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第五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 2024-12-17 10:41 来源: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背景色:
 :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二日)

2017年2月1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泽元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生态环境总体评价及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技术措施论证工作。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有关专家参加会议。现将会议研究确定的主要事项纪要如下:

会议指出,祁连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河西走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治理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对甘肃进行环保督察,并下沉张掖进行了现场督察。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多次报道祁连山生态保护问题。中央派出高规格的督察组又进行专项督察。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部署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省委书记和林铎省长深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体现了祁连山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的极端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祁连山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会议强调,当前是祁连山生态环境恢复重建新的历史起点,保护好祁连山生态环境,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实施生态治理与修复,是全市上下必须承担的重大政治责任。全市上下要以绝对的政治忠诚、高度的思想自觉、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务实管用的措施办法,全力以赴抓好各类问题的整改、生态保护政策的执行、重大生态项目的实施、长效保护机制的建立,以狠抓落实的实际行动诠释“四个意识”,以生态保护的实际成效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重视,努力为守好祁连山这道生态屏障、保护好河西500万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之山做出最大的贡献。

会议强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大,生态系统复杂多样而且十分脆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修复工作面临很多技术难题。要借助专业科研机构力量,把祁连山生态环境总体评价及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作为重大课题来深入研究论证,用科学的态度综合评价,用科学的方法系统认识,用科学的措施推动保护,以更权威、更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导祁连山生态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工作实践。课题研究要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全面系统掌握南部水源涵养、中部流域治理、北部沙漠封禁三大生态保护工程之间相互影响的机理,为祁连山重大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开展技术论证,为党和国家更好地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并引导社会公众客观、公正、全面地认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会议确定:

1.由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负责,尽快协调联系3名左右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课题研究首席专家或者顾问,组建包括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以及其他熟悉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生态环境总体评价及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技术措施课题研究团队。

2.由副市长王向机牵头,市发改委负责,市林业局、市科技局配合,组建对接服务工作小组,收集汇总整理相关文件资料,为课题研究团队开展工作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要抓紧与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进行对接,尽快商定联络协调机制,共同做好课题研究方案制定、重点项目确定等工作,确保课题研究迅速启动。

3.要把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水电站建设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作为课题研究的子课题,客观评价水电站建设、运营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对在建水电站项目的现状、对生态的影响及下一步的治理措施提出保护与治理修复的技术措施建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研判和分析的依据。

4.祁连山生态环境总体评价及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技术措施课题研究所需经费以政府采购方式安排,由市财政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按照规定程序办理。

5.市国土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建设局等有关部门以及甘州区、肃南县等有关县区,要按照2017年2月10日第5次市长办公会议要求,抓紧做好祁连山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林地恢复与保护项目、生态移民搬迁项目、黑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水电站生态基流下泄监控系统项目等七大重点项目的项目论证、手续办理、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条件,切实保障建设需要,确保6月之前大部分项目开工建设。

出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