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市列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情况通报

发布时间: 2008-02-05 15:37 来源: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背景色:
 :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县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七大项目体系和“三基一都”建设,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技术创新为主线,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项目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机制,明确目标,强化措施,优化服务,稳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任务超额完成

2007年,全市计划开工建设重点工业项目30项,必保建成20项,总投资48.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6.8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70.6亿元的23.8%。经年底考核认定,在开工建设项目有所调整的情况下,全市开工建设重点工业项目37项,比计划多开工7项,实际建成23项,超计划3项,完成投资12.88亿元,占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6亿元的20%。各县区具体情况是:

甘州区: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开工建设重点工业项目8项,必保建成6项。实际开工建设12项,建成7项,分别是:金鹰面粉厂小麦淀粉及谷朊粉生产线一期工程、盛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糠醛生产线、张掖农场年产3000吨蕃茄酱生产线、博亚公司6万吨饲料生产线、中天肉业畜禽屠宰生产线、棉粕生产线二期工程、东升伟业彩钢生产线(超计划),共完成投资8880万元,占计划投资数的100.3%,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数的12.7%。

临泽县: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开工建设重点工业项目3项,必保建成3项。实际开工建设4项,建成3项,分别是:富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万吨硫化钠生产线、宏鑫矿业公司锰铁选矿炉建设、天森公司日处理500吨番茄酱生产线,共完成投资5860万元,占计划投资数的101%,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数的8.4%。

高台县: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开工建设重点工业项目4项,必保建成2项。实际开工建设4项,建成2项,分别是:红番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番茄红素加工生产线、凯捷制罐公司食品包装生产线;共完成投资3690万元,占计划投资数的100%,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数的5.3%。

山丹县: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开工建设重点工业项目5项,必保建成3项。实际开工建设6项,建成4项,分别是:山丹恒昌建材有限公司免烧砖、橡胶粉、耐火材料生产、山丹瑞达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00吨马铃薯淀粉生产线、高原龙食品公司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扩建、山丹县青龙制管有限责任公司迁建(超计划);共完成投资8830万元,占计划投资数的94.6%,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数的12.7%。

民乐县: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开工建设重点工业项目4项,必保建成3项。实际开工建设6项,建成4项,分别是:锦世化工公司1万吨无钙焙烧红矾钠技术完善项目,完成投资6120万元、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5万吨红矾钠生产线、响水河煤矿民乐分公司大河煤矿21万吨原煤生产线、丰源薯业公司1万吨洋芋淀粉生产线(超计划);共完成投资13663万元,占计划投资数的105%,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数的19.6%。

肃南县: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开工建设重点工业项目6项,必保建成3项。实际开工建设5项,建成3项,分别是:黑河水电开发公司二龙山水电站建设,沙龙矿业有限公司沙龙铁选厂建设、三河源水电开发公司白银梯级电站(1-4级);共完成投资28800万元,占计划投资数的106%,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数的41.3%。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县区高度重视、积极协调、狠抓项目建设进度的结果,是市直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结果,是项目业主自加压力,加大投入、奋力拼搏的结果,更是全市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结果。

二、工业项目建设特点明显

1、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各县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发展抓项目”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市委“四个不动摇”、“四个必须”的要求,对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认识明确,部署到位,始终把重点建设项目、服务重点企业、落实项目工作责任制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明确了具体责任,形成了工作合力,切实把工业项目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强县富民的战略举措抓紧、抓牢,形成了全县(区)上下共同推进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在项目建设上,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依托资源找项目,加强协调促项目,及时解决了项目建设中的征地、用电、用水、道路等问题,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2、投资加大,效益明显。今年建成的黑河二龙山水电站、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5万吨红矾钠生产线、瑞达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00吨马铃薯淀粉生产线、山丹恒昌建材有限公司免烧砖、橡胶粉、耐火材料生产等23个建成的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占整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的28.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的9.8%,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利税3亿元,重点工业项目已成为全市投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为我市构筑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3、主题突出,特色鲜明。2007年重点工业项目是紧紧围绕“七大项目体系”和“三基一都”建设反复筛选确定的,突出了矿产和能源开发、农产品加工等优势资源项目。建成重点工业项目中,能源项目3项,化工、冶炼项目7项,农副产品加工项目10项,这三类项目占到全部建成项目的87%,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各县区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势项目,如山丹县利用马铃薯资源优势,建成了年产5000吨马铃薯淀粉生产线项目;临泽县以铁矿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建成了宏鑫矿业公司锰铁选矿炉建设和天森公司日处理500吨番茄酱生产线项目;高台县以番茄资源优势,建成了番茄红素加工生产线项目,民乐县以发展化工为主,建成了年产2.5万吨红矾钠生产线项目;肃南县以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建成了二龙山水电站和沙龙铁选厂。甘州区也围绕自身优势,建成了年产3万吨小麦淀粉及5000吨谷朊粉、年产3000吨糠醛生产线等一批特色明显的优势项目。

4、引资有力,成效显著。各级领导主动参与招商,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近来”战略,从土地、办证、收费、税收等各方面尽最大可能给予优惠,用诚心换真心,促使一些企业最终落户张掖。目前已有成都地奥集团、浙江双冠集团、甘肃建新集团、吉林东皇实业集团、普莱德调味品有限公司等近20家外地企业落户我市。今年开工和建成的重点工业项目中,招商引资项目达20个,占54%,完成投资7亿元。招商引资已成为筹措我市工业项目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

虽然2007年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项目建设进展缓慢。我市工业项目基本属于依赖资源性项目多,高新技术型、劳动密集型项目少,而且受土地、环保、节能减排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一些项目不能如期开工建设,生产要素支撑不足,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二是建设资金筹措难度较大。银行贷款不到位或不完全到位,签约合同引进资金到位难,争取国拨、省补资金的计划下达迟、资金拨付慢,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生产经营。三是大项目依然较少。在已建成项目中,投资上亿元项目少,企业规模不大,与发达地区比,仍然缺乏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四是项目效益发挥不充分。部分建成项目特别是资源型、耗能型项目,随着电价、煤价及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制约,产生新的生产经营困难,不能按设计要求达产达标,项目效益发挥不明显。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协调,跟踪服务,逐步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继续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紧紧围绕七大项目体系建设,超前谋划、建设一批工业项目,对提升全市工业经济实力和财政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重点抓好钼矿采选一期、5000吨/日新型干法水泥、大孤山水电站、三道湾水电站、长山子煤田、花草滩煤田、80万吨锰铁矿采选等几个重大项目,同时要抓好张掖电厂二期、平山湖等煤田、甘州区热电联产、山丹风电场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为钨钼采选二期、宝瓶河电站等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方面,紧紧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趋势,作好项目谋划和储备,拓宽项目领域;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引进来”战略,深入研究外资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依托资源、政策等优势,采取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吸引客商投资创业。

3、及早谋划明年重点工业项目。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围绕主导产业,在培育、引进项目的基础上,继续筛选储备一批具有引领、聚集、衍生、辐射作用的投资千万元,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为明年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工业强市”战略提供强有力的后续项目支撑。

4、努力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要坚持职能围着服务变、机关围着企业转、一切围着项目干,协调解决在征地、办证、收费、税收、贷款及铁路运输协调等一些影响投资环境和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市发改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