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期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0月31日
★ 我市持续强化企业主体梯度培育促进创新集群发展
★ 高台县提前谋划筑牢供暖季民生保障防线
★ 甘州区创新“预见式”服务新路径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我市持续强化企业主体梯度培育促进创新集群发展。 一是优化完善培育发展体系。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开展入企服务专项行动,建立重点企业培育清单,“一对一”精准指导服务,截至目前,推荐高新技术企业84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93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51家。二是全力推动平台提质增效。持续把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作为汇聚创新资源和助力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已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新型研发机构1家、技术创新中心4家,备案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家,认定国家和省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4家,培育认定市级创新平台22家。三是培育壮大创新能级跃升。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西北创新基地张掖油菜试验基地。设立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张掖分中心,汇集科技成果10048项、企业技术需求204个、交易成果405项;发挥我市大型科研设施和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作用,2025年受理检验业务2194批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8%,实现大型科研设施整合共享。(市科技局 马静绍 赵万栋)
高台县提前谋划筑牢供暖季民生保障防线。 一是强化供暖物资储备。建立燃煤调度与动态预警机制,将储煤工作纳入重点民生任务清单,制定燃煤采购计划,专人赴外考察优质煤源,提前对接煤炭供应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为供暖季稳定用煤提供坚实保障。目前,已完成燃煤入库4.55万吨。同步推进采暖费收缴,设立3个集中收费厅、10个流动收费点,已收缴采暖费3839万元,为供热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二是提升硬件保障水平。抢抓夏季停暖窗口期,深入开展“冬病夏治”专项行动,投入560万元实施供热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完成热源厂、煤粉厂及73座换热站、182.67公里一二级管网的全面检修保养,新改建换热站3座,更换供热板换机组5组、循环泵4台,为冬季高效供暖提供硬件支撑。三是夯实安全稳定基础。积极开展“未病先防”问题排查,聚焦群众投诉反映较多的问题,为143名住户室内设施进行改造更换,解决暖气不热、管网老化等问题105个,完成地暖清洗3314户,提升群众对供暖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完善供热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供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性开展管网抢修、设备故障处置等实战演练12场次,确保供暖期间各类突发情况“早发现、快处置”。(高台县政府办 殷开发)
甘州区创新“预见式”服务新路径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一是预判需求“减堵点”,靠前服务“暖人心”。将“需求预判”贯穿服务全流程,通过提前介入、精准引导,最大限度减少办事阻碍。专门设置“政策咨询岗”,安排工作人员主动对接等候群众,创新利用“一问二帮三指引”模式(即:先询问办事意向,再根据事项类型梳理所需材料,最后精准告知线上线下办理途径),累计为企业群众提供政策咨询3.8万余人次,从源头避免“材料不全跑空趟”。二是数据赋能“强支撑”,专区集成“提效能”。聚焦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社保医保等高频事项,整合资源设立“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代办、免证办”五大便民服务专区,配备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企业开办时间从1个工作日压缩至3小时,工程审批时限由65个工作日压减至35个工作日。全面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一体化服务平台,推动高频事项网上可办、全程网办,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政务服务平均材料数压减至3.49件,群众跑动次数降至0.02次,承诺时限压缩比达94.43%,全程网办率达到99.99%。三是主动服务“拓渠道”,多元便民“增质感”。设立“帮办代办岗”,由业务骨干主动提供引导、政策解答等服务,针对老年人、孕妇等特殊群体开设绿色通道,推行“全程陪办”,累计提供帮办代办服务2.3万余件次,服务特殊群体320余人。创新推出“政务服务+商(协)会”合作模式,深入落实“协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构建“专线+专员+专窗”服务体系,同步优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功能,专解“急难愁盼”,疏通办事堵点,精准响应企业集群诉求,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甘州区政府办 周亦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