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期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29日
★我市多措并举助推草畜产业提质增效
★我市多方发力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甘州区突出三个重点为“强县域”蓄势赋能
【部门动态】
我市多措并举助推草畜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五验”同步推良种。通过品比试验、区域适应性试验、密度试验、产量对比实验、抗性试验,综合评定分析牧草营养价值,筛选适宜于不同生态条件的牧草品种22个,并在牧草优势产区大力推广普及,全市牧草良种化覆盖率达70%以上。二是“三区”共造扩规模。按照优质牧草主推品种向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的原则,着力打造以甘州、临泽、高台为重点的黑河沿岸青贮玉米种植优势区,以山丹马场、民乐、肃南为重点的祁连山浅山区饲用燕麦、紫花苜蓿种植优势区,以山丹、肃南为重点的草原转型畜牧业发展草畜平衡优势区,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130万亩。三是“三新”并重促发展。生产技术方面,集成创新全覆膜精量穴播、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种植等牧草种植技术;发展模式方面,集成创新“企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种(养)殖户”“院校+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协同发展模式;产品研发方面,创新开发草粉、草颗粒、草块(饼)、膨化饲料等高品质牧草配合饲料。目前,全市建成草产品加工企业37家,年加工量达50.7万吨、商品化量38.4万吨、产值达6.6亿元。(市畜牧兽医局 宋福超)
我市多方发力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一是搭建平台优服务。按照“打造一个平台、配套一组服务、汇聚一股力量、传播一种理念”的“四个一”工作思路,建成6家残疾人就业服务站。制定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扶持政策措施清单,落实各类补贴资金22万元。二是强基固本抓培训。对集中就业的残疾人开展上门培训,与圆通、申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2300多名省内残疾人提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为500余名残疾人提供在线客服、话务客服、网络营销等互联网就业岗位。三是拓宽渠道稳就业。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市场、张掖就业创业网和微信公众号,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和“直播带岗”活动,及时推送用工信息。顶格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为22名残疾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5万元。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成员230人。四是培树典型聚力量。积极发展各领域创业典型,支持“集善乐业”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发展,设立张掖市集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甘肃省乐善弘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劳务派遣机构。吸纳86名重度残疾人在创业基地集中就业,辐射带动全市600余名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五是维护权益强保障。广泛开展助残就业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的浓厚氛围。全面落实社保政策,为4466名重度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44.66万元。加强用工监管检查,有效维护残疾人公平就业权利。(市人社局 张元蔚)
【县区动态】
甘州区突出三个重点为“强县域”蓄势赋能。 一是招商引资再提速。持续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充实完善投资机会清单,谋划张掖巨丰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重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77项,深度挖掘招商引资在谈项目线索150条。组建甘州区驻兰项目争取招商引资工作专班和甘州商会,开展对外宣传推介活动57次。区直部门单位共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63次,对接长沙天仪等产业链头部链主企业71家,洽谈项目66项。二是科技创新再加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引导企业加大产品工艺更新、创建升级研发机构力度,新认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为契机,谋划储备“两新”项目411项,张掖健康照明数字化智能化产研基地、张掖SAR卫星星座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开展企业节能低耗调研18次,鼓励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绿色设计,新申报省级绿色工厂1户、累计5户。三是营商环境再优化。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围绕“压时间、降成本、提质效”,建立涉企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推行“云上办、马上办、快速办”,梳理企业营商环境反馈问题清单18项,办理网上立案3389件、跨域立案138件。结合“三进三问三实”活动,深入企业解决用水、用电、用工等问题困难589件,引导14300户企业入驻甘肃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完成水气、信用承诺、合同履约等特定信用信息52298条。(甘州区政府办 谭海涛)
【要情动态】
●5月22日,省水利厅下达我市2024年第二批中央水利发展资金投资计划1.8亿元,我市共争取落实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突破2.7亿元。下一步,市水务局将督导各县区按照相关政策依法依规管好用好资金,确保资金尽快发挥效益。(市水务局 张世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