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第11期
索引号
620700004/2018-38242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
生成日期
2017-04-17 10:37:11
是否有效

 

 

政 务 信 息

11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47

 

 

山丹县推进枸杞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山丹县土地面积大,光热条件好,干旱少雨,非常适合枸杞的生长。近年来,该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发展目标,成功引进并推广种植枸杞,规模逐年扩大,产业初步形成,在种植户获得收益的同时,有力地带动了群众务工收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山丹县枸杞产业发展现状

(一)种植规模逐步扩大。该县从2014年开始引进种植枸杞,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11200亩,其中:三年生340亩、二年生1272亩、一年生9954亩。主栽品种有宁杞1号、5号、7号、9号和蒙杞1号、黑枸杞。主要在东乐、清泉、位奇、陈户等乡镇栽种,建成千亩以上种植基地2个、百亩以上种植基地7个。特别是位奇镇裕祥家庭生态农场和济世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宁夏客商,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和“能人大户+农户”的模式,长期流转马寨村、张湾村土地建成枸杞种植示范基地7500亩,干果产量第一年达40公斤、第二年达120公斤、第三年达300公斤。建成枸杞晾晒棚250座、烘干线11条,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示范带动效应比较明显。

(二)增收效益已经凸显。经调查测算,每亩枸杞种植投入约8000元,当年定植即可挂果,第二年达到丰产,第三、四年进入盛果期。按第二年亩产干果120公斤、市场价40/公斤计算,亩收入可达4800元;按第三、四年亩产干果300公斤、市场价40/公斤计算,亩收入高达12000元,可全部收回成本,之后将实现长期稳定收益。2016年,全县枸杞干果产量约280吨,总销售收入1120万元,亩均收益2000元,较其它作物增收效果更为明显。

(三)栽培技术逐步成熟。县林业部门积极开展枸杞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通过苗木定植、田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试验,积累了一定的栽培管理经验。同时,着力加大技术推广和人员培训,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通过科技讲座、现场培训、发放资料等方式,全方位普及枸杞高效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专家和实用人才,为枸杞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标准化管理跟不上。全县枸杞产业技术推广力量依然薄弱,高技能人才缺乏,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加之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枸杞产业应用刚刚起步,种植户精细化种植程度低,田间管理跟不上,农药残留超标,晾晒制干技术不过关,果品质量不高,进而影响了枸杞的品质和效益。

(二)产业化发展程度低。枸杞产品加工尚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发展资金不足,研发技术薄弱,产品定位低,主要是干果晾晒和分级包装,缺乏高端产品研发。另外,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尚未全面展开,枸杞产品的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苗木培育基础薄弱。枸杞苗木培育工作滞后,尤其是良种苗木短缺,大量苗木需外地调入,且质量参差不齐,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既影响枸杞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又会挫伤群众发展枸杞产业的积极性。

三、今后发展目标及对策

立足全县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全面强化政策、资金、技术支持,重点扶持发展枸杞特色经济林果,2017年发展1.5万亩,2018-2020年发展3.5万亩,到2020年枸杞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实现产值7亿元,把枸杞产业真正培育成脱贫攻坚和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为实现上述目标,主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立足实际,实行规模发展。立足自然资源条件,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科技投入、高效益经营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基地建设上尽量集中连片,稳步扩大规模。对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合作社,实行连片推进,做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

(二)高点定位,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确保优质、高产、稳产,达到无公害生产或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加大有机枸杞基地建设力度,在东乐北滩建立5000亩有机枸杞生产基地。大力推广枸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指导种植户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加强枸杞生产、加工、流通全程监测,全面提升枸杞产品质量。

(三)示范带动,扩大基地示范效应。本着“栽植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品种优质化”的原则,有计划改造升级现有枸杞种植基地,建立高产高效示范园1个,示范推广规范化建园、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无害化防治和节水灌溉技术,开展无公害枸杞产地和产品认证工作,带动全县枸杞业健康发展。

(四)着眼增收,实行产业化经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配套服务,引进1万吨以上枸杞加工企业1家,新上中小型清洗、烘干、分级生产线2条,建成林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1个,引导企业、个人参与枸杞加工、运输、包装、贮藏等,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全方位促进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五)政策扶持,助推枸杞产业发展。研究制定支持枸杞产业做大做强的奖补办法,从政策、项目、土地、资金等方面,对种植户、合作社、龙头企业进行全方位支持,帮助解决前期投入大和市场营销难等问题。同时,积极争取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和支持林果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枸杞种植优先支持,进行重点培育,助推枸杞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六)强化服务,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健全枸杞产业管理体系和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千亩以上枸杞基地配置1-2名农技员,全程做好技术服务、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民抱团发展,降低市场风险,促进稳定增收。

(七)夯基固本,加快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坚持以农林场站和专业育苗企业为主体,育苗专业大户为补充,采取硬枝扦插、嫩枝扦插、种子育苗等方法,应用圆盘育苗、温室育苗等技术,扶持建立枸杞良种苗木繁育基地200亩,年生产优质苗木400万株,保证优质苗木足额供应。同时,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建立采穗圃和繁育圃,改良现有品种和栽植模式,实现枸杞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山丹县政府办陈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