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度(汇总)部门决算说明
索引号
620700073/2024-00071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4-09-20 09:30:00
是否有效

2023年度张掖市农业农村局(汇总)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十、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十一、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十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十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四部分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1.贯彻执行党的农业农村方针政策及国家有关“三农”工作的法律法规。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组织起草农业农村有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指导农业综合执法,参与涉农相关政策制定。

2.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和优秀农耕文化建设,指导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3.负责农民承包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负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指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与发展。

4.指导全市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发展工作。提出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的建议,培育、保护农业品牌。发布农业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承担农业统计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关工作。

5.负责全市种植业和农业机械化的监督管理。指导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组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

6.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风险评估,参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7.组织全市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指导农用地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负责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工作。指导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业清洁生产。指导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牵头管理外来物种。

8.负责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拟订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地方标准并监督实施。

9.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指导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植物防疫检疫工作,依规监测并组织扑灭疫情。指导农业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工作。

10.负责全市农业投资管理。按规定权限承担农业投资项目相关工作,编制农业投资项目建设规划,提出农业投资规模和扶持农业农村发展财政项目的建议。

11.推动全市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负责农作物种子管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12.指导全市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拟订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

13.组织开展农业对外合作工作。组织开展农业贸易促进和对外交流合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业国际合作项目。

14.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相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

1.局机关内设机构情况

2019年,按照中共市委办公室、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农业农村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精神,核定内设机构12个,增设3个科室,部分科室进行更名,包括办公室、人事科、计划财务科、乡村振兴综合科、产业发展科、农田基建管理科、种植业管理科(农药管理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法规科)、市场信息与科技教育科、农村改革指导科、合作经济指导科、农业机械管理科。核定机关行政编制18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3名,科级职数13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保留机关后勤事业编制2名。按照中共张掖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明确市直有关部门编制、核增科级职数的通知》精神,保留事业编制2名,核增科级职数1名。

(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

张掖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张掖市农村能源工作办公室

(三)局属事业(非参公)单位

1)张掖市种子管理局

1)张掖市植保植检站

3)张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4)张掖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5)张掖市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站

6)张掖市农村经营管理站

7)张掖市农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

8)张掖市农业信息中心

9)张掖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

(10) 张掖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第二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见附件

(以上内容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收、支总计均为5575.72万元。与上年度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283.88万元,增长5.36%,主要原因是追加项目资金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收入合计5380.7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5222.98万元,占97.07%;其他收入157.76万元,占2.93%。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支出合计5394.3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470.02万元,占64.33%;项目支出1924.31万元,占35.67%。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均为5307.73万元。与年相比,各增加349.6万元,增长7.05%。主要原因是追项目资金。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256.33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364.6万元,增长7.45%。主要原因是追加项目资金。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256.33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1.89万元,占3.27%;科学技术支出9.00万元,占0.1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2.49万元,占9.37%;卫生健康支出217.15万元,占4.13%;农林水支出3844.38万元,占73.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85.21万元,占5.43%;住房保障支出236.22万元,占4.49%。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3188.70万元,支出决算为5256.3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64.84%。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年初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171.8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追加29届兰洽会现代农业馆布展等项目资金。

2.科学技术支出年初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9.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追加第七、八、九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76.82万元,支出决算为492.4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77.91%,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追加抚恤金

4.卫生健康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22.81万元,支出决算为217.1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7.46%,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退休人员增加。

5.农林水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505.10万元,支出决算为3844.3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53.46%,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追加项目资金。

6.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年初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285.2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追加追加15万吨冷链项目资金项目资金。

7.住房保障支出年初预算数为183.97万元,支出决算为236.2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8.4%,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缴费基数增加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3468.36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3204.48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45.47万元,增长1.44%,主要原因是追加抚恤金。人员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职工基本医保和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退休人员医保等经费。

公用经费263.88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1.2万元,下降0.45%,主要原因是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差旅费、邮电费、维修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工会经费、福利费等费用 。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3年度无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

2023 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年初结转和结 余 0.00 万元,本年收入 0.00 万元,本年支出 0.00 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 0.00 万元。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3年度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支出。

2023 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本年支出0.00 万元。

、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全年预算数为14.98万元,支出决算为6.98万元,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按照市上压缩“三公”经费的要求,较上年决算数减少1.81万元下降20.67,主要原因是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所致。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1.因公出国(境)费用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决算数等于预算数,主要原是我局2023年未发生因公出国(境)费用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全年预算数为3.00万元,支出决算为1.50万元,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农机站公车已报废,较上年决算数减少3.3万元下降68.75,主要原因是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控公务用车维护费支出所致。

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万元下降0,2023部门没有新购车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全年预算数为3.00万元,支出决算为1.50万元,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农机站公车已报废,较上年决算数减少3.3万元下降68.75,主要原因是强化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进一步控制车辆燃油、修理等费用。

3.公务接待费年预算数为11.98万元,支出决算为5.48万元,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控公务接待支出所致,较上年决算数增加1.49万元增长37.12,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来张掖调研频次高,来人多,招待费增加。

外事接待费支出0.00万元。2023年没有外事来张的接待费。

其他国内公务接待支出5.48万元。主要是是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来张掖调研发生招待费。接待来张老家涉农企业发生接待

(三)“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实物量情况

2023年度本部门因公出国(境)共计0个团组,0人;公务用车购置0辆,公务用车保有量为2辆;国内公务接待40批次426人,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0人;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0人。

、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2023年度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11.46万元,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开支主要用于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开支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维修(护)费、公务接待费等机关运行经费较上年决算数增加1.61万元,增长0.12%,主要原因是工资晋级晋档导致工会会费、福利费增加。

本年度会议费支出3.76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28.31万元,下降88.16%,主要原因是2022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在张掖召开,会议费增加,2023年无此项费用。 本年度培训费支出24.2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20.89万元,增长618.05%,主要原因是2023年增加省级农产品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和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暨乡村建设带头人培训

十一、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2023年度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合计221.97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3.06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198.92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221.97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0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67.67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30.49%。

十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4辆,其中,副部(省)级及以上领导用车0辆、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离退休干部用车0辆,其他用车4辆,其他用车主要是用于主要是用于现代种业基地巡查、监督检查、安全检查、样品抽取等工作。单价100万元(含)以上设备2台(套)。

十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由于决算公开表格中金额数值应当保留两位小数,公开数据为四舍五入计算结果,个别数据合计项与分项之和存在小数点后差额,特此说明。

第四部分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对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其中,一级项目0 个,二级项目18,共涉及资金376.6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总额的21.06%。从评价情况来看,18 个项目资金使用符合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和资金用途,实际完成的绩效目标基本符合年初设定目标值,18个项目自评结果均为“优秀”。 

二、绩效自评结果

我局在2023年度部门决算中反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暨培训办公经费项目、2023年度农业农村发展专项经费、第二十九届兰洽会现代农业馆设计布展项目、2023年度农作物种子检验检测工作项目、2023年农作物种子检验检测工作、植保植检工作经费、中央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项目、省级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项目、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资金项目、农业农村通信服务费项目、省级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张掖市制种玉米收获机械化能力提升项目、农业环境保护以奖促治项目、2022年省级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项目、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经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资金项目、市级农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经费项目、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增效项目18个项目绩效自评结果。

2023 年度部门整体支出预算执行率100%,得分10 分,年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得分86 分,合计总分96分。

1.2023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暨培训办公经费项目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评价结果“优”。项目全年预算数为20万元,执行数为2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通过项目资金投入,确保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机构健全完善,组织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有力有序,全面完成中央、省市下达的乡村振兴年度任务,力争我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任务全面完成并取得好成绩,“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成效得到持续巩固,年度经费执行率达100%。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绩效目标考评指标设置细化方面仍有待加强。由于乡村振兴工作任务涉及面广,涉及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和组织等五大振兴的方方面面,但现有的绩效目标评价指标只围绕牵头抓总方面进行设置,覆盖面仍有提升空间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将加强做好对预算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乡村振兴办公经费预算质量,更加科学规划财政资金使用方向,优化项目实施内容,提高各类工作经费预算的精准度,切实发挥出财政资金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实效。二是认真按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科学制定预算绩效目标评价指标,切实提高绩效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项目效果指标。三是切实加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统筹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按要求完成年度省市下达的乡村振兴工作任务,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2.2023年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8分。评价结果“优”,项目全年预算数为20万元,执行数为2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为持续加大我市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打造“金张掖绿色有机”品牌,提高我市农业产品知名度,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我局先后组织50多家特色农产品企业参加张掖市招商引资推介会、“丝绸之路万里行·西望中国《围炉夜话》”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福建省泉州市“甘味”特色农产品展示品鉴活动、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节农产品展示、第十届全国地市级文化馆“百馆联动”活动、民企张掖行、“甘味”特色农产品走进山东展销、第二十九届兰洽会等活动9场次,累计展示辣椒干、黑蒜、串番茄以及杂粮、珍珠油杏、红枣、“银河”粉丝等系列产品60多个品类近180余种农产品。近期,组织相关企业参加7月23-28日在陇南康县举办的“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国际论坛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和筹办9月1-4日举行的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生态产业博览会暨甘味农产品(张掖)交易会现代农业主题特装展位,借助省内外各类展会及平台广泛宣传推介我市农产品。同时,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多次赴我市调研甘州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金融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情况,省上也多次督导检查粮食种植面积、三年倍增行动等完成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实地观摩等方式指导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市农业农村局聚焦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力打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收官战”,锚定目标任务,赴县区围绕制种玉米、蔬菜、马铃薯、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开展指导服务工作,确保全面完成省上各项任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资金太少,从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来说,难以发挥效应。;二是在资金使用监督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还不够完善和到位。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力度,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年内至少例行检查一次以上,并不定期的抽查;二是扩大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规模,以便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3.第二十九届兰洽会现代农业馆设计布展项目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7评价结果“优”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54.99万元,执行数为154.9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展馆整体设计现代简约、重点清晰坚持“简约、现代、时尚、环保”的设计原则,突出“甘味”元素,布局美观大方,主要通过声光电、图文物搭配,结合专题解说片和宣传册,适当摆放特色农产品的方式展示。在展馆功能上,充分展现全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和投资潜力。在形象展示上,灵活运用“甘味”七彩花瓣标识【寓意甘肃六大特色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种类丰富、特色多样】,突出展示名优特农产品。在氛围营造上,融合声、光、电、裸眼三维、虚拟影像等技术,结合文字、图片、灯箱、LED等方式,强化各区域的层次感和代入感,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在视觉色彩上,以白色和绿色农业的绿色作为展馆主色调。二是各展区呈现效果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现代农业展馆内共设置“一屏八区”,即LED电子大屏和现代种业展区、绿色蔬菜展区、牛羊产业展区、智慧农业展区、马铃薯产业展区、林果产业展区、裸眼3D沉浸式体验区和现场品鉴区LED电子大屏设置在展馆正面中间靠墙位置,循环播放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成效宣传片,充分体现“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体系现代种业展区围绕全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重点展示以玉米、马铃薯、春油菜、蔬菜、花卉为主的现代种业,同时要突出体现张掖制种玉米基地的显著优势绿色蔬菜展区重点展示兰州高原夏菜、兰州百合、甘州娃娃菜等11个“甘味”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同时突出张掖市壮大日光温室、钢架大棚、高原夏菜规模和连6种设施结构生产模式,展示张掖市蔬菜产业集群发展成效牛羊产业展区充分展示张掖-武威百万头肉牛产业带、河西走廊50万头奶牛产业带、河西走廊千万只肉羊产业带等牛羊产业为主导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情况。重点展示我市“三头牛”【肉牛、奶牛、牦牛】情况,奶肉牛方面主要展示全产业链发展情况,牦牛方面突出遗传资源性能方面智慧农业展区重点展示智能日光温室、植保无人机、蔬菜机械化种植采收等现代技术装备,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情况马铃薯产业展区重点展示我省中部高淀粉及菜用型,河西及沿黄河灌区全粉、薯条(片)加工型,陇南、天水早熟菜用型等三大优势区域全链条集群发展模式展示张掖市大块地高标准农田马铃薯生产基地林果产业展区展示陇东优质苹果、陇南核桃、花椒,河西和沿黄灌区红枣、葡萄等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情况、精深加工产业链情况农业生产代表性场景、产业实物图片等,如联合收割机作业动态画面,兰州百合、定西马铃薯、庆阳苹果、金张掖夏菜等动态图片裸眼3D沉浸式体验区展示农业生产代表性场景、产业实物图片等,如联合收割机作业动态画面,兰州百合、定西马铃薯、庆阳苹果、金张掖夏菜等动态图片现场品鉴区适当摆放品尝试吃样品安排工作人员与宾客开展互动,让观众品尝的同时了解到甘肃省农业发展成就。三是农产品展示特色显著、种类丰富。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兰洽会现代农业馆要突出精特、优,展示现代科技元素,杜绝大而全,防止把兰洽会办成农贸市场。为进一步做好第二十届兰现代农业馆布展工作,充分反映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就,全面展示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特色亮点,我向各市州征集了能够彰显本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优势方面的资料,以及在现代农业馆展示的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和特色产品清单。各市州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色,集中遴选了一批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精特名优产品及龙头企业,重点以展示精深加工的高端产品为主,今年展馆内共征集到50家企业带来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是资金支付进度较慢。下一步改进措施:我局将高度重视,紧盯绩效目标,积极与市招商局、市财政局对接,尽快提供现代农业馆布展招投标、合同等相关资料,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快资金支付进度。

4.2023年农作物种子检验检测工作”项目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评价结果“优”。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0.00万元,执行数为1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0%。

2023年“农作物种子检验检测工作”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通过项目资金投入一是完成全市农作物种子监督检测;二是完成种子产业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三是完成全市农作物种子基地监督管理工作,年度经费执行率达100%

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项目款项拨款迟于项目实施时间,绩效目标考评指标设置细化方面仍有待加强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将加强做好对预算的指导,进一步提高现代种业办公经费预算质量,更加科学规划财政资金使用方向,优化项目实施内容,提高各类工作经费预算的精准度,切实发挥出财政资金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的实效。二是认真按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科学制定预算绩效目标评价指标,切实提高绩效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项目效果指标。

5.植保植检工作经费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评价结果“优”。项目全年预算数为3万元,执行数为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处置率88.6%;粮食作物主要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56.72%;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55%;农药利用率达到42%;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到1.7%;农作物病虫害长期预测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苹果蠹蛾疫情发生区平均蛀果率0.13%。

6.中央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项目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评价结果为“优”。项目全年预算数为5万元,执行数为5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落实疫情发生区防控面积88.54万亩次,平均被害率1.35%,平均蛀果率0.13%,完成了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7.省级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项目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评价结果为“优”。项目全年预算数为8万元,执行数为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建立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示范点8个,建立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点40个,完成重大病虫防控任务163.45万亩次。全市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56.72%,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55%,防治效果达到88.6%,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

8.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资金项目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8分。评价结果“优”项目全年预算数为52万元,执行数为46.95万元,完成预算的90%。该项目绩效目标无偏离。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项目资金到位率达到100%;二是全年预算执行数达到100%;三是2023年市级财政安排的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经费和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及标志配发经费拨付及时、使用管理规范,各项绩效指标全部达到预期指标,项目实施绩效显著,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效益,改善了执法条件,充分调动了广大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查办涉农领域违法案件,进一步规范了全市农资生产经营秩序,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影响;同时2023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481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2843家次,处置违法线索461条,其中立案查处147起,收缴罚款53.1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90万元,没收违法财物货值2.10万元;移送35起、协调处置280起。挽回经济损失387.80万元。全市未发生重大假劣农资安全事件。办案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得到了省农业综合执法局的认可与好评,有力维护了农业行业公平法治的营商环境。

9.农业农村通信服务费项目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自评结果为优秀。项目全年预算数为3万元,执行数为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项目资金到位率达到100%;二是全年预算执行数达到100%;三是向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提供涉农信息资源及时,农业农村大数据信息资源收集得到有效保障,部门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宣传成效显著,服务对象满意率等绩效指标均达到了100%,完成了年初既定的任务目标。

10.“省级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

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0万元,执行数为1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组织开展全市蔬菜机械化生产现场演示会1次;开展培训活动2次,培训人数233人次。

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项目要按实施方案及时实施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严格按照项目方案实施项目,跟进项目实施进度,完成项目全部目标任务。二是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督促项目实施县区继续抓好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与协调服务工作,提升示范点建设水平,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进一步抓好项目实施情况调度检查,查漏补缺,力争将项目实施各环节做实做细。省级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绩效自评情况:绩效目标明确、决策依据充分、资金使用合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全面完成,项目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11.“张掖市制种玉米收获机械化能力提升”项目

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8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0万元,执行数为9万元,完成预算的90%。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项目实施以来,建设制种玉米机械化收获示范基地1个,已完成机械化耕整地、播种、植保、中耕除草、机械化收获、残膜捡拾等环节机械化作业;二是选用久保田4YZB-4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和迪马4YZJ-4B型玉米联合收获机2种机型进行对比试验,试验面积50亩,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带动面积3000亩。通过机具选型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和技术模式的研究,制种玉米机收种子总损失率降低至4%以下;三是制定了制种玉米低损收获技术操作规程1项;四是机械化收获亩节约生产成本400元/亩,每亩机收经济损失139.4元,收获环节亩平均增加收入260.6元/亩;五是针对制种玉米机械化收获新技术新机具,联合机械生产厂家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制种玉米实用技术培训班4场次,现场技术指导10场次,召开现场会2场次,培训人数42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360余份;六是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七是在《农业机械》期刊发表技术论文2篇。

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项目实施期是两年,项目还未到验收阶段。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督促项目实施县区继续抓好制种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与协调服务工作,提升示范点建设水平,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严格按照项目方案和合同实施项目,积极推进项目剩余资金支付进度。三是进一步抓好项目实施情况调度检查,查漏补缺,力争将项目实施各环节做实做细,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四是做好项目总结和各类项目资料整理装订,迎接项目验收。张掖市制种玉米收获机械化能力提升项目绩效自评情况:绩效目标明确、决策依据充分、资金使用合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全面完成,项目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12.农业环境保护以奖促治项目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6万元,执行数为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通过县区项目带动作用,全市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回收机制不断完善,农膜残留问题得到有效控制,2023年全市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6.78%,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83.68%,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农田和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13.2022年省级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项目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万元,执行数为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培训各县区农村能源工作人员、大型沼气工程安全管理员、农村沼气维管员、2023年农村绿色低碳示范项目实施村负责人30人次;二是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农村能源系统干部职工、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业主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和农村沼气设施安全管理能力。

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因项目资金有限,培训范围未能做到农村能源项目实施单位全覆盖,培训系统性不够。

下一步改进措施:将积极与省厅及业务主管单位对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将项目培训及安全培训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后续项目建设内容。

14.“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项目

项目资金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8分。项目全年预算15万元,执行数为7.67万元,预算执行率51.13%。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2023年市级适时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农村“三资”监管培训班2次,培训市、县区、乡镇三级农经负责人、财经干部、农村“三资”业务人员300人(次)。二是积极开展集体成员身份全国性信息重复等“回头看”并基本清零工作,全市836个行政村确认集体经济成员身份数9782万人,确认率达到100%;颁发集体经济组织证书837,发放成员证2941万本,占成员农户数100%。辖区内90%省级集体经济示范村均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辖区内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示范县规范运行率达到91%以上。

发现的主要问题:截止2023年12月底,市级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项目工作,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任务,与绩效目标无偏离。因赴外考察学习时间和现场推进会时间进行了调整,造成了资金支付进度暂缓。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全面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持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查工作,开展常态化集体经济组织信息核查,完成集体成员身份全国性信息重复“回头看”并基本清零工作,进一步加强集体“三资”有效监管,确保产权制度改革各项重点工作顺利进行。二是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工作。围绕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工作,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成果,进一步扩大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试点,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增收有效途径,力争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100%。三是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宣传。开展多层次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培训与宣传工作,组织市县区业务人员赴外考察学习,不断提升业务人员能力,帮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清思路,规范运行,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15.“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经费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2万元,执行数为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2023年12月,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工作与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合并举办了1期培训班,开展3次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及现场解答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发现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措施:截止2023年12月底,完成2023年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任务,目标任务已全部完成,与绩效目标无偏离。

16.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资金项目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57万元,执行数为5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承担酒泉嘉峪关2市省级例行监测工作,完成定量监测样品552个;完成我市例行(风险)监测6次、监督抽检1次,完成定量监测样品1268个,合格率100%;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5次;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2个;完成47家企业,135个产品的绿色食品年检、续展工作;完成年度国家级、省级抽检(抽检样品31个)工作;组织绿色有机获证企业参加了第二十二届绿博会等各类专业展会,举办了“甘肃绿色优质农产品进万家”宣传活动1场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推广示范和县区、乡镇技术人员培训,指导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开展定向培训4次,举办培训班1次,累计培训人员100人(次)。截止2023年12月底,目标任务已全部完成,与绩效目标无偏离

17.市级农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经费项目

绩效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自评得分为100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2万元,执行数为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购买定量检测所需气体,完成定量监测样品1268个,共计检测项目6万项(次)以上,合格率100%。截止2023年12月底,目标任务已全部完成,与绩效目标无偏离

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资金支出不及时,主要原因是全年工作时间跨度大,支出的具体项目比较零碎,财务人员报账不及时。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制定细化财务制度并严格执行,将报账时限、报账程序细化。二是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财务绩效目标的监督管理,按时完成项目任务。

18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增效项目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9分。评价结果“优”,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1万元,执行数为1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50.3万亩,占省级指标任务的100.67%;建成“三新”集成配套示范面积15万亩;指导甘州区实施绿色种养循环项目,完成粪肥还田10万亩,带动全市施用有机肥(含农家肥)186.5万亩。全市肥料利用率达到42.1%,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市化肥使用量稳中有减。二是认真开展试验示范研究。按照省总站《关于印发2023年甘肃省土肥重点项目试验方案的通知》(甘耕保发〔2023〕19号)要求,科学评价施肥效果,开展小麦新型肥料利用率试验1项,小麦肥效校正试验1项,辣椒中微量元素单因子肥效试验1项,补充开展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氨基酸水溶肥料等新型肥料试验2项。在明花乡建立小麦、玉米等作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3个,为准确掌握肥料利用率、推广土肥水新品种新技术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深入开展施肥情况调查。综合考虑作物类型、种植制度、施肥主体等因素,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为主,安排专业人员深入肃南县重点乡镇、村社,与农户一对一对接,开展施肥情况和肥料使用效果调查,完成农户施肥调查点(40户),通过“施肥监测通”上报。四是开展耕地质量监测与变更评价。依据上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成果及农户施肥调查情况,更新土壤养分数据,优化施肥参数,在肃南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万亩,技术覆盖率达到90%,化肥利用率达到42%,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提升了项目区科学施肥水平。完成2023年肃南县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土样采集41个,检测化验334项次,完成2022年度县级耕地质量评价。五是广泛开展农户宣传培训。在项目区(肃南县)重点乡镇制作悬挂科学施肥建议标牌33块,按照不同土壤类型、作物产量,发布小麦、玉米等施肥配方,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组织专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宣传培训,发送宣传信息20余条,印制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技术手册1130册、施肥建议卡等资料4000多份,推进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农户增产增收。

三、部门绩效评价结果

将以绩效自评结果作为完善政策和改进绩效管理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开绩效自评结果。 

第五部分名词解释

以下为常见专业名词解释目录,仅供参考,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释和增减。比如可将类级功能科目和经济科目细化解释到项级。若有删减注意调整段落序号。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年度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以外的收入。

五、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含专用结余):指事业单位按照预算管理要求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收支差额的金额,以及使用专用结余安排支出的金额。

六、年初结转和结余:指单位上年结转至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

七、结余分配:指单位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缴纳的所得税、提取的专用结余以及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的金额等。

八、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年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

九、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十、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一、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经费:指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三、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等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护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十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支出。

附件:1.2023年度甘肃省财政厅(汇总)部门决算公开表 

      2.2023年度甘肃省财政厅(汇总)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