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掖市撤地设市20周年之际,张掖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张掖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出版《张掖图志》,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张掖市各条战线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增强人民群众参与见证张掖发展的成就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凝聚共识,坚定发展信心,扩大张掖对外宣传力和影响力,为张掖市撤地设市20周年献礼。现面向社会各界、各单位及个人征集相关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
一、征集图片内容
集中征集反映我市各个历史时期发展变化的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大致分为三个时段:新中国成立之前为第一时段;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八大召开为第二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为第三时段。其中,重点征集张掖撤地建市20年来(2002--2022年)的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1.反映我市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旅游、科教文卫、生态环境、医疗保障、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社会治理、脱贫攻坚、百姓生活等方面的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
2.反映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活动的老照片,特别是反映张掖市撤地设市20年来重大活动、重大历史节点事件及张掖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做出重要贡献的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
3.反映张掖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建设过程、使用情况、取得成果的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
4.反映各个时期建设场景、生产、生活的老照片以及旧街貌、旧村镇、旧民居、路、桥、车等同一区域前后变化的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
5.反映张掖农林牧副渔、工商业、手工业等各行各业特色、生产方式及技术进步的照片,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政治领域展现的新气象、取得新成就的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
6.反映各级领导人、著名人士来张掖活动和在张掖工作、生活的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
7.反映张掖文化领域传承与发展的照片,包括反映张掖市容市貌、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人文风貌、生活场景、人口迁徙、城乡变迁、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题材可多样化,也可以是记录各个时期群众衣着、饮食、居住、出行、文化、教育、劳动、休闲等变迁的个人家庭照、生活照、工作照、单位景物照、生产照、活动照、集体照等有价值的老照片或图片资料)。
二、征集图片要求
1.本次征集的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以下统称为“图片”),拍摄时间以能够追溯到最早的图片记录为上限,下限截至2022年3月。
2.图片要求为真实记录,允许裁剪和调整亮度、色差、饱和度、锐化等适当处理,但不接受经过专业软件修改或拼接、更改图片原貌的照片。
3.征集的图片为老旧照片,黑白、彩色、数码格式均可,尺寸不限。图片种类不限,可以是单幅,也可以是组照或系列照。电子图片格式一般为电子版10MB以上,格式为JPEG或BMP。没有电子版图片可提供纸质图片(用后归还)。图片载体为胶片的,需先冲洗成纸质图片或扫描为电子图像文件后提交。
4.图片须提供5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同时写明作者姓名和联系方式。
5.入选图片将收录《张掖图志》公开出版,并作为张掖市重要的地方史志资料留史存档。
三、征集时间
2022年2月10日(星期四)至5月31日(星期二)
四、奖励
1.所有入选图片的作者将获赠《张掖图志》一套,以书代酬。
2.《张掖图志》正式出版后,将邀请专家对入选图片进行评奖,并予以奖励。
3.活动结束后,将在《张掖日报》开设“张掖故事”专栏,定期刊发优秀图片,持续讲好张掖系列故事,以更加生动、新颖、直观、便捷的方式,推进地方志的传播和普及,宣传展示张掖地方志资源优势。
4.优秀图片也将在“张掖地方志网”等网站刊登,并推荐“学习强国”等平台,扩大张掖方志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五、具体要求
1.所有图片需注明图片名称,提供者姓名、年龄、性别、职务或身份、联系电话等;
2.所有征集的图片涉及版权、人物肖像权及个人隐私权等有关法律问题及一切与图片相关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纠纷,均由图片提供者自行解决。
3.征集到的电子图片不再返还作者,请图片提供者自行备份保留,无电子版的老照片,使用后返还提供者。
4.张掖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为《张掖图志》承编单位,对征集到的图片有绝对使用权,有权对所有征集图片进行复制、编印出版、展览的等用途。该书出版后,如其他部门或个人用作其他用途需与图片提供者另行商讨。
5.邮寄和投送地址:张掖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丹霞东路21号 张掖市档案馆9楼)《张掖图志》编辑部
联系人:刘曦蔚 联系电话:0936-8224824
电子邮箱:zytz202202@163.com (邮件注明“《张掖图志》图片征集”)
张掖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2022年2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