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古代史志典籍,其对这座官方养马之地——山丹军马场多有记载。《资治通鉴·汉纪十一》载:“(元狩二年)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过焉支山千余里。”驱逐匈奴后,即在汉阳大草滩(即今大马营草原——山丹军马场)开始大量屯兵养马。
说起马场草原,你会想到哪里?是否会想到那个梦回大汉,追随少年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拓土开边、屯垦驻牧的地方?没错,它就是历史最悠久的、当尽世界第一大马场——山丹军马场。
夏日的千年军马场,草原、湖泊、圣洁的祁连山、牦牛、羊群、成群的山丹马一起见证着这块“丝路绿宝石”的神奇俊美与沧桑巨变。
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到处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早在3000多年前,这里就已屯兵养马,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
秦时此处为月氏游牧地,后被匈奴王浑邪王所占。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并在此筑城、屯兵、养马,以当地马种为基础,引进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
而后,自魏晋至隋唐,一直是皇家养马之地,虽经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为皇家养马的历史定位却基本未变。
据史料载,汉初在西北边郡设牧苑36所,养马30万匹。北魏曾把河西走廊作为它的广大牧场,“以河西水草美,乃以为放牧基地,畜产滋息,马至200万匹”。隋炀帝时,以山丹大马营为中心,牧放官马10万匹。
世世代代的牧马人爬冰卧雪,创造了山丹马场的辉煌,培育出了如今闻名遐迩的山丹马。
山丹马场不仅以养育良驹宝骥驰名中外,草原风光更是分外迷人。夏日,走进这片辽阔的大草原,朵朵白云,嘶嘶马鸣,满目绿草茵茵,万亩油菜花在祁连雪峰下怒放,鸾鸟湖、“窟窿峡”“大黄沟”“大、小香沟”,水流潺潺、怪石嶙峋、古木参天,别具洞天。
如今的山丹马,早已不需要在战场上嘶鸣,却依旧不减昨日风姿。你可以在那里观看赛马和马术表演,也可以在花海和草原间纵马驰骋。(山丹融媒记者 刘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