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政务服务中心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县“三抓三促”行动会议精神,紧扣“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目标,突出“四个度”,着力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以热的氛围、活的形式、实的举措,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突出“速度”,“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升级
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进一步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度,全力为企业“松绑减负”。优化整合市场监管、社保、税务、印章刻制、银行等窗口,集中设立“企业开办专区”,将企业开办涉及的企业登记注册、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银行预约开户五个环节按“一件事”标准整合,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实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办结,“一网通办”“一窗通办”线上线下服务全面展开。组建企业开办专职帮办代办团队,为企业群众提供“一件事一次办”全流程“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全面解决因事前帮办缺位导致群众办事“来回跑”、便利化措施“不会用”、咨询服务“不清楚”等问题,提升了一次办结率。推行企业开办首套公章政府买单服务,积极引进印章刻制公司进大厅,通过窗口发放和快递寄送等方式,为新登记注册企业免费送上内含5枚印章(公司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合同专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工商营业执照正副本、税务Ukey及政策宣传册等的“千元大礼包”,让企业开办证照、政策“一站式领取”,真正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零成本”。自本月推行企业开办首套公章政府买单服务以来,共送出“千元大礼包”15份。
突出“力度”,“网上可办”向“网上好办”升级
优化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空间布局,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提高政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便民服务等方面再深化、再落实、再提质。近日,山丹县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专区的“新员工”——不动产自助查询打证一体机正式入驻自助区启动运行,全面开通自助打证查询服务。该自助机启用后,群众只需携带二代身份证,在自助打证机进行人脸认证比对,即可进行自助查档、登记证明打印、不动产权证书打印,打破了以往窗口排队查询领证的传统模式。同时,自助区配备水费自助缴费机、自助查询引导机、政务服务一体机等自助设备,用于水费查询缴费、表单填写打印、在线预约、在线预审、办事指南查询、办件查询、投诉建议等。7x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彻底打破原有5x8小时工作制,有效填补了非工作时间段、节假日期间的服务盲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快捷的办事渠道,实现了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打开了我县无人值守自助政务服务新篇章,真正做到全天候服务无盲点、实时办。
突出“温度”,“热线服务”向“接诉即办”升级
以建设服务型政府,解决好人民群众合理诉求为总目标,以积极回应市民诉求的小切口,撬动城市治理体系的大变革,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这根“绣花针”,穿起千家万户、千头万绪。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及网络平台为主渠道,按照“一号呼入、集中受理、分级办理、限时办结、双向反馈”原则,对现有12345热线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新增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远程视频、智能辅助、智能知识库等先进功能,实现省、市、县区一体的诉求提交、受理办理、反馈回访、督查督办等智能化线上流转。同时,进一步做好数字化转型升级,充分利用治理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感知社情民意,治理重心“沉下去”,治理主体“动起来”,治理效能“强起来”,从“闻风而动、接诉即办”,到“向前一步、未诉先办”,不断筑牢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城市更健康、更智慧、更舒适、更具有韧性。至目前,共受理接诉即办件52件,热线服务9560件,总体办结率100%。
突出“深度”“事项供给”向“服务场景”升级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构建统一的智能集约支撑体系,实现“一网通办”整体跃升。针对政务数据共享中存在的“数据烟囱”“数据孤岛”问题,依托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事项管理、统一受理、办理中心等业务基础能力,支撑“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秒批秒办”等业务,快速丰富新业务场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效率。全面梳理完善县级部门单位、乡镇、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6179项,全县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98.98%、全程网办率达98.47%、平均材料数压减至3.72个、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减达到90.66%、即办件比例达82.5%。优化集成式、场景式服务,梳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68项,推出“跨省通办”事项160项、“省内通办”事项73项。围绕“事前事项、事中办理、事后评价”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烦的问题,提升企业群众网办感知和体验,全面推行“好差评”制度,以评促改提升服务满意度,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量达32126条,满意度100%。(山丹县政务服务中心 徐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