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28日
★ 我市紧盯群众消费需求推动家政服务业扩容升级
★ 市医保局拉紧基金“三条线”守好群众“看病钱”
★ 甘州区“三链协同”推进医保药品追溯码应用
【工作动态】
我市紧盯群众消费需求推动家政服务业扩容升级。 一是壮大行业规模。截至2024年底,全市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的家政经营单位共352家,其中企业118家、个体工商户234家,从业人员近4000人。开展2025“庆元旦·迎新春”电子消费券系列促消费活动,涵盖玻璃清洁、油烟机清洗、保洁及整理收纳等消费者需求较多的项目,发放金额10.37万元,带动家政消费近30万元。二是维护市场秩序。支持家政企业建立家政服务员信用档案、家政企业信用档案,并录入到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全市有6家企业登录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已通过审核792人。市商务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市场价格行为监管,检查家政服务机构价格公示情况,督促家政企业做到明码标价,维护家政服务市场价格平稳和有序竞争。三是提升服务水平。指导家政服务公司和街道社区对接,通过“智联生活家”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报修、家政保洁、家电洗修、装修、居家养老等生活必需服务。目前,已在甘州区南街、东街、火车站等12个街道社区运营推广,完成订单3000多单。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共同举办全市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员培训暨技能竞赛,有效提升家政服务技能水平。四是深化产教融合。全市职业院校开设护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母婴护理(转型专业)家政服务类相关专业3个,涉及相关专业的教师37名。2024年,全市中职学校毕业(升学)相关专业学生505人,高职学校毕业(升学)相关专业学生542人。(市商务局 孙晓燕)
市医保局拉紧基金“三条线”守好群众“看病钱”。 一是强化智能监管,全量审核筑防线。依托省医保局信息平台智能监管子系统,对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结算数据进行全量审核,及时发现违规问题并进行风险预警。开展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反欺诈智能监测模块和省医保局SFTP服务器分送的限定性别类项目、药品异常结算、药品限支付疗程及药品追溯码采集异常信息等10批次11类16.78万条线索问题核查工作,现已查出违规金额132.77万元,有效规范了定点医药机构医药服务行为。二是强化自查自纠,主动整改守底线。督促定点医药机构围绕肿瘤、麻醉、重症医学等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开展自查自纠,主动退回违规费用,全面整改存量问题。针对定点零售药店无药师信息、药师信息过期、药师多点执业等问题,扎实开展定点零售药店药师信息异常核查整改工作,现已核实整改定点零售药店药师信息过期258家,药师多点执业29家,约谈1家未整改的定点零售药店负责人。三是强化专项整治,靶向发力明纪线。聚焦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重点线索、重点问题,开展打击回收医保药品套现问题专项行动,检查定点医疗机构592家、定点零售药店679家,进一步净化医保基金安全使用环境。市法院、检察院、公安、财政、卫生健康、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和整治各类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切实保障医保基金安全运行。(市医保局 杨兰)
甘州区“三链协同”推进医保药品追溯码应用。 一是系统部署抓推进。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牵头调研医疗机构出入库流程,确定追溯信息采集模式。建立“监测分析—督办约谈—整改闭环”督导机制,通过省级平台动态监测478家定点医疗机构、311家零售药店数据,对进度滞后机构开展电话督办17次、现场督导9次,确保信息全量规范上传。二是技术改造促升级。实施连锁药店、单体药店、诊所、卫生院、医院接口改造项目,完成15家系统运营商100%接口升级,实现97.9%医药机构追溯码接入。同时,采取“集中培训+实地指导”模式,召开试点业务培训会解读采集流程,通过线上答疑、线下走访等方式,累计帮扶机构60余家、破解操作难题20项。三是数据赋能防风险。筛查分析588条重复使用追溯码数据,组织399家机构开展专项排查,整改信息上传不规范等问题23项。结合药品追溯码重复使用预警和“高价回收”“医保套现”线索排查,全域未发现非法广告及“回流药”等违规行为,形成“源头可溯、过程可控、违规可查”的全链条监管体系。(甘州区政府办 高洋)
【要情信息】
●张掖湿地博物馆获评“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近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开展的“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征集活动结果揭晓,张掖湿地博物馆从全国240家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入选首批174家示范场馆,系我省两家入选单位之一。(市湿地局 姚艳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