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第58期
索引号
620700004/2025-00106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5-08-15 11:31:53
是否有效

58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815


★ 市财政局精准发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市水务局持续加强水土保持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 山丹县聚力“夜间经济”激活消费增长新动能

★ 高台县强化水资源管理构建全域节水新格局


市财政局精准发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资金保障。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出台《张掖市支持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若干政策措施》《张掖市支持批零住餐企业(大个体)及服务业企业倍增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项目资金争取工作专班,建立学习研讨、协同联动、调度通报机制,积极向上汇报衔接。上半年,全市争取到位各类转移支付资金149.12亿元,占年度目标计划的77.4%。二是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县区共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85场次,为613户企业授信贷款376.86亿元。充分发挥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线上融资对接功能,4.45万户企业入驻“甘肃信易贷·陇信通”平台,累计为1.37万户企业对接发放贷款400.56亿元。推动银行机构为681户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1687.85万元,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43%,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三是积极为企减负解困。加强涉企收费管理,更新公布《张掖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明确涉企收费事项。全面落实价格评审优惠、预留采购份额、取消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减收免收履约保证金等优惠政策,切实降低经营主体交易成本。加强公平竞争审查评估,限额以上政府采购项目评估比例100%。 (市财政局  李斌)

市水务局持续加强水土保持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一是系统治理筑基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十四五”期间,利用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和省级水土保持补偿费,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7项,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32平方公里,完成各类投资2750万元。二是融合发展增动能。以耕地占补平衡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治理为重点开展综合防治,让昔日的“跑土、跑水、跑肥”土地变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丰产田。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构建“水土保持+乡村振兴+文旅推广”融合发展模式。高台县通过实施大湖湾片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大湖湾水利风景区的吸引力。三是创新机制强保障。积极推动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工作,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水土流失区群众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加快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步伐。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全市林草植被覆盖度、人均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率、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均有较大提高。(市水务局  郭博)

山丹县聚力“夜间经济”激活消费增长新动能。  一是做活“夜游”,点亮夜间文化深挖本土文化资源,精心编排创作56个特色精品节目,打造3部沉浸式演艺剧目在焉支巷子常态化推出“夏日缤纷”“焉支夜韵”“灯火焉支巷”等系列主题演出,实现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演出。在南湖生态文化(植物)园、工业遗址公园实施夜间灯光造景工程,新增亮化面积13.5万平方米,塑造独具魅力的“不夜城”形象。二是做强夜购繁荣夜间市场。以世博恒太城为核心引擎,联动辐射其他商业体、购物店及商超,组织零售企业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并策划开展“购物夜”等主题营销活动,有效激发市民夜间购物热情。积极引进培育24小时连锁便利店、餐饮店,鼓励发展夜间“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持续释放夜间消费潜力。目前,全县夜间消费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18.3%。三是做精夜味,升级夜间美食。主打特色“山丹炒拨拉”,创新推出“世博盛宴”、山丹羊肉、风味小吃等多元美食体系。规范提升焉支巷子、星光夜市等6处特色夜市,融入音乐、艺术文化等元素,不断丰富夜市业态、提升消费体验,打造消费新热点。据监测,22户重点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7597.7万元,同比增长14.8%。(山丹县政府办  李科)

高台县强化水资源管理构建全域节水新格局。  一是分级管控强化用水管理。健全完善“县—镇(灌区)—用水户”三级水预算体系,将3.16万个用水户全部纳入管理“总盘子”,实现总量到村、定量到亩、预算到户的精细化管控,从源头拧紧水资源管理“总开关”,为全域节水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全域协同提升节水效能。严格水资源要素准入,推行企业“红黑榜”,鼓励高耗水企业采用中水回用、烟气提水等技术,实现用水效率与减排效益双提升。实施供水管网更新改造,依托“互联网+40分钟服务圈”机制快速处置人饮故障,管网漏损率降至8.45%。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减洋葱等高耗水作物7.17万亩,增种低耗水作物7.79万亩,新增垄作沟灌1.1万亩、水肥一体化3.01万亩,推动农业节水增效。三是多措并举推进生态节水。坚持“四水四定”原则,推动生态节水保绿,种植白榆、沙枣等低耗水树种,林带开沟22.4公里减少灌溉渗漏。强化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控,对4座水库、1座塘坝实施围栏封育,提升涵养水源能力。完成1.94万亩梭梭人工造林并配套滴灌,八坝滩8000亩造林全部用中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高台县政府办  高永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