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 > 政府文件 > 按公文种类分类 > 张政发

索引号: 620700004/2024-00035

文号: 张政发〔2024〕11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标题: 张掖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生成日期: 2024-01-18 15:35:28

有效性:

张掖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各单位:

《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张掖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张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月17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1月8日在张掖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张掖市人民政府市长  赵立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接踵而至的困难挑战,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积极融入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以实施“四强”行动为牵引,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促一方发展、惠一方民生、保一方平安”使命任务,负重自强、顽强拼搏,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季度获得全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奖”。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亿元,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8.5%,达到34470元和20457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上年突破30亿元后,达到34.9亿元,增长11.54%。10件省委省政府为民实事全部办结,民生支出稳定增长,位列2023年全国地级市民生发展百强榜单第15名。干旱等自然灾害应对有力有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典型案例和信访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持续改进和加强。扎实推进主动创稳,持续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我市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强链条、促转型。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重要指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绿色发展态势良好。特色高效农业成色更足。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分别达321.06万亩、153.12万吨,超额完成省上下达任务。新建高标准农田28.98万亩、戈壁设施农业2万亩,玉米制种123.3万亩,牛、羊、猪出栏量呈两位数增长。甘州区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示范基地,肃南县列入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名录。新创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7家。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2个,19个产品荣获第22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中国(西部)绿色优质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生态工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强工业和工业突破发展行动,新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6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1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25个月保持在30%以上。综合能源产业提速增量,新建续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项目70项,完成投资217.9亿元,建成新能源装机426万千瓦、在建223.9万千瓦,被确定为全省绿氢生产及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完成宏能煤业180万吨产能核增、东水泉煤矿90万吨扩能改造,煤炭产能达330万吨,增长83.3%。储能产业蓬勃发展,河西首座电解水制氢和民乐丝路网能、华能东乐北滩储能电站一期等14个项目建成投用,全国第二个重力储能项目张掖能楹重力储能开工建设,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全市储能规模达70.75万千瓦。新材料产业提质增效,河西硅业20万吨硅系新材料一期、维尔沃100吨硼同位素一期建成投产,惠临实业凹凸棒石(石膏)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快推进。实施“三化”改造项目29项,完成投资7.65亿元。文旅融合持续推进。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城市,第11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全国地市级文化馆“百馆联动”等节会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甘州区列入首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甘泉文化旅游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入选全省红色旅游创新融合发展试点,民乐县获批创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推出特色旅游线路50多条,开发“一品丹霞”等系列文创产品40余种。全年接待游客391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1.3亿元,分别增长155.7%、150.3%。现代服务业质效提升。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全省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张掖老街获评省级示范步行街,评定市级商业示范街5条。农村快递进村率达90%。

(二)千方百计扩投资、促消费。持续扩大投资、激活消费,加快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发展韧性不断增强。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开展赴外招商活动351次,落实省外到位资金327.35亿元,增长49.58%。新建续建招商引资项目253项,同比增加96项。引进3个“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2项,易事特年产2GWh新型储能装备制造综合示范等203项新签约入库项目开工建设。坚持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带动全社会投资,新建续建各类项目475项,完成投资360亿元。落实专项债券资金31.1亿元。争取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72项9.1亿元,增长19.7%。“十四五”第一批6座330千伏汇集站和中能建制氢加氢一期、上海电气高台北部滩40万千瓦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建成投用。建成农村公路341公里,G30元山子“开口子”工程建成运营,G569武仙高速肃南段、G30丹霞服务区、G213元白公路等项目加快建设。河东水厂等73项水利“四抓一打通”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推进全省区域特色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编制实施《张掖市区域特色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出台促进住房、汽车、文旅消费等政策措施,投入财政资金6000多万元,拉动消费14亿元。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6户。入选2023年全省唯一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新增仓储能力12.5万吨。

(三)矢志不渝守青山、护绿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绿色根基持续夯实。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祁连山国家公园进入设立程序,雪豹、白唇鹿等野生动物数量较2014年提高15%-20%,斑叶草、冬虫夏草等重点保护植物分布区域不断扩大,生态系统稳定性持续提升。“双重”规划、国家储备林、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项目顺利推进,投资3亿元的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通过验收评估。完成义务植树350万株、营造林32万亩,治理退化草原253万亩、沙化土地111万亩。6县区全部纳入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片区和三北工程六期“核心攻坚区”,投资27.8亿元的张掖三北工程纳入国家总体规划。出台《深化拓展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不断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1-11月空气质量指数全省排名第四,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全国第四,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安全,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项目顺利推进,被生态环境部表彰为2022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市,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城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建立。在全省率先发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完成400万亩草原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成为西北首个林业和草原碳汇项目均开发成功的市州。设立全省首个市级绿色产业发展基金,首期1.7亿元挂牌首发。甘州、临泽2个EOD项目顺利推进。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生态环境部2022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有序推进。严格落实“反映问题全覆盖,工作责任全落实,整改目标可实现,整改措施无死角,问责追责无遗漏”和“认、改、拆、处、建”要求,全力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典型案例整改。高质高效办理群众举报件,31批124件交办件已全部办结和阶段性办结。

(四)坚持不懈抓融合、促协调。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乡村振兴全省领先。乡村振兴考核连续四年全省排名第一,乡村建设“5155”示范行动考核位居全省首位,建成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54个,创建省级和美乡村7个。高标准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一高地四区”项目104项,完成投资64亿元。在全省首家投放乡村发展投资基金、率先规划建设全域导视系统。完成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8004户,两年来已有23153户乔迁新居。农房抗震改造10826户。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键报贫”机制全面落实,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4%。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实施城建项目237项、完成投资95.61亿元。改造老旧小区和棚户区10615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778套,新改建市区道路29.9公里,新增公共停车位3800个。新建5G基站772个,国家电信普遍服务项目顺利实施。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个、森林小镇6个。制定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一办法两意见”,《张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通过省级评审,认定公布历史建筑42处,实施文保项目21项。县域经济亮点纷呈。甘州、高台、肃南荣获2022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临泽、山丹分别获评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先进县。张掖经开区2022年国家级经开区考核排名提升53位,高台、临泽工业园区2022年度省级考核获评优秀等次,民乐工业园区入选全国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五)攻坚克难促改革、扩开放。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持续增强动力、激发活力,客商看好张掖的预期不断向好。强科技行动加速提效。争取各类科技专项资金6450万元,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66项,创历年新高。新认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户、高新技术企业87家。登记科技成果183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45.49亿元。兑现强科技行动奖补资金931.4万元。设立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张掖分中心,祁连山水涵院升级为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首创首成,招标投标、劳动力市场监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等4项指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以数字政府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政务服务好评率分别达100%、99.88%、99.99%。全面推行“接诉即办”改革,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通率和按期办结率均达100%,满意率达99.73%。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实现“一网通办、一网交易”。新设立各类经营主体1.8万户,其中企业5123户。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225.3亿元,增长43.9%。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深化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市发展投资集团、市农业发展投资集团组建运营,市山水文旅集团与省文旅集团股权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市级试点73个,实现收入4695万元。张掖经开区与浙江温州经开区、江苏宜兴经开区、肃南县开展“飞地经济”合作,建设飞地园区4100亩,承接落地产业项目9项,深化“三项改革”、推进“四项机制”被评为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发展典型宣传推广案例。行政复议、医药卫生、财政体制和供销社“三位一体”等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拓展。新增出口备案基地6个2.36万亩。全年发运国际班列26列,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营进出口1.72亿元,增长83%。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4.52亿元,增长46%。

(六)用心用情办实事、惠民生。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投资7.08亿元实施教育项目120个,新增学(园)位4650个,完成市幼儿园扩建和市特殊教育学校异地新建,成立张掖职教集团,设立培黎技师学院。高考总录取率达97.39%,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建成河西走廊(张掖)医疗应急物资储备仓库,河西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高台、民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成国家级测评,临泽、山丹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成全民健身补短板项目33个,举办体育赛事188项。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正式运营,全国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顺利推进。《张掖古志(重刊本)》出版发行。建立市委书记、市长“每月一题”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物业管理难、停车难、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就业创业持续加强。实施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发放创业担保贷和陇原惠岗贷4.98亿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62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2.26万人,5008名高校毕业生在张就业创业。输转城乡劳动力29.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4.97亿元。社会保障提质扩面。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4%、6%,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到910元、605元。发放救助补助资金5.65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4.2万人次。建成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2个、村级互助幸福院30个。实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提升行动试点项目,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525张。市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工作列入全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基本医保综合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职工、居民、特殊人群住院政策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85%、73%、93%。

(七)多措并举抓治理、保稳定。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推动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社会治理持续深化。深入实施社会治理“六大工程”,探索形成市域社会治理“12345”模式。临泽县综治中心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高台县“四级七天调解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典型案例。肃南县、市公安局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全市2家单位荣获全国侨联系统、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称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肃南县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创建稳步推进。主动创稳纵深推进。探索建立源头筑稳、底线守稳等13项工作机制,构建情报信息“五全”工作格局,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2%。扎实开展社会治安整治“祁连1号”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数明显下降。实施“结对帮扶·爱心张掖”工程,10224名干部结对10714名帮扶对象,积极协调落实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风险防范成效显著。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深入开展。金融领域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年度任务超额完成,保交楼项目住宅全部交付,张掖海升在全省率先完成司法重整,隐性债务“遏增化存”成效显著。防震减灾工作全省考核连续7年获一等奖。弱水花海、祁连山滑雪场等10项重大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完成化解任务。自然资源领域问题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扎实推进,整改率99.5%,位列全省第一。同时,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工作持续强化。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红十字、老龄慈善、人防消防、外事、机关事务、档案、气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效。

(八)驰而不息转作风、抓落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推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蔚然成风。大兴调查研究,确定830个调研课题,深入“解剖麻雀”,形成了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建立“年初定账、每月对账、季度查账、年底交账”机制,每月分析调度,组织现场观摩评比,形成高效闭环工作机制。健全重大项目专班推进和领导包抓机制,持续开展“冬日无闲·大抓项目”活动,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进度。严格落实“六必访”“白名单”等制度,5470名领导干部包抓联企业5587户,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实行督考一体化考评机制,每季度约谈排名靠后县区和部门,倒逼责任落实、工作改进。同时,坚持严字当头,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一岗双责”全面履行,各类督察检查审计反馈问题有效整改,“八五”普法深入实施。强化重点领域审计、财会、统计监督,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79件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11件政协提案办复率和满意度均达100%。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下降6.3%。

各位代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挑战超出预期,但发展成效好于预期。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苦干实干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驻张单位、驻张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张掖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差距,运用系统思维守底线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的能力不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亟需提升。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农产品仍以“原”字号、“初”字号为主,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较强支撑,文旅产业业态和产品开发不足,经济持续向好基础还不稳固。三是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还有不少短板,特别是普通高中扩招后校舍不足、师资紧张等问题进一步凸显,教育资源整合、布局调整迫在眉睫。四是“缺钱办事”问题仍然非常突出,财政自给率仅有17%左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债务风险依然较高,政府投资项目约束加大,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五是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明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多年积累问题集中凸显,整改工作任务繁重;旱情影响仍将持续,全市水库总蓄水量只有往年的60%,加之水资源约束趋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将坚持新老问题一起改,治标治本统筹抓,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按照市委对经济工作的部署,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高水平安全,加力实施“四强”行动,扎实做好“五量”文章,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扩投资、稳增长,着力护生态、筑屏障,着力强招商、育产业,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着力抓改革、增动能,着力固根本、惠民生,着力守底线、保稳定,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张掖实践新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6.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7.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排放、用水总量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上下达任务之内。

做好政府工作,我们将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张掖实践,重点把握好以下6个方面:一要始终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二要始终坚持把高水平保护作为发展前提,持续巩固提升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成果,集中攻坚黑河流域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保护和治理,聚焦“一总两分”目标,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打造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改整治的“研究生版教科书”“国家级博物馆”和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依靠高水平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三要始终坚持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市之基,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统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打造链条完备、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四要始终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动力之源,注重提升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大力实施一批牵引性关键性标志性改革,充分发挥改革的叠加放大和整体裂变效应,不断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五要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价值追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住有宜居、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让广大群众充分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六要始终坚持把统筹发展安全作为头等大事,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纵深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不碰红线、守住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重点抓好以下8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放大现代农业发展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持续擦亮农业“金字招牌”,一产增加值增长6%。一要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315万亩、150万吨以上。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培育壮大玉米制种、绿色蔬菜、张掖肉牛、优质奶业、戈壁节水生态农业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玉米制种、绿色蔬菜、优质饲草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牛饲养量达到120万头以上。打造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1万亩。按照“先立后破、有保有压”原则,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与水资源承载力匹配度。二要加快现代生产体系建设。坚持“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和“接二连三”要求,推进华瑞农业北交所上市,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5家,其中预制菜加工企业1家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1%。加强耕地保护,积极争取全国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试点,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5万亩,优化农田林网布局,强化灌溉设施管理,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三要加快现代经营体系建设。培育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家,“五有”标准合作社占比达65%。加大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力度,制定“金张掖”农优品标准规范,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0个以上。推进“12225”市场体系建设,建立一个农产品大数据平台,以大数据指导生产、引领销售,破解“种什么”的难题;组建培育销区采购商和产区经纪人两支队伍,破解“卖给谁”的难题;拓展销区和产区两大市场,破解“销往哪”的难题;策划开展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两项活动,破解“卖好价”的难题;通过市场与生产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实现结构调优、市场拓展、品牌打响、销量提升、农民致富五大目标。

提升新型工业整体能级。深入实施链条韧性培育锻造、科技创新引领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实融合提质增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企业竞争力突破提升“六大行动”,新增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户,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一要坚持综合能源“发输储用造”全产业链布局,加快建设平山湖1号矿井,力争开工建设青阳煤矿,推动丹霞、青龙沟、白杨河等5个抽蓄电站和巴丹吉林沙漠基地第二通道(张掖基地)纳入国家规划。全力打造集群化、全业态新型储能产业,加快盘道山、皇城抽蓄电站和易事特年产2GWh新型储能装备制造、张掖能楹重力储能等项目建设。推进全省绿氢生产及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龙源张掖碳中和产业基地一期规模化制氢、华锐风电制氢合成氨一体化等项目。二要推动冶金建材产业延链补链,争取祁连山水泥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黑河水电硅系材料综合利用一期项目开工建设。三要培育壮大数据信息产业,提升大数据产业园运营水平,力争百度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产业服务基地建成投运,确保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张掖二级节点项目落地。四要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深入推进绿色化改造,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力争成功申报全国区域性特殊危废集中处置中心。提升4个化工园区承载能力,推动煤、盐硝、硼等化工产业集群发展。

做靓文旅产业特色品牌。坚持把文旅产业作为首位产业,紧盯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深度做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章。推进彩色丘陵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七彩丹霞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马蹄寺、平山湖大峡谷创建5A级旅游景区,确保丹霞文旅公司“新三板”成功挂牌。突出内涵式发展,分众分层细化客户群体需求,做精做优自然景观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智慧研学,大力发展沉浸式体验式旅游,加快培育“文旅+”“+文旅”产业生态圈。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精心创排更具创意的演艺剧目,积极打造特色主题酒店,研发具有张掖地方标志性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来、留下来、能消费。力争全年接待游客4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2亿元以上。

拓展服务产业赋能领域。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促就业、带百业乘数效应,深化区域特色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拓展电商供应链服务平台和便民生活服务平台、线上便民市场等智慧应用场景,提升张掖老街品牌知名度,丰富民乐古城等市级示范步行街经营业态。加快建设甘州中央政府煤炭储备基地、山丹河西煤炭集散中心,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农村寄递便民服务站。积极布局充电桩、换电站,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升会展经济专业化水平,让张掖产品更受青睐、更聚人气、更加抢手。

(二)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性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牵引力

推动招商引资提速提档。大力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产业链链主骨干企业引培提升行动,围绕12条重点产业链,制定资源招商图谱、产业链招商图谱、基金招商图谱和招商引资工作清单、投资机会清单、产业政策清单,推动招商引资走深走实。紧盯3个“500强”、上市公司、大型央企、专精特新等目标企业,借助第30届兰洽会等平台,集成推介资源要素、产业布局、政策措施,精准招引一批“填空式”企业,落地建设一批“补充型”项目。健全领导带头、分片包抓机制,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大力开展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园区招商、证券招商、金融招商,掀起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热潮,力争省外到位资金增长25%以上。

推动项目建设提效提质坚持扩投资、优结构、提效益,开复工各类建设项目480项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以上。加快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建成G569武仙高速肃南段、G213元白公路、G30丹霞服务区等项目,力争张掖机场改扩建、S18康乐至肃南县城段、S301马场段开工建设,推动兰张三四线武威至张掖段、河西北部高速新通道张掖段、G0611扁都口至门源段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力推进“百库千塘万里渠”工程,加快临泽小泉湖、民乐小堵麻水库和甘州沿河、龙首调蓄池等水源工程进度,开工建设梨园河、大堵麻等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力推进甘州750千伏第三台主变、高台750千伏输变电前期工作,开工建设330千伏团结输变电,建成投用民乐三墩滩330千伏汇集站、110千伏祁东线、红山输变电和黑开变间隔扩建工程。

推动营商环境提标提优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力争进入全国标杆城市行列。数字政府赋能营商环境,推进数据直达基层试点和电子证照跨领域互通互认,深化“甘快办”应用,拓展“一件事一次办”“证照免提交”“一网通办”服务范围。提升12345“接诉即办”服务质效,推行“12345+网格化”联动办理机制,增设“随手拍”等线上受理渠道,实现“陇商通”专席“一键响应”服务,企业诉求按期办结率达到100%,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和用水用气报装全过程审批时限分别保持在0.5个、2个、2.5个工作日以内,建筑许可全流程审批时间由55个工作日压减到50个工作日。

(三)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行动。遵循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和“四上”企业统计标准,建立小微企业重点培育清单和重点企业培育库“一单一库”,加力推进各类经营主体扩总量增规模,力争“自转个”1000户、“个转企”420户、“小升规”76户,其中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0户、限上商贸企业30户、规上服务业企业8户、建筑业施工总承包资质企业8户。一要大力实施“自转个”,以存量自由从业人员和创业人员为基础,以新增创业人员为重点,鼓励引导有意愿的经营主体尽早转型,做到“愿转尽转”。二要大力推进“个转企”,从依法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中选择经营良好、规模较大、未被标注为异常状态、符合标准的个体工商户,纳入重点培育清单,对符合小微企业划型下限的个体工商户和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实施转企,对达到微型企业划型标准上限50%的个体工商户和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管理的个体工商户引导转企。三要持续加强“小升规”,按照不低于发展预期数的1.5倍,建立规上工业、限上批零住餐业、规上服务业等重点企业培育库,对达到“四上”标准而未纳统企业行业,及时申报入库;对达到升规标准50%的科技成长型企业,近3年退出统计调查单位库但有望重返纳统企业,新建并有望达产升规企业,帮助尽早达到升规标准。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细化审批绿色通道、中介服务、空间拓展、人才引培、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税费减免、奖励扶持8个方面支持措施,打好“普惠式纾困+直达式支持+滴灌式帮扶”组合拳,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深化政银企对接合作,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完善重大项目互保共建和企业互为市场机制,推动企业壮大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公共服务和公用事业领域。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规范审批行为。完善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自主经营权和企业家权益。全面推进“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智慧监管,推行行政处罚“首违不罚”和“两轻一免”制度,让企业家潜心强创新、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支持民营企业敢干、敢投、敢做大。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完善与民营企业、商协会交流长效机制,健全常态化解决企业反映问题闭环反馈机制,以更大力度推进干部“包抓联”、驻企帮扶等活动,推动“政策找企业、服务到家门”。坚持国企、民企一视同仁,本土企业、外来企业平等对待,对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作出的承诺坚决兑现。创新“张掖企业家日”活动,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四)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全面彻底整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坚持立行立改、依法整改、科学整改、分类整改,落实“一案一专班”要求,严格按照方案抓好问题整改。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领域违规违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年、水资源规范管理突破年、水权水价和用水管理体制改革年、干部法律素质提升年、干部纪律作风加强年活动,扎实开展打击违法违规取水用水、毁林毁草开垦、乱占耕地3项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深化全员大学习,开展形势政策大宣讲,推进隐患大整治,推动结构大调整,启动体制机制大改革,力推素质大提升,促进作风大转变。坚持“四水四定”,严守水资源利用上限,推行水资源预算管理,深入开展全民节水行动,打好治水兴水节水升级战。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严控用水总量,压减高耗水作物,大力削减超采量,缩小超采区面积。

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美丽张掖建设的决定》,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七城三区”。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科学制定国土绿化、三北防护林建设规划和农田林网建设技术指导标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聚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加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实施祁连山北麓林草生态修复治理、国家储备林等重大项目,完成义务植树350万株、林草生态修复30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5%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以上。严格落实湿地面积总量管控,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耕地污染源头控制,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建设,再生水利用率达45%以上。深化生态环境“全链条”监管模式,全面提升“一库一图十二网九平台”智慧张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应用效能,构建生态环境元数据库、全景地图、精细化管理监测网络。

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施节能降耗行动,深化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健全企业碳排放监管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申报林草碳汇地方标准1-2项,加快开发林业碳汇CCER项目,力争碳汇项目可开发林地85万亩、草地860万亩。创建全省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打造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样板区,不断提高点绿成金、增值变现水平。

(五)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聚力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面落实“13345”工作思路,统筹推进“五大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锚定“一高地四区”目标,实施项目115项以上。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深“土特产”文章,开发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等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6个城乡融合示范区、5个中心集镇示范片区、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300个重点示范村建设,争创省级和美乡村7个、乡村建设示范村50个。完成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887户,有序改造农村土坯房。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统筹推进“八改”工程。

优化提升城市内涵品质。坚持建管并重,一手抓基础设施补短板,一手抓常态管理提品质,聚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让城市更美更靓更宜居。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开复工城建项目153项,新改建市政道路10公里,改造老旧小区990户,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595套。加快热电联产二期供热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市区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分别达95%、98%以上。全面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力争实施马蹄寺石窟群数字化保护二期等项目,加大文物、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力度,推动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延续城市文脉。

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全力推动经济强、产业强、园区强、村镇强,确保6县区在十强县、先进县、进步县中夺得一席之地。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张掖经开区打造1个先进制造产业集群,5个省级开发区至少建立1条完整产业链、建设1个生产加工基地、配套1个企业孵化平台,做大做强园区载体。

(六)加大力度改革创新,持续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把创新驱动嵌入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环节,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推进张掖、民乐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巩固提升国家、省级创新县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果,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创新平台载体汇聚。健全完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机制,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0家以上。大力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和经营团队,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50亿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抓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动产权属统一登记和金融、供销等领域改革,深化经开区“三项改革”“四项机制”。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成果,力争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100%。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县级试点,探索推进农村宅基地依法有偿退出改革试点。

持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不断拓宽贸易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朋友圈”。拓展金张掖夏菜和中南亚海外仓自营出口,推动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力争新增出口备案基地2万亩、自营进出口实绩企业3家以上。积极组织参加东南亚、欧盟、港澳台等地区重点展会和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大型展会,推动更多特色产品走出国门。

(七)持之以恒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积极促进就业增收。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巩固拓展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成果,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输转城乡劳动力27.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1亿元以上。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留张来张就业创业专项行动,力争留住高校毕业生4500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以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进一步巩固“双减”成果,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临泽、高台创建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县通过国家评估。加快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满足80%中考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支持张掖中学创建卓越高中。深化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支持河西学院、培黎职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实施市实验中学异地新建、市体校危房改造、高台一中综合教学楼等项目。

优化提升医疗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创建“五大县域医学中心”“五大县域救治中心”,优化DIP病种目录体系,推进河西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支持医疗机构差异化发展,提升老年、儿科等专科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开展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创新医防协同机制,规范门诊慢特病管理,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救治和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扎实做好社会保障。持续开展“结对帮扶·爱心张掖”工程,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加快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县级殡葬服务设施。

悉心关怀“一老一幼”。加大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级互助幸福院建设力度,实施老年助餐服务试点和特殊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63%以上,新建小区养老设施配建率达100%。加大生育政策支持力度,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启动每县区一所公办或规范化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让“最柔软群体”得到更优质照护。

加快发展文体事业。实施精品文艺创作工程,启动建设百所高校张掖写生基地、青少年美育空间,打造城市书房、文化驿站、非遗工坊等新型文化空间,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活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大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体育+”融合发展行动,持续加大引赛入张力度,聚力打造丝绸之路户外运动新高地、河西走廊体育赛事聚集区。

(八)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张掖,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政府债务管理,落实一揽子化债措施,完成年度化债任务。落实拿地即开工、现房销售等举措,严格保交楼属地责任,推行住房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维护机制。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银行不良贷款率降到5%以内。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快消化非法集资陈案积案,确保全部清零见底。强化系统观念,全面排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全面提升整体安全水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实“涉路、涉建、涉矿、涉危、涉众、涉火、涉特、涉新”8大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建设安全生产全面责任、隐患排查、监督管理、宣传培训、应急救援“五大体系”。以乡镇“七有”、村社“五有”为基础,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常态化组织开展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演练,加大应急避难场所和偏远乡镇物资储备库点建设力度,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示范社区。加快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持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健全完善综治中心与法院诉调对接机制。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做好肃南70周年县庆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健全三级宗教工作网络、两级责任制,不断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申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食药农环烟油”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保障社会大局稳定。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将不负人民重托,以事不避难的担当履行职责使命,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推动工作落实,坚决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我们要始终做到忠诚为政。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题,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化,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强化执行落实,及时校准偏差,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各项要求落地生根。

我们要始终做到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让法治思维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建立健全府院联动机制,主动接受监察、司法、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群众谋福祉。

我们要始终做到担当勤政。常态化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保持赶超一流的追求、加速进位的姿态、争当闯将的激情,带头挑重担子、啃硬骨头,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健全“谋划—决策—执行—反馈”工作闭环,完善“项目化实施+专班化推进”工作机制,干字当头、实字托底,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成绩。

我们要始终做到聚智善政。运用贯穿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强化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防范化解风险、创造性抓落实的能力。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让“民之所望”成为“政之所向”。

我们要始终做到廉洁从政。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要求,强化绩效管理,守好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廉政底线。坚持习惯过紧日子,坚决取消不必要支出,压减“三公”经费3%以上,腾出更多资源和财力用在改善民生上,用在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上。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树牢正确政绩观,慎重决策、慎重用权,让干净干事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

各位代表!千帆竞发勇者胜,百舸争流奋楫先。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保持紧弓满弦、激情满格的精神状态,激扬赶超进位、奋勇争先的豪情壮志,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张掖实践崭新篇章!

注解:

1.一核三带:“一核”是指建设以兰州和兰州新区为中心、以兰白一体化为重点、辐射带动定西临夏的一小时核心经济圈。“三带”是建设以清洁能源及新材料和特色高效农业为重点的河西走廊经济带、以综合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为重点的陇东南经济带、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重点的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

2.“四强”行动: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

3.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4.四抓一打通:抓续建、抓配套、抓更新、抓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用好现有水资源。

5.“双重”规划:是指《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我市列入国家“双重”规划项目的是祁连山北麓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和石羊河中下游黑河中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

6.乡村建设“5155”示范行动:省上确定张掖、兰州等5个市(州)为乡村建设省级示范市(州),确定10个乡村建设省级示范县(市、区),创建50个省级示范乡镇,新建500个省级示范村。

7.“一高地四区”目标:《张掖市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2023-2027年)》提出,建设全国知名、西北一流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宜居宜业、大美绿洲西北乡村建设引领区,乡风文明、和谐陇原西北善治和美乡村示范区,全国驰名、西北率先共同富裕实践区,全国闻名、西北领先农村改革试验区。

8.一办法两意见:《张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

9.飞地经济: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10.“三项改革”“四项机制”:张掖经开区实施“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统筹县级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统筹推行“一张蓝图把控+区域评估”“标准地”供地、“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投资建设项目“承诺制”。

11.社会治理“六大工程”:平安精品工程、三中心(综治中心、矛调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工程、智能化提升工程、行业治理工程、网格化服务管理工程、阳光关爱工程。

12.社会治理“12345”模式:“1”即“一核总揽”党政齐抓,“2”即纵横贯通的工作指挥体系和全程覆盖的闭环落实体系,“3”即网格化治理、特色化提升、信息化支撑三化协同,“4”即矛盾调解110、便民服务110、政务服务110、合成作战110四个110全时服务,“5”即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多元共治。

13.“五全”工作格局。即建立全域织密情报信息网络、全时摸排报送情报信息、全面分析研判风险隐患、全力预警处置突发事件、全程提升情报信息质效的情报信息“五全”工作格局。

14.“六必访”和“白名单”制度:企业创新孵化时必访、企业经营困难时必访、企业登记纳统时必访、企业战略调整时必访、企业增资扩产时必访、企业筹备上市时必访;市场信用好、生产经营规范的企业,可获得优先进入市场便利。

15.“五有”标准合作社:是指有良种供给、有种养基地、有农机服务、有订单销售、有加工储藏设施。

16.“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内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17.两轻一免:是指对轻微违法行为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18.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19.七城三区:国家森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国家“零碳”城市、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全省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国家三北工程综合示范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省绿氢生产及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

20.一库一图十二网九平台:一库即全市生态环境元数据库,一图即全市生态环境全景地图,十二网即祁连山生态环境监测网、黑河湿地保护区监测网、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声环境质量监测网、机动车尾气监测网、核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网、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监测网、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监测网、企业环保用电监测网、危废企业产废及转移监测网,九平台即祁连山和黑河湿地生态环境本底评估与动态监测平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展示平台、再生水循环利用管理平台、生态环境综合调度平台、排污企业超级档案管理平台、生态环境执法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平台、生态环境智库平台、生态环境风险评估预警平台。

21.“13345”工作思路:即锚定建设农业强市这一目标,坚决守牢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和水资源利用上限“三条红线”,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水平”,强化改革创新、项目支撑、政策集成、人才支持“四项措施”,实施底线任务巩固、生态环境提升、现代产业提质、乡村建设升级、乡村治理强基“五大行动”,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张掖实践。

22.DIP:按照“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组合作为付费单位,根据每年应支付的医保基金总额确定每个病种的付费标准。

23.乡镇“七有”、村社“五有”:“七有”即有应急管理机构、有应急工作机制、有应急管理制度、有应急救援队伍、有应急预案体系、有应急物资储备、有应急指挥平台,“五有”即有综合应急队伍、有应急避难场所、有应急保障物资、有叫应叫醒机制、有应急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