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2017年6月2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泽元主持召开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启动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市湿地局《关于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工作实施方案》及制定情况说明的汇报、市环保局《关于赴环保部专题汇报黑河湿地和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情况》的汇报,研究讨论了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工作有关事宜。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肃南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及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湿地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研究确定的主要事项纪要如下:
会议指出,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城市,良好的自然生态是我市独特的竞争优势。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不仅是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是张掖绿洲经济社会长远、永续发展的重要承载区,保护好这两个自然保护区是张掖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也是必须竭力完成好的神圣使命。由于受基础工作、政策把握、技术支撑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设不尽科学,部分人为活动频繁,且保护价值不大的区域被划入保护区范围之内,导致保护与民生的矛盾突出、保护压力较大。因此,要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把存在于保护区内不具备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功能和特征的建制镇或村庄、企业、学校、居民点,以及人口密集、生产活动频繁的城市建成区调出,把未划入保护区范围、但湿地特征明显、确有保护价值的地域调入,使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更加明确、保护重点更加突出、功能区划更加合理、保护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会议强调,黑河湿地的生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在西北内陆地区也是非常罕见的,不论是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看,还是从保护区存在问题整改的实际来看,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调整工作迫在眉睫。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生态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黑河湿地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着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对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在保持张掖黑河湿地生态功能完整并有效发挥其作用的前提下,对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分区实施调整,依法合理确定自然资源保护的宏观布局,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更加科学,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更加突出,生态屏障作用更加增强。
会议确定:
一、坚持三项原则,推进保护区调整工作。一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通过调整使保护区各项监管措施落实的更实更好,实现人与自然更高程度的和谐。二要坚持依法保护、科学有序的原则。要以有利于保护为前提,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规定进行,制定严密科学的调整方案,明确工作步骤、时间节点、职责分工,确保调整工作有力有序、调整结果合规合法,经得起各方面的检查和检验。三要坚持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的原则。各相关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树立“调整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的理念,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整,有效缓解保护区内各类矛盾,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相促进。
二、注重四个结合,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一要注重与生态红线的划分相结合。市湿地、环保等部门要尽快研究划定张掖黑河湿地生态保护红线,使湿地保护与管控更加有力。二要注重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规划相结合。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在湿地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充分考虑和对接已制定出台的一些重点规划实施的刚性要求,避免出现与规划产生矛盾和冲突。三要注重与山水林田湖等生态项目的实施相结合。各相关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抓住国家逐步加大生态投入力度的机遇,在加快实施已经列入计划盘子的湿地生态项目的同时,加大争取国家项目、政策、资金力度,力争更多的国家投资项目落地实施,着力提升和完善张掖黑河湿地生态功能。四要注重与湿地生态及生态保护宣传相结合。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加大湿地生态保护的力度和深度,使各方面为了发展而破坏生态的冲动得到有效抑制,使生态保护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和公民自觉行动。
三、持续精准发力,抓好湿地生态问题整改。各相关县区、各有门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与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的关系,绝不能因为启动保护区调整工作,而在思想上、行动上、措施上、力量上放松湿地保护区生态问题整改工作。在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方案没有批复前,要严格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行的范围和功能区划,全力做好现有生态环保问题的整改工作。对于目前已经整改完成的问题,原则上不列入本次调整范围。
四、盯住关键环节,组建技术专家班子。保护区调整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决定调整工作能否顺利完成最基础、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认识和对待。由市湿地局负责,尽快邀请国内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技术单位和相关专家出面,组建成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专家队伍,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和专家技术论证方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精细务实的作风,全力做好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工作。
五、增强工作合力,加强对调整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成立领导机构。拟成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二是落实调整工作经费。市湿地局负责做好调整工作经费预算,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后,由市财政局先期拨付100万元,用于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工作。三是加强汇报沟通。由市湿地局牵头,市环保局、市林业局等部门配合,在开展调整工作之初,积极主动向国家有关部委和省上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汇报,并邀请来我市调研指导,争取获得调整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四是强化协调配合。各县区及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工作涉及的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全局观和整体观,准确把握调整工作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紧盯时间节点和关键环节,加强统筹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及时解决有关问题,推动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力争12月底完成申报工作,2018年通过国家审批。
出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