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第47期
索引号
620700004/2023-00144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3-07-28 10:55:48
是否有效

47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728


★我市扎实做好防汛减灾工作

★我市五举措全力做好夏粮收购工作

★甘州区突出市场导向打好农业服务“组合拳”

★山丹县全力推动充分就业社区建设


【部门动态】

我市扎实做好防汛减灾工作。  一是防汛责任突出实。进一步夯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督促市、县(区)、乡、村各级的防汛包保责任人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二是预警研判突出准。与应急、水务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精准研判风险,及时发布预警,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叫应叫醒机制,强化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做到应急响应的关口前移,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防汛应对工作。三是转移避险突出早。加强监测预报,提早发布预警信息,提前果断转移受威胁的群众,做到“达到预警临界值时坚决转移,发生险情异动时坚决转移,险情不能准确判断时坚决转移”,切实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四是督查检查突出细。在全市范围内以水库、河道、山洪沟道、防洪堤坝、居民区、低洼地带、城镇排水管网等防汛重点区域和关键地段等为重点组织开展了3轮“拉网式”防汛督查检查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逐条跟踪销号整改,积极防范、遏制和应对灾害发生,确保全市防汛形势稳定。五是预案演练突出全。精心组织开展乡镇、村社防汛演练,全面检验我市防汛抗洪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防汛抗洪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强化救援力量统筹调配和使用,有力有序防御洪涝灾害。六是抢险救援突出快。针对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提前预置抢险救援力量,确保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投入到抢险救援,做好与地方武警、消防等专业抢险队伍和社会抢险力量的对接,加强巡查防守,及时掌握突发险情灾情,一旦发现重大险情,能够迅速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投入抢险救援,做到险情灾情早发现、快处置。七是应急值守突出严。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要求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灾情、险情动态,即时分析处理,保证通讯畅通,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市应急管理局)

我市五举措全力做好夏粮收购工作。  一是扛牢主体责任。及时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的通知》,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市夏粮收购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压实压紧责任,细化目标任务,要求各收购单位做到组织有序、责任明确、措施到位、服务到人。二是全面摸清底数。提前安排县区相关部门根据当地夏粮播种面积、产量、预计收购量等情况,开展摸底调查,科学分析研判,做好夏粮收购准备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小麦长势情况,并与镇村干部、种粮大户及粮食经纪人进行现场交流,听取夏粮收购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收购机制,提高收购质量和水平。三是加快腾仓备库。市县区10家国有粮食企业采取加快销售出库、仓房建设、腾仓并库、完善仓储性能等手段,积极做好仓容准备仓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对夏粮收购所需计量及检验仪器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正常安全运转。目前已准备输送机59台、清理筛11台、扒谷机17台、烘干塔3台、各类夏粮收购检测仪器180台(套),基本满足收购所需。四是协调筹措资金。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积极主动与农发行衔接沟通,帮助粮食购销企业做好夏粮收购资金筹措工作,至目前,市县区共筹措夏粮收购资金6800万元以上,保证农民“粮出手、钱到手”。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粮食收购工作要求,加强资金统筹,合理解决资金需求,确保收购资金不断档。五是严格执法监管。着力加强夏粮收购期间各项监督检查工作,综合运用“四不两直”“交叉检查”等手段,严肃查处未按规定告知、公示粮食收购价格,收购粮食压级压价,未及时支付售粮款以及“虚假收购”“先收后转”“以陈顶新”“以次充好”等违法违规行为。安排专人加强粮食价格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变化,精细化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引导企业均衡收粮、农民有序售粮,维护市场价格稳定,确保夏粮收购市场平稳有序。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县区动态】

甘州区突出市场导向打好农业服务“组合拳”。  一是培育多元服务主体。聚焦农业生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大力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面开展土地托管、农机服务、水肥一体、统防统治等生产性社会化服务。至目前,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56家,其中农机、植保等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198家、专业服务公司56家、服务型村集体经济组织32个。二是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坚持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用先进科技指导服务农业,在沙井镇种业小镇建成集设备先进、生态环保、管控智能、全程服务的玉米制种核心示范基地,全力攻关突破抽雄、收获等全程机械化瓶颈,示范引领玉米制种产业向“五化”现代种业基地发展。2022年以玉米制种为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259.2万亩次,农机服务组织作业量占到总作业量的80%以上。三是推进绿色服务托管。筛选67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玉米制种、肉牛、小杂粮、农业机械7个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推广谷丰源农工场、新大弓农化等“技术集成+农事服务”模式,推进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先进农业新技术集成应用,以绿色环保为主的生产托管服务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甘州区政府办公室  李夏梅)

山丹县全力推动充分就业社区建设。  一是全覆盖精细摸排失业人员信息。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核查、网格化采集等方式,全面掌握社区各类失业人员信息,定期了解零就业家庭、大龄失业人员、低保残疾家庭等群体就业状况及时开展就业失业登记。依托甘肃省大就业信息系统,建立适龄劳动力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生活来源、就业愿望、培训需求等信息数据库,健全“四清”台账,实现就业服务精细化。至目前,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300余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二是全方位精准施策就业援助对象。在社区开通就业服务窗口,配备1-2名专职工作人员,开展失业登记、就业创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全方位就业服务工作。加大对社区就业服务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和援助能力,切实推动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落实落地更好促进社区居民就近就地就业。至目前,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50万元,实现自主创业79人,带动就业607人。三是全链条精心服务特殊困难群体。依托充分就业社区服务平台,大力实施暖民心就业促进行动,建立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制度。全面掌握企业用工、缺工情况,广泛收集整合各类用工信息,建立重点企业岗位信息库,利用“山丹人社智慧云平台”微信公众号、“山丹县人力资源市场”抖音号、社区居民微信群等及时在线推送岗位信息。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结合困难群体就业意愿,采用线上、线下方式,有针对性地推荐匹配度高的就业岗位,实现“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为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特殊困难人员进行兜底安置,有效实现群众增收。今年以来,累计开发城镇公益岗位95个,办理《就业创业证》331本,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91人。

(山丹县政府办公室  王延亮 李茹)

【要情信息】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46月)和16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1-6月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居全国第一。  (市生态环境局)

●上半年,我市共完成公共资源交易970项,总交易额104.2亿元,政府采购节约资金304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项目数减少3.3%、交易额增长57.7%。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贾鸿 樊浩)

2023年6月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被科技部立项确定为“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