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 大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健康宣教科日期:2023-11-07
近年来,张掖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扎实做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医疗技术模式创新、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人力资源保障等工作,持续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健康张掖建设水平,为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一是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组建市级区域松散型医疗集团1个、专科联盟12个。市级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等省级医院组建紧密型专科(技术)联盟9个,全市14家县区级医疗机构与省级医院建立专科(技术)联盟38个,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和区域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提升。二是全面加强医共体建设。推动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主要形式的“县乡一体化”工作,民乐县、高台县国家和省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扎实推进,医共体内基层成员单位行政、人事、财务、绩效考核、收费标准、诊疗项目全部实现统一,人才、资金、药械、设施设备等资源深度共享,构建县级医疗、预防、保健、康养等资源“横向到边”,县乡一体“纵向到底”的融合发展模式。至目前,试点县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和县域就诊率均达到90%以上,牵头医院下转患者数量占比达到10%以上。三是提升重大疫情防治能力。市、县区疾控机构建成标准化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具备106项指标检测能力,各县区疾控机构均具备42项常规指标检测能力。投资9.8亿元的甘肃河西走廊(张掖)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投资5.4亿元河西区域医疗救治中心等重大医疗项目加快建设。
二、公立医院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一是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按照“整体规划、错位发展、资源整合、突出特色”的思路,建设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12个,市级重点专科12个。去年以来,争取1000万元县级医院能力提升项目资金,完成5个县域医学中心、5个县域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建设,县级公立医院救治水平有效提升。二是提升就医便利化水平。推广运用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预约挂号、自助缴费、取报告单、费用查询、快捷签到、分时段预约、诊间支付等网上便民就医服务,全面实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增强群众就医体验。三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建成国家级重点中西医结合专科1个、省市级重点中医专科20个,市、县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医治疗率分别达60%、70%以上。筛选确定了总投资15.02亿元的10项重点中医药项目,推动中医药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带动事业、以事业推进产业的发展布局日益完善。四是强化信息化支撑。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建成“三大”(HIS、LIS、PACS)信息共享系统,预约诊疗、临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医学影像信息共享全面落实。建立以全员人口数据库、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等为核心的信息资源数据中心,实现与公共卫生、行业监管、医保经办、招标采购等信息互联互通,推动“健康张掖”和“智慧张掖”融合发展。
三、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一是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全市14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2家三级医院均设置了总会计师,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分析、考核和预决算报告等制度和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持续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二是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组织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从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疗技术、医疗安全等方面开展绩效考核,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检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三是规范后勤管理制度。探索“后勤一站式”服务模式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设立后勤服务中心,所有事项由服务中心人员根据需求调度安排,调整服务流程,不断提高医、教、研保障力度和科室、患者满意度。
四、公立医院人才保障更加有力。一是建立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坚持将人才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采取人才引进、招录招聘、定向培养、选送进修、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强力破解人才工作制约因素,推动卫生健康领域人才队伍在“量”上实现突破,在“质”上稳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共引进本科以上大学毕业生171名,其中高层次人才1名、急需紧缺人才43名,选派170名市县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在省内外进行专项进修培训。二是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制定《张掖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品德综合评价办法(试行)》,持续推进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树立会看病、看好病的医疗卫生评价导向,引导医务人员提升专业素养和临床诊疗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共有38名卫生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全省有效高级职称资格,49名取得全省基层有效高级职称资格。三是薪酬分配制度更为完善。对全市公立医院各类人员、工资情况、财务收支和增长变化等情况开展全面摸底测算,科学核定绩效工资总量。落实公立医院薪酬自主分配权,将医务人员岗位工作量、技术能力、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德医风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与薪酬直接挂钩,绩效分配向一线医务人员、关键紧缺岗位、业务骨干、高层次人才适当倾斜。2022年全市公立医院在职职工年人均绩效工资水平比2011年增长8%,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初步构建。一是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不断完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持续优化诊疗服务价格结构,充分体现医院人员的劳务价值,让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耗材回归治病功能,医院回归公益属性,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改革实施以来,先后两轮次对市、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进行集中调整,其中调整653项、删除项目5项、规范9项。二是有序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印发《张掖市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协同推进日间手术、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机制改革,参保患者的医疗负担有所减轻,住院次均费用和群众就医自付费用实现“两降低”,基金使用效率和医院病案管理水平“两提升”。至目前,全市参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6515.70元,同比下降7.3%;就医住院自付费用2232.16元,同比下降3.2%;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为73.08%,同比增长3.23%。三是全面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坚持把医保基金作为守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保命钱”,创新监管方式,建立“44351”医保基金监管模式【市县乡村四级医保监管体系,形成监督检查同步、信息共享同步、行刑衔接同步、追究同步“四个同步”,用好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力量,形成河西地区五市协同“五市联盟”,紧抓经办内控等“第一防线”】,全力守好基金安全底线。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城市,2022年,在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总结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