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养老服务标准化水平,推动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由张掖市社会福利院、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起草制定,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指南》甘肃省地方标准,将于2025年10月29日起实施。这是我市民政服务领域第一个起草发布的地方标准,填补了全省养老服务领域精神心理服务方面的空白,为养老机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指南》明确了养老机构、精神慰藉、老年社会工作者、危机干预、相关第三者的术语和定义,提供了养老机构开展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的总体原则、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管理、服务保障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的指导。
《指南》指出精神慰藉主要是对孤独、恐惧、抑郁、焦虑情绪等精神情绪障碍的调整,以及心理创伤的处理、身心健康的促进、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性的咨询、辅导及治疗。《指南》明确了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分析评估、制定方案、服务实施、记录存档的具体内容。要求养老机构要根据老年人心理和精神问题的性质、需求、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精神慰藉服务方案,在服务方案实施过程中,可根据老年人的变化等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服务方案。对新入住老年人进行心理与精神状态评估,入住后宜每半年对老年人进行一次心理与精神状态评估,特殊情况随时评估,了解老年人的主要心理、精神问题与服务要求。《指南》还附录了《老年人心理状态初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方便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操作执行。
在服务内容和人员方面,《指南》指出养老机构开展精神慰藉的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咨询师、老年社会工作者、养老护理员和志愿者等。开展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内容主要有情感沟通、环境适应、情绪疏导、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和临终关怀等。
近年来,张掖市社会福利院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抓手,成功争取获批省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养老服务项目单位,紧扣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张掖市社会福利院省级养老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构建了涵盖390项标准的标准体系,通过系统化培训与“每周集体学习+理论测试+实操演练”模式,推动工作人员掌握标准化服务流程,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
标准体系建设是张掖市社会福利院省级标准化试点创建的关键一环。《指南》的发布实施,标志着张掖市社会福利院标准化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张掖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下一步,张掖市社会福利院将进一步发挥标准体系的基础支撑和创新引领作用,加强标准宣贯培训,确保标准落地见效。同时深化与业内同行交流,总结“张掖经验”,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服务标准化经验,切实让标准化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