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公报 > 2014年 > 第4期 > 市委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张政办发〔2014〕4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
为确保《张掖市宜居宜游城市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为《规划纲要》)各项工作任务顺利推进,2013年11月25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张掖市宜居宜游城市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实施情况的报告》,并提出了进一步落实《规划纲要》的意见建议。为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加快推进宜居宜游城市建设,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快编制旅游大景区规划,指导构建城镇和景区两大载体之间的支撑体系和连接体系
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的原则,立足张掖“居中四向”的区位优势和立体交通枢纽优势,发挥张掖承载东西、连通南北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功能,积极融合内蒙阿拉善和青海祁连等周边的旅游资源,通过现有景区的大幅整合提升,串点成线、集点成片,将城市规划、景区景点规划、田园集镇规划、乡村规划、旅游通道规划等融为一体,成为集休闲、度假、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复合旅游功能区,形成景区与乡镇、城镇与城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构建旅游产业联盟,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区域中心。(牵头单位:市旅游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规划局)
二、全面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
统筹协调县域之间、景区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引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有效整合优势资源,以核心景区为龙头,整合提升现有景区,切实增强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重点打造龙头景区,建设精品工程,实施品牌战略,按照建设大博物馆、大运动场的要求,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景区文化品位,推进文化、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多元化、复合型、高品质的旅游大景区,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开发规模、品质和档次,当前要特别重视丹霞景区的开发建设和后续发展问题。探索完善景区精品化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信息化提升、市场化运作的全产业链体制机制,着力推进景区精品化、营销多元化、服务信息化、管理标准化和产业集约化,积极构建融合式旅游经济体系,提升旅游产业链整体开发水平,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牵头单位:市旅游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山水旅游文化公司)
三、着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以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旅游服务业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有计划、有步骤加快完善城市综合管网、交通运输、信息咨询、餐饮住宿、商贸流通、购物娱乐、休闲健身、医疗救援、停车场站、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全方位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城镇和景区两大载体之间的支撑体系和连接体系,健全完善旅游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牵头单位:市建设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交通局)
四、加快旅游综合性服务区建设,提高景区综合服务水平
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中心城市规划建设集咨询服务、信息发布、旅游超市、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展示、餐饮休闲、散客组团和票务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区,开展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线路推荐等一站式旅游服务;各县区要有针对性地建设旅游咨询、线路推荐、住宿餐饮、投诉接待、多种经营为一体的旅游服务功能区,满足游客需要。建立政府引导、行业监管和考核评价机制,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积极营造公平公正、开放竞争、充满活力、健康有序的旅游发展环境。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建设,构建城市立体绿地系统。(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旅游局、市园林局)
五、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积极推进城市环境卫生建设,建立管理高效、保障有力的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加快“数字张掖”、“智慧旅游”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着力解决交通拥堵、环境卫生“脏乱差”、“马路市场”等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城市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营造良好生态、人文、政务、市场、人居、治安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宜居宜游城市形象。(牵头单位: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工信委,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管执法局)
六、不断增强生态产业支撑能力,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
以新能源和特色农畜产品、矿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张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文化产业基地“玉水苑”作为发展生态工业的战略平台,引导重大项目和现有企业“出城入园”,实现错位、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带动形成产业集群。围绕发展通道经济,培育壮大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民生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集综合服务、物流配送、商品中转、集中仓储为一体的张掖绿洲现代物流园区,面向内蒙古和青藏两大高原,采取设立“项目特区”、开辟“园中园”等方式,积极推进跨行政区划建立“飞地”经济合作区,为高原腹地资源加工外运和国内外产业转移搭建平台。按照建设商贸流通大“互市”的要求,协同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产品品质,扩大品牌效应,使张掖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特色品牌产品生产、加工、集散、中转基地。(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工信委、市农业局)
顺应绿色有机农产品消费需求日益增大的趋势,加快建设农产品安全大市,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探索建立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与持续保障农民增收相结合的增收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和输出能力,努力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牵头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七、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宜居宜游城市建设市场化运作
坚持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积极争取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探索建立生态考核评价、资源环境领域市场化、环境损害赔偿等机制。(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探索项目特许经营权、收费权质押等市场化融资新方式,开辟旅游业与金融业相互渗透的新途径,稳步推进旅游景区经营权、管理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市场运作机制,全面推进宜居宜游城市建设市场化运作,促进全方位开放合作。(牵头单位:市旅游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各方参与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机制,有序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配套设施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市场化。(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财政局、市建设局)
八、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各牵头部门要认真研究、细化承担的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配合单位要根据工作任务分工,明确各自职责,及时安排部署,主动参与配合,全力推进宜居宜游城市规划纲要顺利实施。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