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月18日
★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推向新高度
★民乐县就业“小车间”服务“大民生”
【部门动态】
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推向新高度。 一是归集扩面实现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我市“十四五”规划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的实施意见》,常态化开展“住房公积金政策进万家单位”宣传活动,精心组织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和督建促缴工作,政策知晓率不断提高,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2023年,全市新增缴存单位200家、各类缴存人员6511人,完成年计划的130.22%;归集住房公积金15.5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3.64%,同比增加1.8亿元,增长13.09%。二是资金使用取得新成效。调整优化了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政策,积极为缴存人员特别是新市民、青年人解决住房问题、改善住房条件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建立健全存款利率竞价机制,科学管理、规范运营沉淀资金,努力实现增值收益最大化,并积极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发挥。为缴存职工提取11.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4.92%,同比增加1.55亿元,增长15.83%;发放个人住房贷款5.4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8.86%;同比增加0.71亿元、增长15.01%;实现增值收益7693.05万元,增值收益率1.28%,上缴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5793.05万元。三是风险防控达到新水平。聚焦关键环节,加强全流程风险管控,严格执行中心“三个办法”及其操作规程,明确工作职责、权限和流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及时将合规要求嵌入业务系统,建立“人控”与“机控”并行的风控模式,确保资金用途合规、运营安全。持续推进防范和治理逾期贷款攻坚行动,及时召开逾期贷款攻坚行动推进会和逾期诉讼工作联席会,并根据贷款逾期程度分别采取电话提醒、上门送达《逾期催收通知书》和律师函、法律诉讼、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财产保全、司法拍卖等措施督促借款人履行还款义务,努力降低个贷逾期。至2023年底,个贷逾期率已降至0.23‰。四是管服水平再上新台阶。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认真落实缓缴、降比等助企纾困政策,积极助力企业发展,全面实现企业开办住房公积金业务“一网通办”。至2023年底,累计为29家企事业单位办理缓缴,涉及664人、863.25万元。深入推进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完成了综合服务平台与市政务服务网和全省区域一体化共享协同平台的全面对接及人民银行征信信息系统的接入测试工作,并综合运用“好差评”系统实现了“一事一评”和线上线下“全覆盖”评价。至2023年底,已实现28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13项“跨省通办”和5项“一件事一次办”,19项全流程、零跑路、零要件办理,14项实行了告知承诺制,群众办事更加方便高效;累计接受评价325.26万人次,满意率达100%。(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县区动态】
民乐县就业“小车间”服务“大民生”。 一是立足产业建车间,增收链条更长。全面打造以特色种植为主的种植产业群,以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群,以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加工产业群,以正餐加工为主的连锁配送链条,以餐饮住宿为主的文旅产业群。目前,建成乡村就业工厂3家、农特产品加工9家、中药材种植加工2家、畜牧产业类3家、正餐加工为主的连锁配送企业1家、餐饮住宿1家、龙头企业5家。共吸纳带动就业2360余人,务工群众月平均工资2000元,年均收入达2.4万元以上。二是以训促干强体魄,就业增收更稳。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牵线搭桥作用,加强同人力资源市场、培训机构沟通对接,积极组织劳动力参加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培训合格后及时签订就业协议并安排就业。目前,通过岗位练兵、以工代训等方式开展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岗前、在岗培训733人次。三是奖补政策“提动力”,发展信心更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折不扣落实省市奖补政策,对经认定的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每年就地就近吸纳本地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按每人30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积极鼓励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延伸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经济效益,切实发挥增收致富作用。对运营规范、前景广阔、条件成熟的乡村就业工厂,纳入“小升规”培育计划,协同相关部门给予全方位引导支持。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力度,为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发放担保贷款1100万元,有效缓解资金难等问题,推动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提质升级。2023年,为12家乡村就业工厂、10家乡村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的196人落实奖补资金58.8万元。(民乐县政府办公室 康永昌)
【要情信息】
●《张掖古志(校注本)》进入最后审校阶段。自2021年3月中旬《张掖古志》搜集、整理、校勘、编修工作启动以来,相继完成影印本和重刊本的出版。影印、重刊、校注三个版本互为支撑,校注本目前已进入最后审校阶段,共10册,辑录校注张掖1949年前历代方志类古籍41部。(市史志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