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农业动态2018年第10期
索引号
620700073/2018-02240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18-12-12 11:54:00
是否有效





张 掖 农 业 动 态



2018年第10期


我市高台县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


近日,高台县被农业农村部等8部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成为我省唯一入选县区。

近年来,高台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农产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绿色崛起之路,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农作物制种大县、全国农业(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省级牛羊产业大县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县。目前,高台县已形成以蔬菜、制种、草畜为主的三大优势主导产业,以特色林果业、马铃薯、番茄、小杂粮等为主的区域特色产业。县里依托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和制种大县奖补项目,建成3万亩精品玉米制种基地,带动全县制种产业面积达到15万亩;打造形成了城郊设施蔬菜、高原夏菜产业圈、玉米制种产业带、瓜菜花卉制种产业带、南部沿山区葡萄产业带“一圈三带”种植业布局和以肉牛、肉羊、生猪养殖为主的“六园一廊四带”养殖业格局,规划建设了20多个特色鲜明、类型多样、优势突出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目前,高台县“三品一标”农产品种植达37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6个、绿色食品32个、有机食品5个,“高台辣椒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3%以上。



张掖赴青岛推介农特产品   现场签约农业项目5个


12月7日,张掖市现代农业暨旅游文化产业推介会在青岛举行,重点推介了张掖市绿色有机农特产品、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招商项目。张掖市与青岛及周边多家知名企业现场签约项目15个,投资总额近6.05亿元,项目涉及生态环保、农产品加工购销、生物医药、旅游文化、劳务输出等诸多领域,其中农产品加工购销项目5个,投资总额3.1亿元。

活动期间,市农业局邀请青岛市农委和当地农业企业20多家参加推介会,组织全市农林牧企业38家、近200种产品进行了现场展示展销。黑燕麦、金耳、桑黄(食用菌)、牦牛肉等独特农产品,获得青岛参会企业家的关注和好评。

张掖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祁连山冰雪融水和便利完善的灌溉设施造就了水土光热资源的绝佳搭配,为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绿色有机农业产业规模大,已经形成了100万亩玉米制种、80万亩高原夏菜、100万头奶肉牛等主导产业和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优质林果、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农业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较高,“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218个,“三元双向”循环模式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方案和产业模式。张掖和青岛两个城市有着共同的发展理念,两地之间资源物产、经济条件、地理环境、文化传承等方面差异性大、互补性强,通过本次活动,旨在农产品加工贸易、旅游开发以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寻求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局市场信息科)



市农业局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全市农业工作者针对制约我市农业生产的瓶颈环节,加大新技术开发、引进、示范、改进工作和新品种研发、引进、筛选工作力度,共选育出了正德系列、金源系列、兴达系列、兴达系列玉米、张谷、丹谷系列谷子、张豆1号大豆、“平圆椒1号”等农作物新品种20多个;先后引进各类粮油作物新品种400多个,筛选出了适宜我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30多个,研发出了适宜于我市推广的玉米增密栽培、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油菜覆膜穴播栽培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戈壁农业、测土配方施肥、高效节水等先进实用技术20余项。通过良种与良法相配套,我市涌现出了亩产1250公斤玉米、770公斤小麦、6700公斤马铃薯、800公斤以上谷子高产典型。张掖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与甘州区平原堡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创建了甜椒错期播种、均衡上市栽培技术模式,亩产值达到1.1万元、亩纯收入达5310元,有力推进我市农业实现提质增效。

1、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一是强化基地建设。以现有基地和产品为依托,合理布局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甘州、高台、临泽三县区围绕设施蔬菜、金张掖夏菜,山丹、民乐县围绕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小杂粮、大麦、油菜等作物建设绿色有机示范点、示范区,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00多个,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340万亩以上。同时,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力度,围绕主导优势产业,突出区域特色,针对不同作物,及时制(修)订地方标准和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规范),构建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今年制修订生产培技术规程12项,累计制修订地方标准90多项,生产技术规程(规范)210余项。二是强化品牌认证。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总量达213个,总量位居全省第一。2018年,全市新申报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企业42家,产品96个。三是强化追溯管理。目前,建成1个市级追溯平台,6个县级、48个乡镇监管机构追溯平台及12个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应用平台已全部建成运行。自筹资金建立的12个乡镇和37家公司(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应用试点已投入运行。“陈军西瓜”、“平佳绿”蔬菜等农产品,已在产品销售中,分别使用了各自的商标和二维码标识,实现了贴标上市销售。四是强化监测检验。全市6县(区)均已建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中心),60个乡镇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全覆盖,每个乡镇确定了2名以上人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检测检验能力和监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全市年检测量达到5万份以上,检测平均合格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8%以上。对外来的“问题”产品,及时通报政府和相关部门,消除了风险隐患。 五是强化源头管控。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禁用清单”,依法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扎实开展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严格执行农药兽药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制度,积极开展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类复合微肥、菌肥的试验、示范、推广,引导群众以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逐步替代无机化肥,指导农民科学用药。

2、推进戈壁农业发展。2017年以来,我市抢抓有利时机,加快戈壁农业建设步伐。至目前,全市10个戈壁农业示范园已全部开工建设,辐射带动全市建成戈壁农业面积14756.1亩。

3、推广先进实用生产方式。着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积极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全市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达到390万亩、占总播面积的96%,农作物机械化耕播收综合水平达到78.23%,年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点200个左右,不断加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5万亩以上、推广农田高效节水技术200万亩以上,完成耕地质量提升面积19万亩。

4、发展休闲农业。结合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措施,积极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居民休闲消费”为目标,抢抓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积极推进传承农耕文明、展示民俗文化、保护传统民居、建设美丽田园、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与农业经营主体的深入融合。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500家以上。全市休闲农业从业人员5000多人。年可接待人数近400万人次,营业收入近4亿元。

5.大力推广中药材高效种植新技术。种植中药材已成为我市沿山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区域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建成了15万亩板蓝根、8万亩黄芪、3万亩甘草生产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建成板蓝根、黄芪、甘草等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中药材种植平均亩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近年来全市加强对中药材指导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技能,先后引进推广移动喷灌、机械化挖掘、工厂化育苗等中药材种植新技术、新成果21项,引进和推广四倍体板蓝根、小叶板蓝根等中药材新品种10多个,示范和推广农田节水、平衡施肥及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高效低毒替代农药防治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开展了良种繁育、新品种引进,板蓝根与孜然、红花间作套种,板蓝根覆膜穴播、覆膜垄作及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试验示范,有效提高了生产技术的规范化程度。



张掖实施病虫绿色防控助推农业提质增效


全市农业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行动,大力推行农业投入品减量控害行动,扩大普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多措并举推动本市绿色农业快速发展。

积极组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提高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防治水平。今年,全市共建成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96家,正式注册并具备“五有”条件的有58家,其中8家服务组织被省农牧厅评为全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百强服务组织”。在年底共完成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201.79万亩(次),对主要粮食作物专业化防治覆盖率达41.18%,统防统治覆盖率达37.28%,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平均防治效果达85.77%,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3.75%。

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市植保植检站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并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大力向蔬菜、水果、马铃薯、食用菌、中药材等重点生产基地推广普及杀虫灯、黄蓝板诱杀、性信息素诱集、生物农药、害虫天地等绿色防控技术,全市完成绿色防控面积达197.5万亩(次),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7.93%。推进施药装备现代化。通过引进和示范推广植保无人机、弥雾机、静电喷雾机、烟雾机、电动喷雾机、毒饵机等高效植保机械,采用精准施药技术,将农药利用率提高到了38.28%。

狠抓农药市场专项整治,市场经营秩序明显改善。市植保植检站结合全国、全省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放心农资下乡等活动,深入开展农药市场专项整治,通过严格核查审批,落实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在农药使用旺季,大力开展物流企业、农药门店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关于在全市范围内禁止销售和使用部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告》的精神。去年,省农牧厅抽样检测检验,我市农药标签合格率100%,产品质量合格率94.44%,最大限度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市植保植检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