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公报 > 2017年 > 第6期 > 市委、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市委办发〔2017〕89号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级国家机关及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省属驻张各单位:
《关于抓好当前“三重”任务落实促进经济趋稳向好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张掖市委办公室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10日
关于抓好当前“三重”任务落实促进经济趋稳向好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抓好当前“三重”任务落实促进经济趋稳向好工作方案》的要求,为尽快促进全市经济运行趋稳向好,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现就抓好当前重点工作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
1.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审批办理工作。全面对照2017年全市重大前期项目清单、审批项目清单(张政办发〔2017〕53号),针对一些项目前置要件办理缓慢,审批环节协同性不强,以及项目评估审查、招标、施工图审查耗时等影响项目落地实施的问题,逐一落实重大前期项目清单中10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审批项目清单中223个项目的审批工作。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各审批部门配合,定期不定期召开市长协调办公会,对各部门梳理出的需审批事项集中协调解决,限时办结。对6月1日前各部门梳理出的尚未办结的审批事项必须于6月底全部办结销号。对6月1日后新受理的审批事项,一律按照并联审批制度限时办结,相关审批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主动服务,为重大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进度。(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畜牧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城投公司、市水投公司、市交投公司、市山水公司)
2.不折不扣完成基础设施项目年度建设任务。抓住当前施工黄金期,对已开工的高台县月牙湖旅游风景区出口道路工程、高台县城至大湖湾文化旅游风景区道路工程,年内建成通车;G227甘州城区经民乐生态工业园区至山丹东乐一级公路二期工程、S236新天至马蹄寺段公路改建工程,年内完成路基工程,2018年建成通车。对于6月中旬集中开工的6大类75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城区西南二环路综合改造、润泉湖市场二期2个项目年内完成建设任务;滨河新区屋兰路、山丹北路、祁连路、南环路中段、西环路南段、县府街向南延伸段、新建街、长寿街、民主西街、青年西街等10条道路建设工程及木塔西侧、南环路建行片区、原化肥厂片区一期、祁连路片区等4项棚户区改造项目年内完成80%以上的建设任务;城区13条背街小巷改造项目、20条背街小巷亮化工程及城区24个公共停车场、12处便民市场建设项目确保年内建成投入使用。(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城投公司、市交投公司、市山水公司)
3.全面加快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在完成祁连山水源涵养区浅山区植被恢复与保护、黑河沿岸防护林工程、木本油料及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等项目收尾工作的基础上,6月底前确保甘州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山丹河污染水体治理、祁连山矿山环境恢复整治等项目建设全面开工建设,7月底前黑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黑河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肃南县农牧民搬迁等工程全面开工,力争三季度以前开工项目占当年计划建设项目的80%以上,年底前完成当年计划投资任务。(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畜牧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城投公司、市水投公司、市交投公司、市山水公司、山丹马场)
4.全面加快推进重大建设项目进度。加大62个重大建设项目进度,其中,S237线平山湖(蒙甘界)至祁连(青海)公路平山湖至甘州区段、张掖滨河新区黑河大桥、张掖市人民医院一期、润泉湖市场、张掖市黑河城区段治理工程(一期工程)等14个续建项目确保年内建成投入使用;临泽县河西民俗文化旅游村、张掖黑河湿地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S590山丹至马场二场二级公路建设、民乐县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培黎国际职业学院、G312线甘州至临泽一级收费公路、张掖市主城区公共停车场、智慧城市、临泽县马可波罗梦幻城、张掖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城市文化综合体项目等29个开复工项目,加快施工调度,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山丹县热电联产建设工程(山丹县花草滩低热值煤发电项目)、G0611张掖至汶川国家高速公路张掖至扁都口段、G312线马营口至山丹西公路、张掖市酥油口下库、G30高速临泽出口互通立交改造、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S315花草滩至焉支山景区旅游公路、山丹县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甘州区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示范园污水处理厂项目等19项未开复工项目,相关县区、单位要逐项分析研究,组建专门班子,细化工作任务,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制定“任务书”,紧盯每个环节,落实每项细节,快速有效破解影响项目建设的难题,确保重大建设项目顺利推进。(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畜牧局、市交通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城投公司、市水投公司、市交投公司、市山水公司)
5.加快推动PPP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认真梳理全市已具备签约条件的项目,在6月中旬组织集中签约一批,带动PPP项目推广,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加快推进已签约的PPP项目,针对项目合同履行、项目公司设立、融资方案落实等具体环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开工一批。紧抓被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列为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的机遇,组织遴选一批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重点市政工程项目,争取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推广甘州区PPP模式经验,争取全省PPP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做好PPP项目宣传推广工作,充分激活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活力和动力,吸引社会资本方参与,吸引推广一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智慧城市”等示范项目,通过争取国家补助提升PPP项目融资能力和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促进一批项目的落地实施。积极研究对接省级PPP项目引导资金,加强对全市已入PPP项目库项目的引导支持。按照省上近期印发的PPP工作导则,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明确审批流程,加大引导资金支持,确保全市PPP项目工作有新的突破。(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城投公司、市水投公司、市交投公司、市山水公司)
6.加快推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紧盯国内外前沿技术、领头企业、领军人物、明确发展方向、工作目标和行业标杆,通过专业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措施,拓宽招商渠道。落实“谁招商、谁负责”和“谁签约、谁落地”原则,强化县区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的主体责任,保障土地供应、基础设施配套、金融信贷等要素。对列入重大招商引资落地清单的项目,按照《张掖市重点招商引资落地项目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实行正向激励,落实责任追究。上半年,招商引资项目力争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30%以上,开工率达到60%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
7.强化促投资责任落实通报约谈制度。根据统计数据对各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及项目清单完成情况进行月调度通报,按季度考核。清单实施情况考核结果与申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重大项目前期费等挂钩,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对考核结果排名靠前的县(区)进行奖励,对未能完成目标任务的县(区)进行问责。(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督查考核局、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财政局)
二、加快推进重大产业培育
8.因企施策帮助企业走出困境。针对一季度停产的49户企业,分类指导、综合施策,对近期可以启动生产的企业,各县(区)政府各负其责,分别落实,帮助企业立即恢复生产;对因环保、安全整治而停产的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指导、帮助企业按照环保、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完善相关手续,尽快恢复生产;对复产困难较大的企业,各县(区)采取领导包抓、部门联系的办法,强化协调服务,帮助企业破解资金周转难、环保手续不全、土地审批难、生产原料不足、市场开拓难等问题,力争早日复产。除季节性停产及环保、安全、去产能等原因停产企业外,力争6月底其他停产企业复产达产。(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国土局)
9.做好重点财源企业和项目的联系帮扶工作。实行市级领导联系帮扶重点财源企业和项目制度,对今年确定的30户重点财源企业、20项重点项目,市级领导和责任部门要加大联系帮扶力度,全面落实《关于市级领导联系帮扶2017年重点财源企业和项目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任务,要驻点帮扶,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协调兑现各项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督促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切实发挥骨干财源企业、项目的支撑带动作用。力争在6月底前,60%以上的问题得到协调落实,年底80%以上问题得到解决。(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畜牧局、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财政局)
10.推动重点支柱产业企稳回升。以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一特两新”支柱产业为重点,加强要素保障,优化服务环境,壮大产业集群,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年内要在打造肉食品、粮食、果蔬、食用菌、中药材、红枣、小杂粮、休闲食品8条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及精深加工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创建绿色有机品牌上有新突破、新亮点;巩固提升新能源基地,积极协调解决发电企业上网问题,力争现有装机容量发挥最大效益,协调为张掖火电厂增加发电量指标,确保火电厂在供暖期双机组运行,在非供暖期保持单机组连续运行。加快发展以冶金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建筑新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推进铁合金产业升级改造,加快石灰石凹凸棒、盐硝等非金属矿深度开发力度。落实对铁合金、水泥、高新技术企业等行业的电价补贴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积极协调解决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镜铁山矿和西沟石灰石矿的管理权限问题,落实属地管理要求,理顺管理体制。(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11.着力培育新兴产业链。充分发挥国家级示范区、国家重大项目布局的平台作用,加大中医药产业、装备制造、文化体育旅游医养融合发展等新兴产业延链、补链力度,形成全市产业发展的新支撑。7月中旬前,各牵头单位提出行动方案,三季度全力推进,年底前初见成效。
加快发展以生物保健品、中药材饮片和成药加工、医药中间体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抢抓全省启动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机遇,积极先行先试,争取纳入全省试验区,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加快形成覆盖中药材种植、加工、服务等领域的特色产业链。(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信委、市农业局)
大力发展以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节水器械、新型农机具、航空设备制造等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加快引进和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互保共建政策措施,通过互保共建政策的有效落实,促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培育发展以焦油加氢、煤制天然气等为重点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加快推进高台20万吨焦油加氢项目,抓好花草滩煤炭干馏气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前期工作,促进煤炭清洁转化利用,延伸产业链。(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
促进旅游文化体育医养产业融合发展,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省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为依托,全力推进张掖丹霞5A级景区等品牌创建工作,提升旅游景区建设服务水平;鼓励扶持文化旅游商品研发设计和生产销售,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旅游商品生产企业,集中挖掘研发土特产品、民间工艺品、红色文化纪念品、佛教艺术品等地标性文化旅游商品;实施“旅游床位工程”和“旅游厕所工程”,新增旅游接待床位4000张以上,新建或改扩建景区及公共场所旅游厕所90座以上。力争全上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2500万人次和125亿元以上,同比分别增长25%和27%以上。(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卫计委、市民政局、市商务局)
三、加快推进重要政策落实
12.加大现有政策的推动落地。全力抓好各项政策的梳理评估、有效归并和推动落实,争取6月底前,对已出台重要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列出落实不好、规定不完善的政策清单,提出改进措施,逐项落实,确保政策落地生根。
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重要抓好“1+18”系列文件的落实。创新发展方面,重点抓好科技创新“30条”等政策的落实。(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促进投资方面,重点抓好《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甘发〔2016〕33号)、《关于深入推进项目储备和并联审批加快前期工作的实施方案》(市委办发〔2017〕58号)、《关于深入推进民间投资工作的实施方案》(市委办发〔2017〕58号)、《关于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方案》(市委办发〔2017〕58号)的落实。(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建设局、市安监局、市工商联)
产业培育方面,重点抓好《关于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市委办发〔2017〕58号)、《关于深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市委办发〔2017〕58号)、《关于深入推进首位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市委办发〔2017〕58号)的落实。(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政府国资办、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抓好《关于深入推进交通提升建设的实施方案》(市委办发〔2017〕58号)、《关于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市委办发〔2017〕58号)的落实。(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交通局、市工信委、市建设局、市发改委)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重点抓好《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甘发〔2016〕19号)、《张掖市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实施方案》(张政办发〔2016〕164号)的落实。其中,去产能方面,重点抓好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施脱困发展的实施方案(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去库存方面,重点抓好《去房地产库存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6〕22号)的落实(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建设局、市房管局)。去杠杆方面,重点抓好《金融支持企业去杠杆工作实施方案》(张政办发〔2016〕104号)、《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6〕113号)的落实(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金融办、市政府国资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委、人行张掖中心支行、张掖银监分局)。降成本方面,重点抓好《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张政发〔2016〕165号)、《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的意见》(甘政办发〔2016〕16号)、《工业领域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6〕25号)的落实(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政府金融办、市人社局、市交通局、市工信委)。补短板方面,重点抓好《关于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甘发〔2016〕21号)、《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市建设的意见》(市委发〔2017〕1号)的落实(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旅游局、市工信委、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扶贫办)。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重点抓好“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址多照”及企业信息公示等改革措施的落实(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工业园区管委会,市工商局)。在非公经济方面,研究制定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政策,重点抓好《关于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张非公办〔2017〕3号)等政策文件的落实(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工商局、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在精准扶贫方面,重点抓好“1+19”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方案的落实。(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卫计委)
13.进一步做好政策的集成研究。对国家陆续出台的新政策,特别是《甘肃省“十三五”西部大开发实施意见》,加强研究,吃透精神,主动对接,充分发挥区位和生态比较优势,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培育重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机遇,积极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五横两纵一环”总体空间格局中陆桥通道节点城市建设,进一步优化总体空间开发格局,加快推进《实施意见》中明确的张掖经济区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巩固提升区域首位产业,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力争将张掖建成国家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大型制种基地、河西走廊经济区重要枢纽和生态文明先行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紧紧依托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充分利用“双创”各类政策、资金、项目和资源,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加快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在制定出台的“1+19”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和扶持政策,为推进“双创”基地城市示范提供政策引擎。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发展难题,运用“一事一议”工作机制,直面矛盾,抓主抓重,全面落实国务院《研究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和保护修复工作的会议纪要》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一批针对性强、务实管用的好政策好措施,切实做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顿和保护修复工作,确保各项生态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达到标本兼治、恢复生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重大政策实施情况的阶段性评估机制,对因形势变化,实施条件变化的及时补充完善。(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相关部门)
14.加强重大问题的创新破解。紧盯全市亟需解决的瓶颈难题,注重借鉴创新,鼓励大胆探索,总结实践经验,破解以下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难题。壮大县域经济(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发展民营经济(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发改委、市政府国资办、市环保局、市人社局、市工商联、人行张掖中心支行)、加快推进PPP模式(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交通局)、新能源消纳(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国网张掖供电公司)、加快“双创”基地城市示范建设(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双创办、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发展“戈壁农业”(责任单位:相关县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水务局、市发改委、市林业局)、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国土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水务局)、加快滨河新区建设(责任单位:甘州区人民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发展环境(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编办、市招商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建设局、市工信委、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交通局、市安监局、市规划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文广新局、市工商局、市政府金融办)等方面的瓶颈难题,分析深层次原因,按照一个难题一个方案的要求,在6月底前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消除一些影响发展的堵点和难点。
四、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机制
15.完善责任体系。按照“党委政府抓政策落地、市级领导和市直各部门、县区主要领导抓项目落地、各分管领导和各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抓产业推进”的责任体系,共同发力,协同推进。市直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指导服务,进一步增强工作执行力、推动力。各县区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上手、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亲自检查、全程负责,做到既挂帅又出征,带头推动工作落实,班子成员要站位一线,靠前指挥,抓好分管领域任务落实,形成层层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事事能落实的工作格局。
16.建立报告制度。各县区、各部门要按月向市政府报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进展情况,市政府按季度或根据情况向市委及时报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及时通报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一步督促各县区和市直部门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坚持工作任务清单化、责任化,采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工作方法,通过抓点带面、点面结合,实现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突破。
17.加大督查考核。市督查考核局统筹做好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督查,结合“明查暗访督查年”活动,深入开展综合督查和专项督查。落实纪委全面监督责任,着力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对今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建立考核激励问责机制,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工作任务分工落实情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政绩考核、专项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进度慢、指标欠帐大的责任部门和县区,市委市政府对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对工作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优先推荐提拔使用;对态度不端正、工作不作为、落实不得力、不在状态的干部严肃问责并进行组织调整。通过树立能者上、庸者下、懒者退的选人用人导向,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增强工作责任感,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完成今年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