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期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9月19日
★ 我市用好公积金新政“组合拳”点燃城市发展引擎
★ 甘州区以城市建管为抓手推进“六宜”城市建设
★ 民乐县强化服务保障护航异地借牧
【工作动态】
我市用好公积金新政“组合拳”点燃城市发展引擎。 一是创新缴存机制。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为民实事项目,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住房公积金缴存补贴;打破年龄壁垒,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自由职业者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均可自愿缴存;创新缴存方式,灵活就业人员可按月缴存或按季、按年预缴。至目前,共为1057名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缴存补贴28.89万元。二是拓展使用政策。出台老旧小区增设电梯或城镇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提取公积金、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贷款额度在我市现行标准基础上上浮20%等多项惠民政策,满足群众租购住房消费新需求。至目前,提取住房公积金8.21亿元,同比增长7.41%;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86亿元,同比增长27.62%。三是促进数字赋能。企业信息变更、个人账户设立、退休提取等事项已实现“全程网办”,与公安、民政、不动产等多部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购房信息、身份信息、婚姻信息、不动产抵押信息等关键信息实现自动核验。在全省率先接入政务服务网、全国住房公积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自主办理。(市公积金中心)
甘州区以城市建管为抓手推进“六宜”城市建设。 一是优化城市空间。更新改造居住片区27个、背街小巷29个,打通城市“断头路”15条,新建高品质住宅小区45个,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共生的复合型城市空间基本构建。二是完善城市功能。新增幼儿园、中小学6所,新建老年活动中心38处,布局建设便民市场5个,新建新能源充电站38座、充电桩408个,配套完善快递寄存柜、无障碍设施等城市家具1352套,城市功能配套得到进一步完善。三是焕新城市面貌。因地制宜建设高品质城市公园9个、口袋公园14个,打造彩虹慢行系统12.2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833公顷,人均绿地面积26.13平方米,城在景中、城景相融的“绿色城市”加速打造。四是做精城市管理。构建“1+7+N”大城管格局,“一难两乱”、“登记难”、私拉乱建、占道经营等“城市病”得到有效破解,412个“三无”小区实现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五是赓续城市文脉。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体检评估机制,举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题培训班2期,认定公布历史建筑38处,全面启动实施2处历史文化街区和15处古民居保护修缮工程,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甘州区政府办 雷东旭)
民乐县强化服务保障护航异地借牧。 一是规范土地租赁。全面摸排有意向出租玉米、小麦秸秆地的农户,分区域、分类别制定租赁指导价格,有效遏制租金随意上涨与恶意竞争现象,维护租赁市场秩序。签订统一规范、具备法律效力的秸秆地租赁协议127份,明确租赁面积、期限、费用等核心条款,确保双方权责清晰,督促双方严格履约,从源头杜绝租赁矛盾纠纷。二是严抓监管防控。严格执行借牧牲畜产地检疫“双报备”制度,建立农区借牧技术服务点2个,对入县借牧户逐一查证验物,划定专门隔离放牧区域,严防借牧牲畜与农区牲畜混牧。常态化开展安全巡查、疫病防控指导与疾病诊疗服务,确保借牧牲畜重大动物疫病群体免疫密度保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三是优化服务管理。不定期走访借牧群众,了解群众需求,查看生产生活情况,为借牧户提供疫苗1.84万毫升、消毒药品43公斤,协助解决借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借牧群众提供必要的帮助。加大人畜共患病防控与安全生产宣传力度,采取走访入户、微信群交流等多种形式,粘贴发放“农区借牧安全告知书”等宣传材料254份。(民乐县政府办 王维俭)
【要情信息】
●我市加快推进水利惠民工程建设。今年以来,我市加速推进为民实事农村水利惠民工程,实行领导包抓、进度通报、研判会商、现场督导、督办约谈和协调服务六项保障落实机制,对水利项目实行台账化管理、全过程管控。截至8月底,纳入省政府为民实事的149个农村“水盆子”建设工程已建成147个,完成投资5772万元,完成率98.4%。(市水务局 马友琴)
●我市再添3家省级绿色制造单位。近日,省工信厅公布了2025年度甘肃省绿色制造单位名单,我市甘肃万德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展通管业有限责任公司2户企业认定为省级绿色工厂,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认定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至此,全市累计培育认定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8家(国家级5家)、绿色产品2个(国家级1个、省级1个)、绿色工业园区2个(国家级1个、省级1个)、省级工业节水型企业7户,绿色制造体系培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市工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