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期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17日
★ 市自然资源局提升保护效能严守耕地红线
★ 市住建局精准发力推进城建项目建设
★ 民乐县强化保障措施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工作动态】
市自然资源局提升保护效能严守耕地红线。 一是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逐级签订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责任书,将全市“三区三线”划定的595.47万亩耕地保有量和513.1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逐级带位置分解下达,探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耕地保护管理机制,形成上下联动、信息贯通的实时监管格局。二是完善占补平衡制度改革。将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将建设项目用地与补充耕地项目挂钩,做到“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积极衔接省域内交易补充耕地指标,在充分保障全市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需求的前提下,2024年交易占补平衡指标4093亩、金额1.53亿元。三是加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将农业农村、林草、水务等部门的可行性意见作为补充耕地项目立项必要条件,实施后及时进行地类变更,逐级把关审核确认新增耕地面积并评定质量。历年立项批复在建补充耕地项目10个、规模达3.6万亩,新增耕地3.3万亩,储备可用补充耕地指标0.66万亩;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制度,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7.04万亩。四是提升耕地智慧监管水平。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依托中国铁塔的高位监控,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电子围栏、叠加地块图层永农数据及AI识别算法、3D放大+人工研判等手段,对违法取土、乱占耕地、挖田造湖等违法行为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实现对耕地资源的智能化监管。(市自然资源局 张晶)
市住建局精准发力推进城建项目建设。 一是盯政策谋项目。紧盯中央预算基建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支持方向,谋划包装重点项目,2025年全市计划实施城建项目158项,总投资177.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1.41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107项,年度投资43.11亿元,较上年度增加25.12亿元;社会投资项目51项,年度投资38.3亿元,较上年度增加12.87亿元。二是抢进度促开工。制定住建领域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重点工作推进制度、经济运行调度职责清单等制度措施和建筑业经济指标调度图、城建项目推进计划图、商品房销售面积任务图,成立4个工作专责组深入各县区主动对接城建项目建设、房地产市场、建筑业经济指标等重点工作。目前,全市开复工城建项目79项、开工率50%、完成投资6.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2%、5.1%和99.4%。三是争资金强保障。积极赴省发改、住建等部门逐项目汇报对接审核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和申报成功率,通过重大项目库申报城市地下管网改造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15个、总投资19.47亿元、争取资金13.51亿元。目前,经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审定向国家部委申报项目6个、总投资7.89亿元,争取资金5.46亿元,已到位资金4.1亿元。(市住建局 张天伟)
民乐县强化保障措施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一是逐级落实责任保目标。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召开调度会议、暗访督查等形式,压紧压实县镇村三级责任。各镇和农业农村部门组织镇村干部、农技人员,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加强惠农政策宣传,做好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种植任务落实落细。二是守护良田沃土夯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广三堡镇智慧灌溉节水模式,让原本零散、易涝的农田变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为粮食丰收打好基础。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6.2%。2025年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10万亩,目前已开工建设1.8万亩。三是推广良机良法提效益。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耕种管收、地技利义”协同推进,深入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全力抓好技术示范,探索开展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建设主粮作物单产提升示范基地10万亩,推动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民乐县政府办 刘国玺)
【要情信息】
●一季度全市经营主体发展实现“开门红”。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以服务提质效,持续为经营主体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营商环境。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4670户,同比增长20.3%,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位于全省前列,其中,新登记企业1244户,占比26.55%;新登记个体工商户3375户,占比72.27%;新增民营经济主体4549户,同比增长21.24%,占新增量的97.41%。(市市场监管局 霍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