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期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1月6日
肃南县因地制宜全力推进乡村旅游
近年来,肃南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着力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方面下足功夫,真正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文化内涵丰富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县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6个,建成文化企业99家,设计开发文化旅游商品300余种,建成省级乡村旅游专业村1个,市级旅游示范村3个。截止9月,全县共接待游客573.08万人次,同比增长20.5%,旅游综合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35.3%。
一、实施乡村旅游规划引领工程。深入挖掘具有牧区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科学设计乡村旅游功能布局,将全县农牧村旅游发展纳入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先后编制了《肃南县乡村旅游发展三年推进计划(2018-2020年)》《肃南县农(牧)家乐民宿客栈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肃南县农(牧)家乐准入标准》和《肃南县康白集镇周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规划》及榆木庄村、西柳沟村、文殊村、东牛毛村等12个乡村振兴规划,为推进乡村旅游规范化建设夯实基础。
二、实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坚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乡村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先后投入资金720万元,实施省、市级美丽乡村3个,省级万村整洁示范村12个、县级美丽乡村8个。争取资金1221万元,实施农(牧)民住房改造提升等项目35项。投资12.3亿元,优先解决交通干道、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连接问题,G213肃南至青海祁连二级公路、红西路军石窝战斗遗址道路等生点旅游线路已启动实施。新建改建旅游厕所51座。完善乡村旅游接待、停车、环卫、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补充完善重点村镇各类标识、导游导览图等旅游设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三、实施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打造工程。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旅游价值,打造景区依托型、生态观光型、民族特色型、休闲度假型、运动体验型、研学基地型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重点培育“城里人游乡村”市场和产品,康乐镇墩台子、桦树湾、隆丰及马蹄大泉沟、黄草沟“农耕文化体验游”旅游特色专业村建设有序推进;康乐红石窝、大草滩以及大河乡西岔河村“草原生态观光游、裕固风情体验游、红色文化研学游、游牧生活体验游”特色专业村初具规模;白银、明花、马蹄、祁丰“丹霞徒步竞技游、沙漠徒步探险游、宗教文化朝圣游”等乡村旅游线路产品和营销主题逐步规范,乡村旅游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成功举办冰雪旅游文化节、乡村文化旅游艺术节、祁连山超百公里户外挑战赛、露营大会、赛马会等特色节会活动50余场(次)。
四、实施乡村旅游示范引领工程。先后培育了省级乡村旅游专业村大河乡西柳沟村、“十强旅游专业示范村和十佳旅游专业村”康乐镇榆木庄村、祁丰乡文殊村等,培育了明花乡雅仕乐大酒店、红湾镇尧熬尔原生态文化公司、祁丰乡牧民家园等为“旅游示范户”。出台《肃南县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扶持奖励办法》,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奖励激励机制,发放扶持奖励资金237万元,对重点支持发展的乡村旅游度假区、特色小镇、精品民宿等新产品、新业态通过以奖代补给予支持。兴办农(牧)家乐108户,其中培育创建星级农(牧)家乐43家。兴办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点200多家,旅游从业人员5000余人。
五、实施乡村旅游商品市场开拓工程。扶持乡镇中小微企业、民间艺人开展雕刻、刺绣、服饰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加工,采取公司+农户等方式,加大开发、生产和销售力度,推进民间工艺品商品化。成功举办“2019年肃南县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引导鼓励农(牧)民和旅游合作社将地方特产、绿色食品和中药材进行加工包装,转化为乡村旅游商品。建成乡村旅游电商服务站点9处,延长销售链条,实现有效增收。
(肃南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