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强力推进三大战略,夯实发展基础,改善薄弱环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5亿元,同比增长11.3%,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3.5%,回落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亿元,增长19.2%,提高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亿元,增长6.3%,回落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幅虽比上年同期有小幅回落,但仍处于快速运行平台和正常增长区间,经济运行总体上开局良好。
(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支柱行业支撑作用明显。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农副食品加工、热力电力等支柱行业在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和市场需求旺盛的双重作用下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效益大幅提升,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0.45亿元、1.28亿元和1.93亿元,同比增长68.4%、35.1%和33.3%;三大支柱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7.5%,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3.6个百分点,支撑工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大中型骨干企业增势强劲,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全市10户中型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增长35.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7个百分点;其中张掖电厂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46.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5个百分点。在骨干企业和重点行业的共同带动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企业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累计实现增加值5.42亿元,增长27.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3亿元,增长21.2%;利税总额0.86亿元,增长13.7%;工业综合效益指数136.4,比去年同期提高14.6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速明显快于轻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37亿元,增长35%,比轻工业快19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近8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发电量、化肥、水泥、铁合金、原煤分别增长42%、63.4%、33.7%、13.8%和28.6%。
(二)春耕备耕全面展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的双重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虽然入春以来部分设施农业和经济林遭遇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但各县区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降低了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加大农资调运储备,化肥、地膜、农药、种子等主要农资品种齐全,储备充足,储备量均占到需用量的80%以上,有效保证了春耕需求。3月份以来,各地抢抓墒情和农时,全力推进春耕备耕生产,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查病情、查墒情,指导开展施肥、灌水、防病虫。由于墒情好,播种集中,田间管理加强,小麦、大麦等夏禾作物长势普遍良好,一二类苗比例达到90%以上。农作物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春播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稳中略增,饲草种植面积有所压减。预计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11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粮食作物增加6万亩,经济作物增加3万亩。瓜菜、马铃薯、玉米制种等面积略有增加,番茄、棉花等种植面积较去年持平。畜禽饲养量不断增加,产品产量持续增长。除生猪存出较去年同期下降5%外,牛、羊、鸡存栏分别增长0.2%、2.1%和7.2%;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3.9%、9.7%和12.6%。劳务输出规模进一步扩大,完成农民工培训11.32万人次,输出劳务13.6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19亿元、增长28%。受劳务输出和家庭生产经营收入增加的带动,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100元,增长9.5%,为近年来最高。
(三)项目建设开局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由于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开局。全市开工建设项目达到111项,比上年同期增加28项。年初确定的15项重点建设项目和30项重点工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分别完成投资1.5亿元和2.2亿元;10项重点前期工作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9亿元,增长10.5%,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城镇投资与农村投资保持同步增长,分别完成投资6.53亿元和0.16亿元,增长10.5%和10.3%;城镇投资中房地产投资增长加快,较去年同期增长4.8倍,城市投资依然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产业投资继续保持“两高一低”态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大幅增加,分别增长163%和36.5%,虽然第二产业比去年同期增长9.2%,但仍分别低于一、三产154个和2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对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工业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62万元,占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62.9%,拉动投资增长5.7个百分点;其中资源开发完成投资2.2亿元,占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33%,继续成为推动投资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结构继续优化,非国有投资占全市完成投资的70.4%。尤其在工业领域,非国有投资占工业完成投资的93.7%,投资主体继续向非公有制企业转移,投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四)财政收入高速增长,金融运行相对平稳。在一批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的有效带动下,财政收入延续了去年以来高速增长的态势。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98亿元、增长30.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32亿元、增长22.5%,基本达到了均衡进度。在企业生产效益大幅提高和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双重作用下,企业所得税较上年增收1881万元,增长88.2%;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保持了较高增速,分别增长21.5%、24.4%、32.2%、246%和295%,成为财政增收的新亮点。发电企业和电力行业依然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累计入库税收6542万元,增收300万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26%。其中,张掖电厂累计上缴税收3395万元,张掖供电公司上缴税收1559万元。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支出4.92亿元,增支2.1亿元,增长73.3%,超过均衡进度的同时实现了高速增长,较好的落实了惠民政策,保障了重点支出。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受国际次贷危机和央行加息政策影响,股市一度低迷,致使金融机构存款回流。止3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9.8亿元,比年初增长6.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94.2亿元,增长9.4%;贷款余额85.4亿元,增长3.3%,存贷差开始缩小。
(五)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在国家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城镇用工工资上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正常增资等因素的综合带动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285元,增长7.7%,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工薪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仍是主要来源。人均消费支出2136元,增长0.3%,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依然是消费的主导领域。在农村消费升温、节日消费带动的共同作用下,热点商品销售增长明显,促进了社会消费的快速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3亿元,增长15.8%,比上年同期加快7.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织类和日用品类销售的增幅均在20%以上。市、县及县以下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1%、14.2%和15.2%,均比去年同期有了较大提高,农村消费首次逼近城市消费,实现了城乡消费的同步增长。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布增长15.2%和18.9%,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行业。
(六)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生产价格高位运行。受成本推动、需求拉动和国内供给约束、国际市场原材料和粮食价格上涨输入以及年初大范围冰雪灾害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叠加影响,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在去年持续上涨的基础上继续攀升。食品类价格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持续上涨、高位运行,带动居民消费价格增速连续十个月保持在4%以上。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5%,涨幅比上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7.4%,农村上涨7.7%。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涨幅达25.9%,高于全国、全省,为近年来最高,成为拉动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6.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10%左右,农产品价格上涨15%以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7%,居住类价格略有上涨,其他商品价格略有涨跌。
(张掖市发改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