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张掖要闻 > 县区动态 > 甘州区

向“新”而行 乘“势”而上——甘州区上半年工业经济质效双提升

发布时间:2024-08-08 08:39 来源: 甘州融媒

【字体:

甘州融媒讯  (记者 郭沛良 王凯)甘州区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深入实施“强工业”和工业突破发展行动,合力攻坚推动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紧盯综合能源、新材料、医药化工、先进制造、数据信息等重点产业,精心谋划储备一批能落地、能成长、效益好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2024年上半年甘州区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近日,甘肃河西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硅系新材料综合利用项目现场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巨大的矿热炉里火焰熊熊燃烧,工人们在工作岗位上忙碌不停。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日产50吨工业硅。

甘肃河西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张志斌说:“河西硅业2024年上半年生产及运营平稳,1至6月份生产产能达到4万吨,实现营收5亿元。河西硅业目前4台矿热炉满负荷运转,我们在提产能、降成本上挖掘内驱力,力争跑赢市场。同时在推动自动化、信息化及数字化工厂上让数字赋能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该项目是张掖新能源产业链的重点项目、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标杆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23.65亿元,占地面积775亩,采用国内国际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建设12×33兆伏安矿热炉+精炼系统,配套高效烟气净化回收微硅粉系统和环保系统、余热发电机组等。

“企业在上半年运行当中得到了市区政府部门和经开区的关心和支持。下半年我们将提升信心,紧盯市场,以年初既定的目标为方向,抓管理、拓市场、稳经营。”张志斌说。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就地消纳本地富余电量25亿度,吸纳800多人就业,预计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40亿元、利税1.5亿元,对消减本地电力外输压力、带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延展多晶硅、有机硅产业链,打造百亿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园。

同样,在位于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甘肃宏泽海槿氢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Hz电解装备制造项目现场,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投产前的设备调试工作。首台产品下线以来,大批自动化生产设备同步“上新”,“智造”场景遍布生产车间。

甘肃宏泽海槿氢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副总经理徐瑞宁说:“宏泽海槿电解制氢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目前宏泽海槿2500Nm³/h的制氢电解槽产品已经成功下线。”

宏泽海槿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龙源(张掖)碳中和产业基地氢基化工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该项目投资近1.2亿元,采用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技术,高标准建设办公楼、制造厂房等设施,设计规模为年产1吉瓦电解槽、25套绿氢电解系统,可满足张掖区域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需求,并辐射河西走廊、新疆、青海等地区。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到20亿元,实现利税约2亿元。

“项目建成后,满产满销有望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税收超过1亿元,利润达到3个亿,可解决就业80~100人。”徐瑞宁说。

在张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工人正在进行主体工程的基础开挖。目前项目已正式启动大坝填筑,标志着电站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甘肃张掖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管理部专业师樊学文说:“张掖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于2024年4月5日正式启动开挖。截至目前 ,上水库完成大坝及库盆开挖一共120万方,下水库完成大坝库盆及进出水口等部位开挖450万方。地下洞室方面,目前施工的主要洞室有主副厂房以及主变洞。目前主副厂房的中导洞一共已经全部开发完成,总长度为180米,主变洞于今年的7月份开始启动开挖,目前已完成6米。整个项目预计2028年5月份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29年的1月份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该项目是国家和甘肃省“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甘肃首批开工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为Ⅰ等大(1)型工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和开关站等组成,计划于“十五五”中期建成投产。“电站建成后主要承担甘肃电网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等任务,助力甘肃省实现“双碳”目标,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樊学文说。

新质生产力“加速奔涌”,工业经济“动力澎湃”。今年以来,甘州区立足工业主导型和城市服务型发展定位,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和工业突破发展三年行动,着眼“两新一煤”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目前,全区共有工业企业657户,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4.6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工业增加值13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