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第12期
索引号
620700004/2025-00039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5-03-19 16:09:31
是否有效

12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319


★ 我市聚焦“五化”目标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

★ 我市紧盯目标任务奋力冲刺招商引资“开门红”

★ 市卫生健康委推动妇幼健康服务从“有”向“优”转型

★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高质效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

★ 临泽县深挖文旅产业潜能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 甘州区推行“知识产权+”模式护航高质量发展

★ 高台县靶向攻坚力促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


我市聚焦“五化”目标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  种质保护利用精准化。开展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与保护,加强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引进、筛选、改良,构建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2024年,积极开展种质资源田间种植更新与精准鉴定,累计向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种质资源739份。种业创新自主化。利用登海种业西北科研中心、金葵花种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优势,开展玉米、蔬菜、马铃薯、油菜、花卉、中药材等育种技术联合攻关,建设覆盖不同生态区的品种试验网络和种植鉴定基地。2024年新审定玉米新品种35个,累计622个国审品种207个、省审品种415个制种基地集约化。大力推进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管控智能化服务社会化,全面提高种子生产组织化程度。连续实施国家制种大县奖励项目,累计改造提升玉米制种基地107万亩,其中水肥一体化面积50万亩。2024年,全市各类农作物繁制种面积158.2万亩,其中玉米制种120.7万亩。优势企业集聚化。全市现有持证玉米种子企业90家,特色农作物制种企业102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9家。建成现代化玉米种子加工中心20个,玉米果穗烘干线57条、籽粒烘干线70条、小包装加工线245条,加工能力达到6亿公斤以上。监管服务高效化。严格落实企业主体、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三个责任”,强化全链条、全流程、数字化监管。2024年,全市共有26个品种、5.35万亩玉米制种申请种子认证,打响擦亮“张掖有种·种天下”名片;经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评估测算,张掖玉米种子品牌价值为192.38亿元。(市农业农村局  王学峰

我市紧盯目标任务奋力冲刺招商引资“开门红”。  一是精心谋划夯基础。围绕综合能源及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及精深加工、文化旅游、新材料、化工、电子信息、中医药、未来能源、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编制全市资源招商图谱、产业链招商图谱、基金招商图谱和招商引资工作清单、投资机会清单,为靶向招引项目提供科学导引。二是外引内联提质效。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市级领导带队赴四川、浙江、上海等地考察招商,邀请北京中数博通科技、中国宝原投资公司等56家企业及商协会来张考察洽谈,示范带动全市上下招商洽谈项目93项,签订合作协议17项,达成合作意向5项。积极参加省上组织的闽粤招商精准对接活动,赴四川成都举办金张掖特色优势产业推介会,集成推介我市资源禀赋、优势产业和重点招商项目。三是优服务落地。健全完善项目联系包抓机制,对重点项目线索、重大招商活动洽谈签约项目,组建包抓专班推进,建立台账跟进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先后为肃南县东唐50MW/200MWh构网型独立储能、高台县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项目帮办各类手续24项。1-2月,全市实施新建、续建项目122项,落实省外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58.5%。(市招商局  马华江)

市卫生健康委推动妇幼健康服务从“有”向“优”转型  一是紧盯核心指标抓保障。全面落实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等母婴安全五项制度,畅通转会诊急救绿色通道。高台、民乐、山丹建成县级储血点,建立助产机构用血成本共担机制,保障危重孕产妇急救用血。全市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88‰、2.63‰和3.75‰,孕产妇保持零死亡,妇健康核心指标控制在国家“两纲”、省市“两规划”指标以内。二是紧扣公卫项目优服务。聚力实施“三提升”“两促进”“两消除”行动高质量完成省政府为民实事和国家基本公卫项目两癌筛查任务,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项目孕早期检测率93%以上,艾滋病阻断治疗率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乙肝感染产妇分娩儿童免费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均达到100%。三是紧抓关键环节重预防。统筹推动婚前、孕前、产前、新生儿期等不同时期的出生缺陷管理服务,落实三级防控措施,全市产前筛查率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98%以上,新生儿多种串联遗传代谢病筛查及代金券项目分别完成1112人3930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救助任务完成9例,任务完成率180%,实现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全周期健康服务,出生缺陷发生有效降低。(市卫生健康委  顾学会)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高质效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是紧盯指标提效能。主动与省交易中心对接优化营商环境考核指标,对“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效能”季度省评和年度考核7类指标细化分解,做到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实行周调度机制,及时分析解决指标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办理时限最短、服务最优。1-2月,招标计划提前发布率、招标文件公示率、公平竞争审查评估率、实施不见面开标占比、签订合同信息公开率5项指标均达到100%,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占比达到55%以上,开标至中标结果公告平均时长压缩在7天以内。二是满电服务零时差。市县两级平台均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对受理事项严格实行工作日即来即办和节假日预约办理服务制度,岗位人员实行AB岗和“7×24”全天候服务机制,做到办理时限能优则优、能快则快。对交易流程进行“再瘦身”,打破原有交易信息发布流程,实行先发布后审核,交易项目做到“极速响应、闪电极办、全时在线”零时差服务,交易服务“好差评”满意率达100%,实现服务效率和效能双提升。三是主动对接促落地。围绕2025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组织服务小分队,与市直行业部门、甘州区对接,提前“一对一”提供政策咨询、交易引导等服务,促使重点项目顺利进场招投标。1-2月,全市共完成交易134项、同比下降10.07%,交易金额12.78亿元、同比增长63.42%,呈现出量降质增的交易态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管小云)

临泽县深挖文旅产业潜能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一是强化规划设计优布局。精心编制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以丹霞景区为龙头、休闲县城为中心、A级景区为节点、4大旅游板块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布局,形成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彩虹谷温泉康养度假区、城市休闲娱乐区、黑河绿洲田园风光区、北部户外运动体验区等五大旅游功能区。二是创新产品供给拓场景。规范运行热气球、直升机观光等特色项目,建成运营丹霞口乐园、金沙湾沙漠度假营地等一批消费项目,推出玻璃水滑道、飞天威亚等体验项目。打磨《回道张掖》《阿兰拉格达》等演艺剧目,构建“科技+文化+商业”模式,打通从体验到消费的转化路径。打造丹霞花海、西游夜市等夜间消费区4个,培育形成“夜经济”消费增长点。三是加强宣传营销引客源。积极参加(敦煌)文博会、厦门文旅产业推介会等活动,开展旅游资源宣传推介,提升市场推广精准度和时效性。持续举办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热气球嘉年华、丹霞口民俗文化活动、临泽生态马拉松等节会赛事活动,举办“乡村年货节”等系列文旅消费活动60余场次。四是提升服务质量优环境。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制定景区服务标准,通过实行服务质量等级管理、培育“质量示范岗”“标杆服务员”,推动全县旅游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建成运营“一部手机游临泽”智慧平台,扎实开展驻点联合执法和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为游客营造安全有序的旅游消费环境。(临泽县政府办  代国虎)

甘州区推行“知识产权+”模式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是“知识产权+专利培育”推动创新升级。深化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梯队式培育,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动态管理和培育扶持工作机制,组织32家重点企业参加科技成果对接沙龙活动3次;连接企业与科研院所“供需桥”,围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领域,引导17户企业与科研院校签订科技合作项目7项,增强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培育储备,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二是“知识产权+助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搭建政银企项目融资服务平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挖掘企业知识产权资源,支持企业将合法拥有的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质押物进行盘活,质押贷款金额累计3000多万元,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站,提供维权援助、公益培训等公共服务,累计对接企业82家,办理商标注册45件、“甘州铺子”等版权10件,提供服务业务300余次,有效维护创新环境。三是“知识产权+多元保护”筑牢防护屏障。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加强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力度,深化知识产权保护理论研究,制定《甘州区“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文件,系统性强化政策保障能力;构建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化解模式,受理相关民事案件128件,开展民生物资、农业农村等领域专项检查10余次,“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正在加快形成。甘州区政府办  朱妍玫)

高台县靶向攻坚力促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  一是强化监测抓调度。紧盯47户规上工业企业,严格落实周监测、月分析调度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积极协调解决企业诉求,全力帮助兰能化、恒业、清泉等重点企业稳产增产达产满产。1-2月,47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4.8%。二是精准培育促升规。健全完善“规下转规上”培育库,摸排筛选成长性较强、对指标支撑作用较大的上电新能源、中船风电等重点近规企业10户,建立“诊断+培育+服务”全链条工作机制,制定县级领导干部包抓近规企业清单,“一企一策”精准纾困解难,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户。三是狠抓项目扩投资。全面落实“十二包抓”工作要求采取县级领导+工业园区+工信部门包抓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积极帮助项目业主办理安评、环评等前期手续,26项重点项目已开工10项,1-2月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4亿元同比增长23.2%。四是一线督导保复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抓联”“六必访”等制度,县级包抓领导常态化下沉指导工作深入企业和项目现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助力复工复产稳步推进。至目前47户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45户、复工率95%高台县政府办  殷开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