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通过实施技能培训、精准对接岗位、落实扶持政策、提供创业指导等暖心举措,为残疾人牵线搭桥、排忧解难,让他们走出家门、走上岗位,在劳动中实现价值,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去年,高台县残联依托“爱心屋”助残就业项目在县人民医院打造了恩惠便民餐厅,不仅为患者、医护人员及周边居民提供了便利服务,更为残疾人开辟了就业渠道。走进餐厅后厨,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彭建华,正熟练地切着食材。正是这份工作,让他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更为生活带来了踏实与底气。“薪酬在3000多元,我具体做(食材)切片工作,偶尔在售卖(窗口)帮一下忙,在这里用自己的工作换得了薪酬,领导同事平时都对我帮助很大,让我感觉到了家的温暖。”残疾人彭建华说。
来到高台县残疾人康复托养综合服务中心的服装加工车间,二十多位残疾人正赶制一批服装订单,裁剪、缝合、收边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今年38岁的方德发曾因精神残疾面临生活困境,入托中心以来,他认真学习缝纫技术,缝制的服装走线均匀、针脚细密,靠手艺让生活变得充实而有奔头。“我在中心干了3年了,主要的工作就是在缝纫机上做短裤,月收入五六百块钱。”残疾人方德发说道。
高台县聚焦残疾人生活保障、精准康复、就业创业等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完善多部门协商机制,不断拓宽就业增收渠道,积极营造关心特殊群体的良好社会风尚以及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残疾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不断提升。目前,全县已建成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2个、全省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1个、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辅助性就业基地6个,推进辅助性就业18人,建成“爱心屋”9个,安置带动18名残疾人就业,18家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置22名残疾人就业,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已就业1763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