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沛良 图/甘州区委宣传部
2025年,“银发经济”成为经济领域热门词汇之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如何将老龄化挑战转化为“银发红利”?关键是,要前瞻性布局,构建“市场+政策+科技”的服务体系。近年来,甘州区始终将养老服务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夯实民生保障基础,为老年人构筑起坚实温暖的幸福港湾,书写出人民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宜业之城”满分答卷。
“嘀嘀嘀……”早上11点多,在张掖甘州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吴桂英老人呼叫医护人员,值班医生立即赶到老人房间中为她做了一系列身体检查,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
“老人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基地经理张晓霞告诉记者,基地分类建立了“三公寓三中心”,为入住长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养老服务,及时提供辅助起居、饮食配置、紧急呼叫、情绪疏导、定时体检、康复理疗、文化娱乐、职能定位等多样化服务,确保入住长者住宿舒心、饭吃可口、休养自在、医疗满意。
据张晓霞介绍,为了更好保障老人健康,基地着力完善养、护、医、康一体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积极推进以“互联网+”为主要模式的“智慧健康养老”体系,基地内部实现了智能系统全覆盖,24小时实时监护、精准定位、有效预警,每位长者均配有智能化的定位系统,作为甘肃省唯一的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张掖市智慧养老服务实践日臻完善。
新学期伊始,“银发族”也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开学季”,老年合唱团、鹤发舞者群、短视频平台上的“时尚奶奶团”……在甘州区老年大学,不老“青春潮”涌动,这些自发形成的文化空间,正打破年龄界限,为社会注入全新活力。
“老年大学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追求到了更高品质的生活体验,让我们用才艺养老,用知识滋润‘夕阳’。”每周固定时间到老年大学练声乐,已经成为学员王心平的生活习惯。当下,老年人不再是被动等待关怀的群体,他们的消费重心从“低价实用”转向“体验优先”,向养老、医疗、文娱等细分市场扩容增量。
据介绍,甘州区老年大学坚持“教、学、乐、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目前开设有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电子琴、萨克斯、葫芦丝、太极拳等8门专业课程,16个教学班。为了保证学员接受高质量、专业性教育,学校聘请9名经验丰富、专业突出、热心老年事业的专业老师授课,在校学员597人。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银发经济正在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覆盖老年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让银发群体获得更真实更强大的幸福感。近年来,甘州区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用于养老事业发展,相继建成甘州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张掖甘州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等5家养老机构,西街、南街、北街、甘浚镇等13家城乡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靖安乡、乌江镇小湾村、甘浚镇高家庄村等16家农村互助幸福院,143家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城乡养老机构(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83%和64%,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更加优美,“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成为甘州“银发族”幸福生活美丽人生的最真实写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