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张掖要闻 > 县区动态 > 临泽县

【我的乡村我的家】沃野千里绘高庄

发布时间:2023-05-13 21:05 来源: 临泽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

村名由来

高庄村,相传,其由来有二:一曰境内昔日有高姓居民居住过的庄子,民称高家庄子,简称“高庄”。二曰境内有一座特别高大的庄子,民间称高庄子,还说境内有个猪八戒洞子,猪八戒曾招高员外的女儿为妻,所以取神话故事“猪八戒高老庄招亲”为典,命地名为高老庄,简称“高庄”。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冬以今高庄村域建成倪家营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命名高庄高级社。1958年9月改为倪家营公社高庄生产大队。1983年4月撤队建村。

村庄档案

高庄村,位于倪家营镇政府东南方向8公里,东邻马郡村,西连汪家墩村,南依祁连山麓,北邻马郡滩水库。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92户620人,202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292.7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0060元。

通往高庄村的路,路面平坦,乡道虽窄,却也是硬化的柏油路。路两旁的柳树柏树依旧浓绿,向上生长,枝条相互弯曲靠近,形成浓荫小道。田野里有农人忙活。宽大的叶子下苞谷清晰可见,一个个上下左右列阵,完整的嵌在苞谷杆上,穗发黄、颗粒饱满,随时等待主人摘取。

青砖白墙的瓦房,排列齐整,掩映在花海中。蜂蝶翻飞,清香弥漫,洁净安宁。风中隐约有花的淡淡香味,一排排青砖白墙的房社,掩映在绿树花卉之中。各种花卉映衬周围绿色浓密的垂柳,一切,少有粉饰的做作,颇有天然野趣。

近年来,高庄村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在稳定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全村呈现出经济持续增长、农民稳步增收的良好局面。

走进高庄滩高标准生态肉牛养殖示范园区,机器轰鸣不断、车辆往来穿梭、工人铆足干劲……三期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悠闲自得,成群的小牛犊在撒欢嬉戏,2020年,倪家营镇按照“大园区、小业主、多业主”的发展模式,打破区域限制,在高庄滩建设占地面积4200亩的集饲草种植加工、肉牛集中养殖、沼气能源利用、活畜交易等种养销一体化的高标准万头生态养殖示范园。通过养殖园区的建设,辐射带动了高庄村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饲草玉米发展,建立起了“种植—养殖—能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

在高庄村花之韵农民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里,一股浓浓的暖意扑面而来,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景象。花卉基地十分“热闹”,剪秋萝、黑心菊、矮牵牛、鸡冠花、一串红、鼠尾草、鲁冰花等十多个品种竞相生长,争奇斗艳。

2021年,由倪家营镇高庄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临泽县花之韵农民专业合租社,由村干部筹资5万元租赁5座大棚,对原有大棚进行棚膜换新、围墙维修等基础设施改造,采取外地进货、本地培育的方式培养种植特色花卉,每年销售量能够达到二十万株左右,经济收益非常可观。高庄村坚持以产业带动致富为主要突破口,使得种苗繁育、蔬菜种植、花卉养护等产业蓬勃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好、劲头足。

通过建立荒漠化日光温室57座,种植葡萄、蔬菜等特色果蔬,并进行洋葱、花卉等的育苗,同时立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精品玉米制种,流转连片土地850亩,落实制种面积3800亩,创建高标准农田1610亩,稳定了支柱产业。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高庄村坚持以“美化人居环境、倡树文明新风、彰显文化内涵”为思路,注重挖掘特色资源彰显美丽乡村魅力,在村庄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注入生态发展理念,通过强化水、路、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实施拆违(危)治乱,着力改善村容村貌,村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坚持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将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村干部、骨干党员、致富能手等乡贤,引入村“两委”班子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广泛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等评选,同时推动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引导村民摒弃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现如今,在高庄,处处展露“颜值”,处处绽放“气质”。惠民生、顺民意、得民心,高庄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已然呈现。

美丽乡村,不能千村一面,创新才是发展的不竭源泉。近年来,高庄村因地制宜,立足“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以新理念、新方式、新发展,推动三产多元融合、共荣共生,真正盘活了村镇生态、经济双活力,让美丽乡村在提质增效的发展机遇中追赶超越。(贾宏杰)

编 辑:朱红艳

责 编:魏红光

审 核:徐 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