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期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9月28日
★ 我市立足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市场化配置
★ 我市全面强化防汛应急措施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 肃南县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卫生保障水平
【工作动态】
我市立足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市场化配置。 一是严把项目用地审查关口。坚持用地标准管控,在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和供应环节,认真审核项目用地规模和功能分区,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没有用地标准或确需突破用地标准建设的项目,依据节地评价结果办理用地手续,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二是创新完善土地供应方式。按照“事先作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的原则,在土地出让前完成统一区域评估和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通达条件,明确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等控制指标。全面推行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推动实现土地资源精准配置,2024年以来,出让工业用地37宗280.49公顷。三是加快推进存量土地处置。建立“一地一策”处置台账,逐宗明确盘活处置措施与时间节点,实行“处置一宗、销号一宗”闭环管理,做到限期消化处置到位、盘活利用到位。2022以来,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554.67公顷、闲置土地689.98公顷,有效保障了甘肃省物流集团张掖公铁智慧物流园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四是强化土地供后长效监管。依托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建立健全土地利用动态巡查机制,完善建设用地动态监管、实时监测和预警预告制度,适时开展土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督促用地单位及时履行约定责任。对未按合同约定时间开工或建设进度滞后的项目,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倒逼企业高效用地。(市自然资源局 杜志学)
我市全面强化防汛应急措施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一是全域开展隐患排查。坚持“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要求,聚焦水库、中小河流、山洪沟道、堤坝、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地段及城市排水管网、道路沿线、景区景点、施工工地、露营地等关键区域,深入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隐患113处。二是精准实施监测预警。完善监测预警手段,规范工作流程,提高精准度,打足提前量。全面落实“1263”防汛精细化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和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反馈机制,发布乡镇级精细化预报5期,推送预警提示信息20余万条。三是及早做好应急准备。坚持“以练促防、以储备战”理念,修订完善防汛预案方案,开展防汛抗洪、地质灾害处置等实战演练130多场次。以消防、森防和张掖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为骨干组建专业应急抢险队,镇村(社区)组建防汛抢险队伍900多支,储备防汛抗旱应急救灾物资4类49种。四是强化应急避险措施。深入开展风险区和转移对象摸排工作,排查风险区249个,精准锁定重点转移对象1.2万户3.4万人,规划设置安置点143处,确保发生险情快速安全转移。健全完善基层防汛抗洪网格体系,组织村(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落实转移责任,织就防汛抗灾“安全网”。五是健全快速响应机制。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领导带班、在岗值班制度,充分利用应急信息指挥平台精准调度,确保安全平稳度汛。高效应对处置肃南县、山丹县洪涝灾害,第一时间转移避险群众20人,及时修复治理西气东输一线、双兰线坡面和黑河甘州区段水毁堤防,守护人民群众安宁。(市应急管理局 常薇)
肃南县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卫生保障水平。 一是强化医疗资源整合。以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发展。完成县乡云HIS系统数据对接,实现远程会诊、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服务。建成药品配送、诊疗、医保结算、信息化“四个中心”并有序运行,各乡(镇)卫生院累计发起远程诊断申请2687例。二是提升公卫服务质效。认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率不断提升。健全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与周边地区签订鼠疫联防协议,常态化开展艾滋病、梅毒、丙肝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宣传与检测。构建全链条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孕产妇规范管理、“两癌”筛查、早孕关爱门诊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三是落实民生实事政策。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及失独家庭补助政策,落实补助资金231万余元,惠及2365人。累计完成膝关节置换手术44例、白内障免费手术61例,开展儿童屈光筛查939人,为9-18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673剂次。广泛开展健康宣教“六进”活动和义诊服务,组织健康知识讲座66场次,受益群众超万人。(肃南县政府办 王鹏飞)
【要情信息】
●我市出台全省首个地级市医保资源配置规划。近日,《张掖市基本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资源配置规划(2025—2030年)》正式印发,将围绕“控总量、优布局、提质量、强监管”,着力构建城区15分钟、乡村30分钟的“1530基本医保服务圈”,为全市参保群众提供更加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也为全省医保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示范经验。(市医保局 廉亚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