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八个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市统计局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以生态建设引领和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全市经济保持了积极向好、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生态引领效应进一步凸显,内生动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以生态建设引领城市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由城镇化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带动房地产业、建筑业、建材业,进而带动二、三产业和社会就业、财政收入全面增长,成为今年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前8个月,全市实际开工建设500万元以上的项目538个,同比增长45.4%。完成投资94.95亿元,同比增长35.5%。其中:农业及生态建设项目72个,同比增长71.4%,完成投资9.94亿元,同比增长1.15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1个,同比增长42.6%,完成投资50.5亿元,同比增长40.8%。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5.5亿元,同比增长40.4%。其中房地产业投资增长97.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亿元,同比增长40.8%。实现税收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29.8%,占总收入的72.4%。以滨河城市新区建设、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种植养殖示范区、循环工业园区、天然景区旅游为标志的生态经济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级,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2.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民增收形势较好。以建设现代农业大市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绿洲现代农业示范为重点,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优势更加明显。农业生产形势向好,完成农作物正茬播种面积307万亩,比上年增加11.7万亩,增长4%。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将突破110万吨。玉米制种面积达到90万亩,主产区玉米制种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70%以上,种子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0.33万亩。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加大设施农业的扶持和落实力度,以高效种植、养殖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2万亩。大力推进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肉牛饲养量达到71万头。现代农业的发展、种养殖结构的优化、农产品价格及劳务工资的上涨等因素叠加,带动了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预计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189元,增长22%。
3.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企业效益稳步提高。立足优势资源,强力推进循环园区建设和结构调整。基础能源、矿产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成长性好、发展活力强。发电量、水泥、铁合金、马铃薯全粉、葡萄酒、钨精粉等重点产品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前8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0.5亿元,同比增长26.1%。生产销售衔接较好,企业效益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44.8%,增幅高于总产值7.7个百分点。产销率达到91.97%,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5.24亿元,同比增长33.2%;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10.76%,同比提高38.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呈现出生产、销售、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4.旅游业增势强劲,带动第三产业较快增长。“旅游发展年”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旅游人数和收入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至八月底,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47.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56亿元,分别增长98%和89%。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有力地带动提升了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前8个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增长35.5%;零售业销售额增长33%;住宿业营业额增长27.2%,餐饮业营业额增长67%。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居民消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至八月底,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5.9%,高于全市预期调控目标1.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5.4%,是CPI上涨的主要“推手”。对CPI走势有较大影响的猪肉价格上涨61.5%,创近年来最高纪录,生猪存出栏出现较大波动。由此,反映出国民经济中工业品相对普遍过剩,农产品相对不足,尤其是肉、蛋、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供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节能降耗压力加大。我市工业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中又以火电、铁合金、水泥等高耗能产业为主。今年以来,高耗能产业发展较快,能源消费量明显加大。2011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目标任务为下降3.43%,按照全年GDP增长13%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应控制在9.1%以内。而前8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达到21.1%,与全年预控目标相差甚远,节能压力较大。
3.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一是生产成本不断推升,企业盈利空间压缩。今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银行贷款利率提高等因素推高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企业盈利空间压缩,亏损企业和亏损额增加。前8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达45%,亏损额同比增长54.2%。二是资金供应趋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4.投资结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设施农业等建设投入不足。1-8月,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4亿元,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8.9%。二是工业建设项目薄弱,特别是工业大项目、好项目少,工业经济持续增长乏力。1-8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9亿元,同比下降4.1%。三是旧城改造及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几点建议
当前,张掖处在统筹生态建设与现代产业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中,生态理念已全面激活了张掖发展这盘大棋,坚定不移地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循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科学决策,大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和生态生活环境,全面提升金张掖形象,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投资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这将是我市长期坚持的科学发展之路。
1.突出基础设施抓项目。继续围绕“四市建设”布局,进一步加大生态、交通、农业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抓好省市确定的37项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保障房、集中供热、供水、污水处理等民生关切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并积极争取新上一批项目,保持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势头。
2.突出特色优势抓农业。围绕高产、优质、低耗、生态、安全的目标,紧紧抓住我国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将长期紧缺,且价格不断攀升的机遇,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在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养殖、科技示范、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当前,要切实加大对设施农业、草畜产业的扶持力度,配套完善水、电、路基础设施,解决农户贷款难、技术服务不到位等特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高度重视生猪补栏、暖棚蔬菜种植,促进生猪出栏和冬春蔬菜供应显著回升,确保物价基本稳定。
3.突出园区建设抓工业。按照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高效、服务一流的要求,把现有工业园区,特别是循环工业园区建设成为聚集通道经济各类生产要素、承接中东部产业西移的产业园区,实现筑巢引凤、借力发展。要把发展工业同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同时,紧紧抓住当前生产的黄金季节,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最大限度挖掘生产经营潜力。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整体推进各行业、各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
4.突出旅游物流抓三产。以生态旅游为主线,加快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和星级宾馆建设,充分吸纳生态区农牧民参与旅游业,全面提升接待能力、服务水平和社会参与度。进一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物畅其流,通达四向,组织有力,运输高效,结算便捷,不断提高物流特别是农产品流通的专业化、网络化和规模化水平。积极落实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激活和扶持第三产业,鼓励个体创业,着力提升三产在增进就业、拉动消费、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