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 > 部门文件

关于印发《全市法治宣传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620700064/2025-00009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5-07-18 19:27:40
是否有效


中共张掖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张掖市委宣传部  张掖市司法局

关于印发《全市法治宣传工作体系

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委全面依法治县(区)委员会办公室宣传部、司法局,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省属驻张单位:

现将《全市法治宣传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张掖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张掖市委宣传部

                                                         

                                                            张掖市司法局

                                                            2025年6月5日



















全市法治宣传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整合全市法治宣传资源,加强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协调联动,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从“碎片化推进”向“系统化构建”转型,全方位、多角度讲好法治张掖故事,传播张掖好声音,不断提高全市法治宣传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展现张掖法治建设工作新成效,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及总体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法治宣传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突出宪法、民法典等重点内容重点法律法规宣传,聚焦全民法治素养提升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着力构建“党委统筹引领、政府精准发力、社会多元协同、科技深度赋能”的全域普法新格局,切实推进宣传方式方法进一步丰富多样、宣传教育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形成更为科学、高效、协同的法治宣传工作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法治生活需求,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建设内容(1+3+5+7+N

(一)围绕一个中心。发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牵头抓总作用,扎实履行“一个统抓”职能,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市中心工作,抓实法治宣传教育,筑牢依法治市根基,把握好“围绕中心”与“推动发展”的关系,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张掖、法治张掖,不断提高全市宣传工作整体效能,努力为市委“一屏三地”功能定位发展战略保驾护航。

(二)抓实三个责任。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三个普法责任制为抓手,落实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强化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的指导,落实普法工作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主体责任,建立党政主导,党委宣传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工作机制。

(三)健全五项机制

1.宣传品牌打造机制。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对外树形象,对内聚力量”,突出重点、呈现亮点,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以“法治张掖·你我同行”为全市法治宣传主品牌,精准定位法治宣传方向定位,围绕“丝路明珠·彩虹张掖”城市名片,将法治宣传与红色教育、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相结合,策划打造既有“法味”,又有“泥土味”,具有领域特色的法治宣传名片。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自媒体,以文章顶部图、视频封面、角标等形式体现宣传品牌,增强品牌的辨识度。设计推出符合单位实际、行业特色的法治宣传IP形象、周边文创、表情包等宣传产品,提升法治宣传影响力和关注度,实现普法宣传效果最佳化,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品牌建设的工作氛围。

2.宣传渠道畅通机制。整合全市媒体资源和平台阵地,采取“线上覆盖+线下联动”双驱动宣传方式,构建立体式、全方位宣传格局。加强与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沟通联络,适时邀请媒体记者实地开展多频率、多角度采访报道深入挖掘全市法治文化特色产品,充分展现法治张掖魅力。制作一批传播力强的新媒体作品,扩大宣传影响力。在市内媒体开设宣传专栏,持续推出系列报道,讲好张掖品牌法治故事,提高品牌传播效应。

3.宣传队伍建设机制。在人员调整配备时,注重吸收法学、新闻传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等相关人才,为法治宣传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在单位内部着力营造“个个都是编辑、人人都是宣传员”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干部职工收集、提炼、撰写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压担子、育新苗的方法,培养造就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法治宣传队伍。采取多种方式,邀请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宣传知识及新媒体工作的专业人员,定期组织开展新媒体宣传技巧、短视频制作、社交媒体推广等宣传技能培训,提升宣传人员运用新媒体开展法治宣传的能力。

4.协调配合联动机制。在开展重大宣传活动时,按照各部门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共同策划、组织和实施。对于中央和省、市法治领域重要信息,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单位主力账号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整体联动、一呼百应全网在线、全时响应的全市新媒体矩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法治宣传工作格局,凝聚工作合力,以集群优势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

5.督导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落实《甘肃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评价等四项制度》《张掖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考评办法(试行)》,各级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牵头,对照评价指标,对各部门单位履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情况进行督导考核评价,评价结果纳入法治建设、主动创稳暨平安建设考核内容,作为五年普法中期评估、终期验收和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四)突出七个宣传重点

1.突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宣传首要任务,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学院重点课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入头脑。组织开展巡回宣讲,充分运用全市新媒体矩阵平台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

2.突出宪法宣传。大力宣传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阐释好宪法精神。抓好“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与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加强宪法实施案例宣传,推进宪法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在新市民仪式、青少年成人仪式、学生毕业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加强宪法理论研究,推进宪法理论研究成果运用。

3.突出民法典宣传。广泛开展民法典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贯彻民法典重要讲话精神,将民法典学习宣传列入各级党委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普法必学清单,作为领导干部学法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开展“民法典进校园”活动,加强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大民法典通俗读物、公益广告、微视频等普法产品创作力度。

4.突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大力宣传有关平等保护、公平竞争、依法行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防范风险的法律法规,推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科技强市建设。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宣传节水知识和技巧,全面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聚力建设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大力宣传教育、劳动就业、食品药品安全、卫生健康、社会保障、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围绕全市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和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5.突出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促进依法惩治和预防犯罪。围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扫黑除恶、反有组织犯罪、防治家庭暴力、个人信息保护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依法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围绕房屋(土地)征收补偿、社区管理服务等矛盾多发领域,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公益诉讼、调解、信访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宣传《宗教事务条例》《甘肃省宗教事务条例》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及法律法规活动,坚决打击非法宗教活动,依法保护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

6.突出党内法规宣传。自觉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内法规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带头,大力宣传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的党内法规,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纳入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通过“三会一课”、专题培训等方式进行系统学习。列入公务员网络培训、张掖市干部在线学习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等在线学习内容,提升党员干部对党内法规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在考核党员、干部时注意了解相关情况,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强化党员干部崇规意识、守规意识、执规意识,做到依规办事、依规用权、依规施政。

7.突出地方性法规宣传。加大《张掖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张掖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张掖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张掖市和美乡村建设条例》和新颁布实施的地方性法规学习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专家解读、座谈交流、以案释法、集中宣传等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地方性法规的亮点内容和立法意义,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在全社会凝聚保障地方性法规贯彻实施的广泛共识,推动地方性法规有效贯彻实施。

(五)创新多种形式

1.利用“线上”平台。加强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开发利用,采取日常报、及时报、重点报的形式,及时向国家、省、市主流媒体推送本系统内容好、质量高的法治宣传活动和工作经验信息,做到多渠道报送、多方面宣传。本单位主力新媒体账号开设“普法在线”“法治张掖”“以案释法”等专栏,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典型案例、普法知识等法治类信息,有效满足公众对于法治信息的需求。

2.依托“线下”阵地。按照“一县区一特色”“一乡镇一品牌”“一村居一主题”“一部门一重点”的原则,着力提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质量,用好用活“廊、墙、栏、场、角”等实体阵地,见缝插“法”,增添形式多样的普法载体,将法治理念和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和形式,让广大群众“出门有法、抬头见法、休闲学法”,真正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熏陶,在群众中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3.开展特色活动。依托丝路文化、传统民俗、红色资源,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整合资源、多方联动,打造开展法治元素与本地民俗、传统节庆相结合的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演出、法治文艺创作、法治主题展览、法治主题征文等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特色法治文化活动,使法治精神真正融入群众生活,让群众在感受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的同时接受法治熏陶,切实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深入挖掘本地革命战争时期关于严守纪律、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等红色法治故事和案例,深度融合革命传统和工作实践,将红色法治文化转化为良法善治、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传承红色法治基因。

三、工作要求

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法治宣传工作在服务主线发展、提升工作位次上的重要作用,把法治宣传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推动法治宣传工作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要强化法治宣传工作组织领导,积极谋划推动法治宣传工作,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法治宣传工作制度机制,把法治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要明确本单位法治宣传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干部责任,形成宣传工作有人管、宣传队伍有保障、专兼职人员抓落实的良好格局。要结合各自实际,全力打造具有单位特色的法治宣传品牌,提升宣传影响力,对在宣传工作中表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在各类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挖掘提炼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及法律服务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以生动、易懂的方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要根据实际,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新媒体工作室,配齐必要的设施设备,为宣传工作人员提供工作、交流、合作的空间,积极与传统媒体开展战略协作,对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深度挖掘、报道,利用媒体渠道拓宽宣传面,积极探索新闻宣传外包服务模式,利用社会优势资源,增强新媒体作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三审三校”制度,确保导向准确。


     《全市法治宣传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