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转发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 2022年张掖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若干措施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2-04-14 09:35 来源: 背景色:
 : 

张政办发〔2022〕4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

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制定的《2022年张掖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3月25日


2022年张掖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加大2022年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力度,力争全市信贷增速不低于7.5%、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5%,农业、农村、农户贷款规模稳步增长,特制定如下工作措施。

一、打造金融支农张掖模式

创建张掖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四个一批”典型示范模式,以点带面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创设一批特色银行网点。在各县区分别成立一个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特色银行网点,为特色农业市场主体从初创期到成熟期量身打造整套信贷支持计划。

(二)打造一批再贷款支持示范项目。综合运用“再贷款+企业+农户”“再贷款+项目”等信贷模式,在各县区分别打造一个再贷款支持典型示范村、示范项目。

(三)创新一批“三农”信贷产品。立足县区特色农业产业,在各县区分别创新推出一个“精准匹配、风险可控”的涉农类信用贷款产品。

(四)开展一批金融政策宣讲。在全市范围开展“金融服务团队春季下基层”活动,将国家利好金融政策、“贴身”信贷产品传递至每个市场主体。

二、推动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

加大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合机构等支农主力银行机构金融支持力度,激励其他机构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合力打好现代农业升级行动重点战。

(五)扩大支农主力信贷投放。认真落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加快打造3大板块、构建6大产业功能区、培育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适度扩大设施农业发展规模的工作部署,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旅发展等关键领域,力促农业发展银行全年贷款净增35亿元以上,农业银行贷款净增10亿元以上,农合机构春耕备耕类贷款投放超过50亿元,累计投放信贷资金300亿元以上。

(六)大力发展涉农信用贷款。运用大数据、信用村建设和玉米种企信用等级评定等增信机制,大力推广针对农户、农企等市场主体信用贷款产品,保持全市涉农信用贷款总量持续增加。农合机构要持续做大做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最高单户授信额度由35万元提高至60万元。农业银行张掖分行力争“惠农e贷”信用贷款产品授信客户新增2500户以上,产品余额净增不低于2亿元;积极在甘州区、临泽县推广“富民贷”,力争全年投放贷款超过1亿元。邮储银行张掖分行力争“农贷通”等农户信用贷款新增400户以上,产品余额净增0.4亿元以上,提高信用村授信户数比例。兰州银行张掖分行要积极推广“百合惠农贷”“农易贷”等农户信用贷款产品,加大农村地区危旧房、厕所改造等项目信贷支持。甘肃银行张掖分行要重点依托张掖市玉米种企信用等级评定,推广信用贷款产品“支种贷”,全年为全市玉米制种企业提供授信10亿元以上。

三、明确信贷支持发力领域

聚焦巩固脱贫攻坚、种业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农村低收入人群、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群体,倾斜信贷资源,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

(七)延续脱贫地区帮扶政策。严格执行《关于深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关于继续发挥再贷款精准滴灌作用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切实满足农村低收入群体发展生产小额信贷需求,实现“应贷尽贷”。

(八)加大重点群体金融供给。完善张掖市金融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库,定期督办融资对接进展,加大种业、设施农业等领域信贷投放;持续关注华瑞农业、前进牧业等一批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融资满足程度,加快形成新型利益联结机制。

(九)全力做好重大项目支持。抢抓张掖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紧盯省、市列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围绕甘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民乐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园区开发建设,节能减排和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运用“银团贷款”等信贷模式解决重大项目融资难题,并积极申请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降低银行机构运营成本。紧紧围绕张掖市“两个突破、两个高于、三个大幅提升”五年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大市县两级在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民生保障、商贸流通等领域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金融支持力度。

四、推进惠农政策直达实体

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金融科技手段,持续提升金融惠农助农各项政策落实效果。

(十)强化货币信贷政策工具运用。加大再贷款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再贷款工具精准支持和牵引带动作用,力争2022年再贷款资金使用量不低于18亿元;做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接续转换工作,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力争年末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实现“双增”。

(十一)拓宽金融科技助农手段。督促全国性银行机构积极争取先进金融助农科技在张掖试点应用;鼓励农合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积极开展FTP机制建设,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降低涉农主体融资综合成本。

(十二)积极搭建新型助农平台。引导银行机构积极对接辖内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深入探索“特色农产品+金融+电子商务”新模式,在各银行机构电子商城上架一批张掖特色农产品,扩充销售渠道。

五、强化信贷支持供给能力

加大农户、农企等市场主体信用培育和建档工作,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快弥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短板,不断夯实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服务基础。

(十三)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加强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加农村地区POS机具、助农存取款点等金融设施供给,调整优化惠农服务点布局,夯实农村金融服务基础,为强化农村地区信贷资源供给营造良好外部条件。紧紧围绕农村地区市场主体需求,提高信贷、缴费等业务“线上”办理占比,持续丰富“三农”金融服务场景应用。加快全市信用乡镇、信用村评定工作,提高信用村授信户数比例,进一步优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利率。

(十四)拓宽涉农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渠道。推进信用培育、信用建档等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加大“信易贷”“陇信通”和中征应收账款等融资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积极推广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加快肉牛、奶牛等活畜抵押和订单质押等贷款的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扩大抵质押品范围。

六、坚持督导考核同步跟进

充分发挥考核评估工作“正向激励”和“反向督促”效能,加强政策落实督导工作。

(十五)加强监督监测。建立全市银行机构涉农贷款“月统计、季通报”机制,定期监测监督各银行机构“三农”信贷投放工作。

(十六)做好评价考核。开展银行机构绿色金融评价、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等考评工作,引导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

(十七)强化政策落地。继续实施好中小微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企业、农户走访机制,运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准确掌握各银行机构政策落实情况并及时进行督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