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二日)
5月8日下午,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工作会议。会议书面传达了全省现代畜牧产业发展大会精神,讨论了《张掖市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建设方案(2014-2016年)》,研究了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下一步全产业链试点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现将会议研究确定的主要事项纪要如下:
会议认为,现代畜牧业与传统养殖业相比,具有四个明显标志:第一,现代畜牧业是规模化发展的畜牧业。现代畜牧业,不是过去一家一户散养的模式,一定是规模化养殖,特别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进一步重视,散户养殖进入市场会很困难,必须突出规模化养殖。第二,现代畜牧业是标准化生产的畜牧业。现代畜牧业的生产过程、生产流程、饲料及肉质评价等都有相关标准,要按照标准来进行养殖、生产以及饲料加工。今后,这个门槛会越来越高,必将推动畜牧业在养殖和生产方式上加快转型。第三,现代畜牧业是市场化经营的畜牧业。畜牧业生产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从融资、投资、生产加工等环节完全是和市场机制联接在一起的。第四,现代畜牧业是高科技支撑的畜牧业。发达国家的显著标志就是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大幅度提升,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对高科技的需求越来越高。
会议指出,对张掖来讲,畜牧业是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四合一”产业。第一,畜牧业是农业的优势主导产业。目前,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左右,按照规划,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将超过60%,优势主导地位会愈加明显。第二,畜牧业是循环经济的核心产业。无论是农业的大循环还是三次产业的循环,畜牧养殖业都居于核心地位。通过养殖业可以消化秸秆等,可以为下游的肥料、饲料等加工业提供便利条件。第三,畜牧业是潜力巨大的富民产业。把养殖模式搞好、把利益联接机制搞好,养殖业的效益会远远高于种植业。同时,把种植业转化为养殖业对农民还可以产生利益叠加效应。第四,畜牧业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动力产业。调结构是农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农业优势是比较存在的。转方式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发展适度规模化集中养殖,就能以此为动力,转变农牧民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让农牧民过上富有浓郁气息的现代化生活。
会议强调,张掖目前现代畜牧业发展整体态势是养殖规模大、投资热情高、扩张速度快,但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潜在风险大。在畜牧产业的链条中,养殖是最核心的环节,我们虽然养殖模式、品种改良工作做得比较好,但养殖环节上的附加值却是最低的,这既是我们的优势也是劣势。当前,潜在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供求和价格的波动,自然风险主要表现为动物疫病。随着人员迁徙和物流交换的日益频繁,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不断加大,养殖规模越大,疫情风险也就越大。必须高度重视,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最大限度提升比较效益。
会议要求,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要把全产业链试点作为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做好相关工作,将全市现代畜牧业提高到新的更高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质量标准,进一步充实完善《张掖市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建设方案》。由市畜牧兽医局负责、各县区配合对《张掖市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建设方案(2014-2016年)》(以下简称《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力戒内容空泛、操作性差、市县对接不充分的问题。重点做好五个方面:(一)全面对接省上的产业布局和出台的优惠政策。进一步融会贯通,消化吃透省上有关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政策精神,全面对接省上的产业布局和已经或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了解投资意向,有的放矢开展工作,避免自说自话、闭门造车。(二)细化全产业链试点方案中的具体工作。市、县区两级要充分对接,将建设任务具体细化到县区、建设单位和每一户企业,切实提高方案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三)充实项目,将更多的内容项目化。(四)明确方案中的责任划分。要划分清楚市县(区)政府责任、企业责任、农户责任,进一步明确政府支持企业做的事和企业自己应该做的事。(五)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明确除检测体系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内容外,其他绝大多数工作都应该由企业和市场来做。
围绕以上要求,由市畜牧兽医局具体负责方案的修编,5月底前完成上报工作。
二、主动获取信息,全力做好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以及各类试点工作。(一)省上出台的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市县建设、牛羊大县建设等政策要全力争取,尽可能地将更多的符合条件的县区挤进去,肃南县尤其要把工作做实做好,争取进入支持范围。(二)省上确定投资12亿元开展全产业链试点工作,其中,贷款贴息5亿元,产业资金7亿元。要及时了解掌握投资去向,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对得上、争得下。(三)捕捉信息,未雨绸缪,及时掌握中央和省上在扶持畜牧业发展方面还将出台的政策和投资意向,提前做好对接准备。
三、抓住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政府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要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扩张总量。规模是效益的基础,没有规模就谈不上效益。扩量的关键是良种繁育和基础母畜,要认真测算牛饲养量达到130万头所需的基础母牛数量,制定基础母牛保护政策,拿出补贴方案,围绕做大种群、改良品种做好工作。(二)重视提质。提质的重点在于提高安全性和优质率,在这个环节中标准化养殖是保障措施,防疫是重中之重。在防疫上要明确政府、企业以及千家万户在防疫体系建设中的责任,要有高度的警觉和充分的认识,不能侥幸、懈怠和麻痹。(三)延伸链条。从我市的实际来看,产业链条的短板在于屠宰和加工,但关键还是品牌的引进和培育。屠宰加工后,产品销路的好坏还是要看品牌,要想走高端市场对品牌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这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难点。各县区无论是在招商引资,还是在产业布局或规划实施中,都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四、着眼长远发展,着力解决影响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的突出问题。(一)饲料供应问题。饲料是养殖业最大的成本,要做好饲料的转化利用和饲草料价格的平抑工作。如果养殖量真正达到设计的规模,需要的饲草料是否能有效供给,市畜牧局要认真研究,要在价格平抑上做文章,切实做好利益联结和价格平抑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一是靠传统的农作物秸秆饲料。二是靠生产加工的复合饲料。三是引进新型饲草料。如菌草种植,各县区要做好试验示范,让科技人员介入研究,解决饲草料后续供给的问题。(二)企业融资问题。要采取企业资产的资本化和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的办法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由市政府分管领导负责,财政局牵头,金融办、畜牧局配合尽快研究制定探索企业资产资本化的试点意见和方案。可以尝试划拨土地以评估价出让给企业,让企业拿到土地证,交清相关规费后,土地出让金全部返还给企业作为政府投资,占有一定股份;国有资本的收益也可以继续作为政府投资扩大再生产。政府所占股份可以由农业投资公司负责经营,农业投资公司也可以把储备的国有土地纳入进来统筹运作,充分发挥融资和担保功能,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扶持项目,可以直接投入到农业投资公司,为企业提供有偿投资,既可以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兼顾社会公平。(三)人才支撑问题。一是用好存量,发挥现有科技人才的作用。在坚持个人自愿和不改变干部身份的前提下,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兼职,并可获取一定报酬,对成绩突出的还要给予奖励,由组织、人社、农口相关部门拿出具体办法。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市畜牧局、人社局要了解和掌握畜禽养殖规模达到规划规模时所需的畜牧类人才层次、专业和数量。一方面,要按需招考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在现有本专科毕业生中,选拔具有生物、医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大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四)龙头企业发展问题。去年,上海股权交易中心张掖企业挂牌乳化基地成立以后,专业的会计公司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我市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养殖龙头企业整体上做得相对不错,比较有实力、有活力,具有上新三板、股权交易中心的基础,但还未达到上主板、创业板的条件。一方面,政府要按照相关规定扶持支持、给予奖励,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加快股改,通过挂牌、上市实现直接融资;另一方面,本地企业也要敞开胸怀,主动和大企业、大集团以及融资机构寻求合作,实现共赢。
出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