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第60期
索引号
620700004/2025-00110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5-08-29 16:28:56
是否有效

60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829


★ 我市“建管养运”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 我市数字底座赋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 我市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护航一产升级增效

★ 山丹县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我市“四个聚焦”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一是统筹建设强基础。坚持规划先行,将农村公路深度融入国土空间、乡村振兴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统筹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与国省干线、旅游公路有效衔接“十四五”累计投入资金15.55亿元,新改建、养护维修农村公路4240公里。二是科学管理提质效。实行“路长制”,实现“一路一长”全覆盖。推行“交通+公安+N”联防联动常态化执法和区域联合治超机制,联合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426辆。投资1830万元建成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6个,为数字赋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精细养护树标杆。大力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足额落实养护经费,养护工程比例平均保持6%以上。全面推行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和村级公益性设施共享共管制度,配备护路员2043个。民乐县、甘州区创建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率先实现“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全域覆盖。四是一体运营促融合。坚持路、站、运一体化运营思路,巩固836个建制村“双通”成果,临泽县创建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建成县、镇级寄递共配中心22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834个,打造客货邮融合发展线路28条。探索路衍经济新业态融合发展模式,构建形成“两圈两廊五联六环”旅游交通廊道。(市交通运输局  王荣)

我市数字底座赋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通过统筹项目资金,安排县级财政专项资金,落实30%的教育经费用于数字化建设要求,实现经费稳定可持续投入。2025年争取市本级财政专项经费100万元,采购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实验器材(箱)400套二是强化示范引领。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创新幼儿园生态教育方式,民乐县确定为省级“生态友好幼儿园”项目试点区,临泽一幼等7所幼儿园确定为试点园。积极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和标杆校高台四中、临泽县西关小学等9所学校被确定为甘肃省智慧作业创新应用实验校。三是深化场景应用。坚持分级分层抓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区域激活率、学校激活数居全省第1,教师注册数全省第7。创新构建“名师工作室+云端名校”双轮驱动模式,建设名师工作室96间云端名校25所,覆盖所有中小学校。四是提升能力素养。组织500名中小学青年教师开展智能诊断普测,举办全市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教师213人。举办2025年市科创大赛,设置数字艺术、计算思维、科创实践三大类21个赛项,共有550支代表队、848名学生参与。市教育局  王增智)

我市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护航一产升级增效。  一是发挥政策效能制定出台业保险承保机构遴选工作方案,优化农业保险市场布局引导各县区围绕农业生产实际和风险需求,科学制定农业保险实施方案,持续优化险种结构,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加大保费资金筹措力度,争取2025年度中央、省级财政补贴资金1.16亿元,市县区财政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资金2986.73万元。加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监管,完善资金审核、拨付和监督检查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承保理赔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三是推进增品扩面。推动农业保险从传统物化成本向完全成本、收入保险升级2025年全市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投保52.05万亩,同比增长93.03%,农业保险承保品种28个全市种植业承保面积136.91万亩,同比增长12.7%;养殖业承保数量120.67万头(只),同比增长9.72%。提升服务质效。引导保险机构强化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入村入户承保协赔工作,完善勘测、定损、理赔标准和程序,维护参保人合法权益。今年上半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支付赔款4895.96万元,同比增长36.4%(市财政局  范玉)

山丹县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激活集体经济。大力推行村集体经济公司化运营,聚焦“资源受益型”“中介服务型”“终端加工型”“合作经营型”四种发展模式精准发力,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闭环机制。今年上半年,26个市级试点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65万元。二是唤醒沉睡资源。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精细化管理,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元化模式盘活闲置资源,累计激活资金超5000万元、固定资产14亿元、资源性资产156万亩。大马营镇中河村巧用闲置校舍打造羊文化产业园,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带动新增肉羊养殖7000只以上。三是释放要素潜能。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111个村、49.17万亩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延包试点,精准核实承包关系和地块信息。规范土地流转管理,严格资质审查,优化审批流程。今年上半年,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46.17万亩,流转费超2.1亿元,有效释放土地潜能。(山丹县政府办  杜昊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