临泽、高台、民乐一区三县籽粒玉米生产优势区域,重点提升玉米单产水平,推广以增密栽培、低损失籽粒机械直收、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秸秆粉碎还田为主的技术,在肃南、山丹两县打造饲用玉米生产优势区,重点提升玉米生物产量和质量,谋划种养结合生产模式,推广以增密栽培、增施有机肥(农家肥)、全生物降解膜覆盖栽培、全株青贮机械收获打捆裹包为主的技术。同时,积极探索地膜减量替代,积极示范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和玉米秸秆覆盖,因地制宜采购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提高废旧地膜机械化捡拾和回收利用,构建废旧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长效机制。

(二)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支持农田宜机化改造,大力发展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抵御自然风险能力。科学推广利用玉米秸秆还田腐熟、土壤改良综合培肥以及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加快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和评价制度。

(三)选育推广应用新品种。籽粒玉米上,适应机械收获要求,加快选育推广后期脱水快、站秆性好,以及收获时籽粒含水率、田间倒伏率和籽粒破损率低等新品种。饲用玉米上,大力发展和推广“高容重、高淀粉”“低水分、低霉变”的“两高两低”优质玉米品种。

(四)集成高产高效技术。以轻简化、机械化、集约化为重点,突出作物茬口衔接、间套作复合种植协同,集成配套优良品种选择、水肥一体、地膜覆盖、合理增加密度、高效耕整地、高质量播种、适时机械收获等各环节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残膜回收,提升产量水平和生产效能。在籽粒玉米生产优势区域重点集成合理增加密度、留茬覆盖(一膜两年用)、减穴增株、深松耕、机械收获、机械干草打捆等技术;在饲用玉米生产优势区域重点集成增施有机肥、合理增加密度、全生物降解地膜、机械化收获打捆裹包等技术。

(五)加强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推广应用抗病耐病品种、病虫害监测、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综合应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地膜覆盖、深耕翻晒灭茬等配套技术。

(六)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筛选推广深松整地、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去雄与籽粒收获等机具,加快解决秸秆粉碎、打捆、裹包、搬运等机械化作业短板问题。同时,加强玉米主产区农机具场、库、棚、烘干塔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区域青贮窖、池等设施建设。

(七)强化种养循环,促进绿色发展。紧紧围绕百万头肉牛产业基地、千万只肉羊产业带和50万头奶牛产业带,以牛羊养殖业为牵引,依托种养循环农业项目带动,通过玉米秸秆牛羊过腹还田,高效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资源,积极推广“有机肥生产企业收集处理还田”“规模养殖场粪污简易快速腐熟还田”“小型养殖场(户)集中统一腐熟还田”“分散养殖户各自腐熟还田”等粪肥还田模式,打通种养堵点,实现养殖种植相结合、有机无机相融合、生产服务相契合,引导农户“转观念、优环境、保耕地、提品质”,促进玉米循环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强力推进玉米循环化发展;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因地制宜制订县区玉米循环化发展实施方案,加强调查研究、层层落实责任,切实推进玉米循环化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持。进一步落实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完善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政策。加大对青贮玉米种植、收获、打捆、加工等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增加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增产技术补贴,支持玉米高产、优质、高抗品种研发和重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配套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三)加强指导服务。推动产学研联合协作,抽派农业技术推广、畜牧兽医、农机推广等部门专家建立市级玉米种养循环体系专家指导组,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作用;加强玉米生产关键时节巡回技术指导,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提高配套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技术水平。

(四)加强机制创新。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统防统治、机耕机收、代耕代管等社会化托管服务,培育壮大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鼓励龙头企业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紧密联结机制,以利益为纽带,推行订单生产,加强产销对接,推进产业化经营。

     《张掖市玉米循环化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