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期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2月15日
★我市以路兴游、以路兴业全力打造“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高台县聚焦“急难愁盼”出实招千方百计稳就业
【部门动态】
我市以路兴游、以路兴业全力打造“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布局快进慢游交通网。全力打通“快进”通道。投资140.48亿元完成G0611、G213、S237等省际出口通道建设和G312、G227、S18等国省干线提级改造,新建国家高速1条89公里,国省道一级公路4条、二级公路2条3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一级)公路和省际出口高等级公路连通。匠心建设“通景”大道。投资13.5亿元先后建成七彩丹霞、焉支山、马蹄寺等6条135公里通景区公路,实现4A级以上景区通二级以上公路目标。全域构建“慢游”路网。投资14.7亿元建设农村公路3400公里,围绕特色小镇开发和乡村旅游发展,立足“畅”和“美”高标准建成乡村旅游公路1600公里,实现旅游景区、特色民宿、旅游重点村等串珠成线、连线成片。二是坚持融合发展,打造生态靓丽旅游路。与山水资源相融合。打造全域景观通道,实现景区道路融入自然的效果。临泽县依托临平公路建设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构筑起“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肃南县X004孟家庄至青龙跃进桥公路,将“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和裕固族民俗度假区等旅游景区紧密相连。与乡村建设相融合。在公路建设中同步推进路、林、渠、田、电等设施建设,与公路沿线小广场、小景观、休憩场所等有机结合,精心精致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全线增绿添彩换颜,带动了111个各类乡村旅游示范村,300余家星级农家乐蓬勃兴起。与路衍经济相融合。大力实施高速公路“开口子”工程,G30高速新城互通立交、元山子出入口建成投运,G30高速丹霞服务区落地实施,拓展国省道进一步互联互通。建设S18张肃一级公路,串联特色小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统筹考虑通达、生态、文旅等功能,对国省干道进行“生态化”“驿站化”改造,对乡村旅游公路科学合理设置简易驿站等服务设施。三是坚持运游一体,提升游客出行便利化。提高旅游客运通达水平。延伸旅游景区直通线路4条,开通张掖至丹霞景区、山丹军马场等旅游专线3条。优化城市公交运输线路,调峰运行频次,大力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运营,实现旅客有效接驳中转。完善旅游交通标示引导。将通往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景点的标识标牌纳入公路交通设施范围,对道路交通标识、行人导向、出租车停靠点、公交站点、旅游信息导向标识进行全面规划建设,一体设置具有鲜明视觉效果和有效引导作用的交通旅游标识系统,方便游客出行。强化旅游运输服务功能。近五年投资400多万元对全市11个三级以上等级客运站增设游客集散中心功能,支持道路班线客运企业拓展旅游运输服务功能,全市旅游客运企业达到32家,旅游客车达到774辆,总客位数2.23万座,旅游客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市交通运输局)
【县区动态】
高台县聚焦“急难愁盼”出实招千方百计稳就业。 一是多元服务引导就业。为高校毕业生开辟绿色就业渠道,紧盯需求灵活采取招聘活动服务一批、就业见习介绍一批、企业服务吸纳一批、组织考试录用一批等有效举措,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就业。至目前,推荐大学生进企业服务200人,安置见习生168人,安置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47人。二是精准对接输转就业。依托2个县级零工市场9个零工驿站及经营性服务机构,及时发布各类用工信息,建立劳务对接机制,引导脱贫劳动力合理有序就业。整合培训资源,通过“岗位+劳务机构+培训”模式,完善培训输转一体化服务体系,采取“培训券”“嵌入式”“订单式”培训,鼓励脱贫劳动力通过组织化输转就业实现脱贫致富。至目前,输转城乡劳动力3.2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1亿元。三是兜底保障援助就业。紧盯就业困难群体需求,将公益性岗位安置作为托底安置重点群体的主要渠道,推行岗位设置“编制化”、援助服务“信息化”、人员进出“规范化”、职业培训“分类化”、资金监管“常态化”的管理模式。至目前,新补充安置181名就业困难人员到城镇公益性岗位就业,落实岗位补贴753.17万元,社保补贴322.35万元。四是公益招聘服务就业。通过窗口经办、上门服务、电话沟通等多种渠道,定期了解项目用工情况和招聘计划,积极推行“12+4”招聘服务模式,利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金秋送岗”等活动集中发布空岗信息,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对接服务。至目前,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9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368个,达成就业意向1702人。(高台县政府办公室 王世银)
【要情信息】
●我市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甘肃赛区选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今年以来,我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积极组织全市教师参加省教育厅、教科院安排的各类竞赛评比活动。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甘肃赛区选拔赛中,全市推荐10名优秀青年教师参加,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其中1名教师代表甘肃参加全国竞赛(全省共5名),获奖率居全省首位。(市教育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