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支持农业企业发展政策摘编二:金融信贷政策
索引号
620700073/2020-00024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0-04-09 09:48:18
是否有效

二、金融信贷政策

17.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优先给予支小再贷款支持,优先为票面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票据办理再贴现。引导金融机构将降准释放资金优先用于扩大对中小微企业等领域信贷投放。(甘办〔2018〕85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人民银行、银保监局

18.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对中小微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方式获得银行贷款的,按贷款年利息的50%给予贴息补助,同一企业当年度贴息额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因融资而发生的专利权评估费给予补贴,按确认发生额的50%给予补助,单项评估费用补助最高不超过3万元。对担保机构开展的符合条件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担保业务给予1%—2%的担保费奖励,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20万元。(甘办〔2018〕85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市场监管、财政部门

19.扩大信贷支持。鼓励各银行发挥专业和产品优势,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在已出台优惠贷款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做到充分授信。根据实际和政策要求,进一步细化特色产业发展贷款操作办法,制定相应的标准化程序,简化流程,对特色产业贷款优先给予调查、审批,提高贷款投放效率。(甘政办发〔2019〕47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银保监局、人行,各市、县人民政府,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政府性担保机构

20.坚持分类施策。鼓励各银行根据企业的信用、资产和经营等状况,采取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等多种方式发放。政府性担保机构担保的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最高不超过20%。(甘政办发〔2019〕47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银保监局、人行,各市、县人民政府,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政府性担保机构

21.创新金融产品。根据各地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模式,扩大政策和产品宣传,促进银企对接。积极探索将大型农机具、机器设备、存货、保单、仓单、应收账款、动产、保险保单、订单、股权、日光温棚、圈舍、牛羊活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和林权等纳入抵质押、担保范围,提高企业贷款的可获得率。(甘政办发〔2019〕47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银保监局、人行,各市、县人民政府,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政府性担保机构

22.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按照“新老划断、隔离债务、风险可控、大胆放款、支付监管、封闭运行”的原则,对经营暂时出现困难、原有贷款出现短期违约,但仍有市场前景的龙头企业,在保留原有债务关系、隔离原有债务的前提下,银行和政府性担保机构可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甘政办发〔2019〕47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银保监局、人行,各市、县人民政府,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政府性担保机构

23.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的增信作用,对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较大、暂时受困的中小微企业,取消反担保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全省政府性担保机构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降低综合费率0.5个百分点;对疫情防控期间提供生活服务保障的相关企业,担保费率降至1.5%以下;对疫情防控相关企业,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2020年担保额不得低于2019年同期担保额。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中小微企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优先予以支持。(甘发〔2020〕5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金控、银保监、金融监管、财政部门

24.给予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续贷支持。对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得在疫情发生6个月内抽贷、断贷、压贷,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充分发挥应急周转资金作用,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予以展期或续贷。(甘发〔2020〕5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财政、金融监管、银保监部门,省金控集团

25.发行企业债券。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各类债券,对发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疫情防控的,建立绿色通道。对存量企业债允许发新还旧,增强政策性担保工具对债券发行的增信支持力度。(甘发〔2020〕5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发改、金融监管、银保监、证监部门

26.用好央行专项再贷款政策。落实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信贷支持政策,疫情防控期间,对卫生防疫、医药生产、医疗器材、医用基础设施、重要生活物资等疫情防控相关领域合理融资需求,金融机构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提供足额信贷支持。对列入全国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的企业合理信贷需求,提供利率不超过3.15%的优惠贷款支持,中央财政给予企业实际贷款利率50%的贴息,省级财政按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利率的40%进行贴息。(甘发〔2020〕5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财政、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银保监、发改部门

27.设立省级专项贷款。对列入全省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的企业合理信贷需求,设立疫情防控专项贷款,提供利率不超过上月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优惠贷款支持,省财政给予实际贷款利率50%的贴息,期限不超过 1 年;设立中小企业专项贷款,由各级政府和银行共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提款报账、封闭性运行制度,确保3年内贷款规模达1000亿元;由省市县三级财政贴息设立鲜活农产品收储加工专项贷款,专款专用、提款报账、封闭运行。(甘发〔2020〕5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财政、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银保监部门

28.灵活安排展期续贷。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在疫情期间,不得违规抽贷、断贷、压贷,不得违规下调信用评级和贷款风险分类,不得随意压减贷款规模和授信额度。对受疫情影响且近期有贷款到期的企业,银行要主动与客户协商,灵活调整还款期限和方式,提前做好展期或续贷安排。通过适当降低利率、减免逾期利息、调整还款期限等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甘政办发〔2020〕11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金融监管、人民银行、银保监部门

29.降低融资成本。各银行对有发展前景、积极组织复工复产、扩大生产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采取“一行一策”灵活制定息费减免办法。鼓励对上述中小微企业200万元以下贷款免收贷款利息,200—500万元按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50%计息,500万元以上的按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80%计息,并免收贷款其他费用。(甘政办发〔2020〕11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金融监管、人行、银保监部门

30.支持供应链融资。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开展供应链融资产品创新,推进订单融资、存货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其他动产融资服务。通过供应链核心企业货物或债券质押,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增信融资贷款,降低供应链条的融资成本。在疫情防控期间,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中小微企业增信融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优先办理相关手续。(甘政办发〔2020〕11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银保监部门

31.设立中小微企业专项贷款。由各级政府和银行共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提款报账、封闭性运行制度,确保3年内贷款规模达1000亿元。(甘政办发〔2020〕11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金融监管、省财政、人行、银保监、省信部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32.加强省应急周转基金使用。优先保障疫情防控必需、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涉及重要国计民生及重点项目建设相关企业的应急周转资金需求。对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的应急周转资金需求,在原有费率基础上下浮20%。根据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应急周转资金需求,统筹现有资金渠道,扩大应急周转基金规模。(甘政办发〔2020〕11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财政、金融监管部门,金控集团

33.发挥十大生态产业基金作用。优先向保障疫情防控必需、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涉及重要国计民生及重点项目建设相关企业投资,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新投项目和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投资,采取灵活的投资方式、简化程序、降低成本,充分发挥基金在疫情保障防控中的作用。(甘政办发〔2020〕11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34.降低企业担保费率。对减员不超过10%的确无还款能力的中小微企业,为其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及时履行代偿义务,视疫情影响情况适当延长追偿时限,符合核销条件的,按规定核销代偿损失。(甘政办发〔2020〕11号)

政策落实部门:各级金融监管、人行、银保监、财政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