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期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9月5日
★ 我市全力推动现代种业及畜牧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扩规提质
★ 我市织密农村养老服务网绘就“老有颐养”新图景
★ 甘州区强化三项措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工作动态】
我市全力推动现代种业及畜牧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扩规提质。 一是扩大集群规模。积极融入国家战略部署,全力培育省级产业集群。至目前,集群内企业总数达到355户,其中规上企业88户;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户、绿色制造载体21户。1-7月,集群企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98%。二是狠抓项目建设。依托“种、牛、菜、奶、羊、薯、药、菌”八大产业基础,绘制资源招商图谱、产业链图谱,明确产业发展与项目引进方向。2025年,计划实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重点项目48项,总投资52.6亿元,甘肃神农珍稀菇业日产4万袋食用菌自动化生产线等一批项目已建成投产。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整合省内外科研院所等教育资源,根据集群企业发展规模特征,定制专业化、实战化培训计划,分三批次组织170余名集群企业家开展交流学习,助力企业家拓宽视野、解放思想。邀请专家团队深入西域食品、大漠紫光、富翔肉品等20户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诊断服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四是强化对接合作。针对集群企业拓展西南市场的需求,组织企业家赴成都市考察学习外地企业在品牌建设、智能化改造、包装设计、营销推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对接四川大学科技转移中心、青白江经开区等平台园区资源,加快构建“张掖生产、西南销售”的跨区域合作模式。(市工信局)
我市织密农村养老服务网绘就“老有颐养”新图景。 一是创新“就近养老”服务模式。探索实行“分散供养、集中居住”的张掖模式,以“低龄助高龄、健康帮病弱、邻里相守望”为核心理念,通过政府出资、慈善捐赠、个人自筹等方式,建设30-40平方米小户型老年公寓,配建餐厅、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完善集中居住、分户生活、自我管理、互帮互助的运行机制。全市累计建成老年公寓247户,已入住老人183人。二是完善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为民实事项目,建设具备全托、日托、日间照护、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4个、村级互助幸福院83个,镇级覆盖率达到67.7%。优化农村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全面完成乡镇敬老院合并提升,建成高标准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养老服务中心)14个,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明显改善。三是提升养老服务保障水平。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1.07万老年人提供“四个一”服务,年服务超30万人次。深入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累计改造1.54万户。将支持改建20个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实事项目,已建成老年助餐点86个,配备助老送餐车28个,月均助餐送餐达4.8万人次。各级财政为5.3万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补贴资金86.97万元。(市民政局 周琰)
甘州区强化三项措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是深化教师管理改革。引进急需紧缺学科教师29名,签约省属公费师范生16名,安置优秀体育毕业生4名,定向培养小学全科型教师2名,有效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审核备案全区4402名专任教师课时量,教师工作效率和学校管理效能显著提升。二是落实惠师政策待遇。办理岗位认定和聘用备案手续452人次,晋升工资4737人次,审核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交通补助、班主任津贴、“双岗”教师补助467.74万元,31人申报2025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区管拔尖人才等项目,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三是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加速推进县域教师发展整县提升培训项目,遴选180人区级教研训团队,组织4700余名教师开展寒暑假能力提升培训,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组织开展“一月一主题”师德师风集中示范教育活动,实施师德师风建设“青蓝工程”,形成师徒结对、过程指导到考核评价的闭环管理体系,从源头上预防教师失德行为的发生。(甘州区政府办 耿兴波)
【要情信息】
●我市2025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启动。根据《2025年甘肃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安排,我市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于9月1日全面启动,现已调拨下发重大动物疫苗828.5万头份、常规动物疫苗282万头份、强力消毒灵等消毒剂5.68吨、一次性防护服和口罩等防护用品2.1万件,为做好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市畜牧兽医局 张学虎)
●我市获批省级门诊慢特病全流程管理项目试点。试点项目将通过“先筛再审、线上盲审”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信息系统,精准破解准入认定标准不统一、待遇退出机制不顺畅、虚假诊疗行为难甄别和冒名就医基金流夫等长期困扰医保管理的四大难题,不仅大幅提升审核效率与精准度,更从源头上筑牢基金安全防线,确保医保资金切实惠及需要的患者。(市医保局 申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