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小时,全身都轻松。”周末早上,第一缕阳光撒向美丽的枣乡大地,全民健身中心迎来了最早的一批运动爱好者,健身房、乒乓球、羽毛球等各个场馆人气满满。坚持健身三年多的倪芳正在和好友一起打球、“撸铁”,肆意挥洒汗水,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专业的运动场地和完善的健身设施,成为了她和朋友们“健身打卡”的好去处。
“这里设施比较齐全,项目比较多,乒乓球和羽毛球打累了,还能移步到健身房里,尽享各类健身器械的乐趣,可以全方位满足我们多元化需求。”倪芳说。
作为城区内规模最大、设施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健身中心,该健身中心的三层体育场,配备了两个羽毛球馆、一个乒乓球馆和一个网球馆,以及宽敞的地下停车场。所有场馆均依照专业比赛标准精心打造,不仅为我县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健身场所,还成为了我县举办各类体育赛事的重要场所。
随着城乡体育设施的普及,全民健身的热潮正在持续升温。临泽县充分利用城市边角空地,打造出一系列专业体育场馆和“口袋公园”,为民众提供了更多便捷的运动场所。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和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临泽县还致力于建设更多适老化、普惠化的健身场地。如今,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镇村,都能享受到“10-15分钟健身圈”和“30分钟健身圈”的便捷服务,形成“家门口”“嵌入式”运动空间。这样的布局,让群众在寻求健身场所时,拥有了更多元、更灵活的选择。
“抬腿就到,非常方便!”在乐民社区门球场内,今年63岁的刘新每天都会约上几个球友在这里“玩耍”,从家里到运动场步行时间不超过5分钟。他告诉记者,这几年坚持体育运动,他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好,精气神变得更加充沛。看到他的变化,身边不少“老伙伴”也加入了这个队伍,“家门口的健身场”得到众多社区居民的喜爱。
“原来这里是个土场子,土大的很。现在修好以后场地的质量十分不错,就在小区里面,走两步就到了,我们就一直在这边玩。同时,门球这种运动量需求不是太大,对我们老年人的身体而言非常适合。”刘新说。
不仅在城区,农村的球场和健身广场也让村民们享受到了健身的乐趣。在倪家营镇篮球场,薛鹏正在和伙伴们打球,“篮球场的建设标准很高,现在家门口有了体育广场,空闲的时候我们经常来这儿打球,锻炼身体。”薛鹏说。
户外运动作为一种时尚的运动方式,能够让人在拥抱大自然的同时锻炼自我,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休闲健身的选择。
“真是太美了!”阳春四月,在流沙河畔,和许多人一样热爱徒步运动的濮翠芳,选择这样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运动方式,在城市绿道上尽情奔跑、悠闲漫步。深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让身心在这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得到彻底的放松和愉悦。“跑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路上弹性好,我们就都爱往这个路上走,天天都在这个路上走,政府现在都给我们打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更应该锻炼好自己的身体,活的更快乐,更健康。”濮翠芳高兴地说道。
清晨傍晚,微风拂过,碧草随风摆动,河水清浅,步道婉转悠长,伴着阳光、微风、鸟鸣……在步道上往来跑步与健步走的人群络绎不绝。一条条兼具赏景、健身、休憩功能的城市步道,连接公园、景观、街区,成为了骑行、慢跑等健身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按照规划,临泽县将在未来建成贯通315公里的全民健身步道系统,让更多群众走到户外享受健康生活。
全民健身,运动不止。每天从早到晚,在全县的各个健身公园和体育广场内,随处可见前来锻炼身体的运动爱好者。广场舞、健身操、太极拳、羽毛球……丰富多彩的健身项目彰显着市民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布设在城市各处的公共体育设施,不仅让大家实现了“就近健身”,还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活力。
“通过锻炼,身体各方面比以前好多了,天天生活也就有了规律了,我们每天出来锻炼锻炼,还是非常好的。”在奥瑞金广场健身器械上锻炼的市民未建香高兴地说道。
数据显示,目前,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36平方米,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8万以上,占全县总人口的53%,2022年成功创建为全国第一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这一组组数据离不开我县多年来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
近年来,临泽县累计投资1.8亿元,先后建成临泽县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流沙河景区体育公园、绕城健身步道、登山漫步栈道、乡镇社会足球场、玩湃社区智慧足球公园等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全县7个镇、71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率达到100%,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达到80%。连续举办八届临泽生态马拉松赛、四届青少年航模大赛,及中华垂钓大赛、轮滑邀请赛等各类区域性高端体育赛事,每年举办元旦环城赛跑、职工篮球赛、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县级全民健身比赛活动12次以上。全县体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李炳、易多叁、范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