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总结农业机械化技术模式,大面积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根据全市农业农村局长会议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抢抓张掖市“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战略机遇,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持续深入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着力破解玉米小麦精量播种、制种玉米去雄收获、小麦机收减损、马铃薯收获捡拾等技术瓶颈,兼顾我市设施农业、畜牧养殖、高原夏菜、小杂粮等特色产业,推动种植、养殖业机械化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夯实“三农”发展基础。
二、任务目标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85.5%,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等短板取得新突破,农机农艺融合更加紧密,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覆盖全产业,建成试验示范基地60个以上,示范面积达10万亩以上。
1.建立主粮作物全程机械化科技示范基地。各县区均要建立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主要示范推广小麦精量和半精量播种、高效植保、“一喷三防”和“一喷多促”空天地一体化防控机械化技术、低损收获等机械化技术。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建立制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主要示范推广智能化控制、无人驾驶、精量播种、机械化收获、秸秆打捆、残膜捡拾、深松等技术,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突破机械化去雄技术。山丹、民乐、肃南建立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主要示范推广铺带覆膜播种联合机械化技术、联合防控技术,因地制宜推广联合收获、刹秧处理利用和残膜捡拾等技术。
2.建立特色产业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点。山丹县、民乐县建立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点,主要示范推广铺带覆膜技术、小籽粒精量播种技术、“空天地”一体化防控技术、油菜低损收获技术和秸秆处理技术,突破油菜联合收获技术。临泽县、高台县、甘州区、民乐县、山丹县建立设施农业或绿色蔬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推广蔬菜移栽(或精量播种)、“空天地”一体化防控、尾菜利用机械化等技术,示范基地机械化水平达50%以上。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建立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重点示范推广饲料加工、精准投喂、粪污处理、翻抛发酵、智能化控制等技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民乐县、山丹县、甘州区建立中药材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推广智能化控制技术,根茎类中药材铺带覆膜、移栽、小籽粒播种、“空天地”一体化防控和收获机械化技术,突破中药材育苗机械化技术。
三、建设要求
1.精心谋划、任务落实到位。各县区要立足产业发展实际,认真分析农业生产农机化短板弱项,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适用新技术新机具,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示范基地。要积极培育、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建设示范基地工作,充分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优势和带动作用,通过订单服务、托管服务等方式为建设示范基地提供长期、全程的作业服务,推动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
2.探索模式、提高示范质量。要充分结合当地乡村振兴产业,引导农户参与建设示范基地工作。示范点建设要有一定规模,主粮作物示范点建设核心示范区面积连片500亩以上或单一机械化环节应用面积1000亩以上,养殖示范基地在饲料加工、管护、环境消毒、投料、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环节有三个以上使用机械作业。
3.开展培训,抓好宣传推广。依托示范基地开展现场演示会、技术培训班等至少1次。项目建设基地要立有项目名称牌、项目简介牌,在各级媒体及工作平台上发布新闻、信息,突出示范带动效应。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技术指导、督促检查、考评验收等工作,保障示范基地建设任务顺利实施,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建设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局长为组长,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负责日常事务和技术指导工作,协调落实相关工作,指导示范点建设。
(二)加强统筹协调。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要严格落实县区农机部门负责制,示范基地建设要与实施的农机化项目相结合,倾斜项目资金,做好人、财、物的组织工作,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好工作责任,切实把建设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三)加强调研指导。要将建设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工作纳入全市2023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市农机推广站将不定期对各县区实施情况进行调研指导。于2023年12月上旬对各县区建设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情况进行年终考评验收。
(四)加强成果运用。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后续管理和服务工作,要把示范基地作为当地推广新机具、示范新技术的平台,让当地群众有样板可参考、有基地可试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