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发布时间: 2011-07-05 11:05 来源: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背景色:
 : 


● 我国GDP占世界比重已达9.5%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从2005年的5.0%上升到2010年的9.5%。中国GDP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报告还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大幅提高。据世界银行计算,2009年中国人均GNI达到3650美元,居世界第125位,比2005年前进了3位。人均GNI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从2005年的24.8%,提高到2009年的41.8%。

● 商务部:我国将坚持扩大进口战略 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3月,全国进出口总额为8003.1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其中,出口3996.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达到4006.6亿美元,创季度规模历史新高,增长32.6%,其中价格上涨拉动16.5个百分点,贸易逆差10.2亿美元。商务部负责人表示,一季度出现小额贸易逆差,主要是由于进口的增速较快,特别是资源品进口增速比较快导致的。这反映出经济结构调整在贸易领域得到了初步实现,我国将坚持扩大进口的战略方针,不会由于季度性波动而产生影响。

● “十二五”改革明确八大重点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十二五”时期和2011年重点推进的八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三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四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五是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六是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七是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八是建立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 “十二五”时期软件产业面临五大发展趋势 从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十二五”时期,软件技术和产业格局孕育着新一轮重大调整,软件产业面临五大发展趋势。一是网络化成为软件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二是服务化成为软件产业转型的本质特征,软件构造技术和应用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三是智能化是软件技术发展的永恒主题,它在海量信息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自动识别,赋予信息系统自适应能力,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四是平台化是软件技术和产品发展的新引擎。五是融合化是软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空间。软件技术和产业正步入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融合阶段。

● “十二五”着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从全国老龄办获悉,“十一五”期间是老龄事业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从2005年起,国家连续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目前全国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300多元。“十二五”时期,我国将着力发展老龄服务体系,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老龄服务产业,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着力完善老年经济供养体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解决无收入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扩大覆盖面。

● 未来十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从国务院扶贫办获悉,“十一五”时期我国贫困人口从6431万减少到2688万,5年年均减少748.6万。未来10年,我国将把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作为扶贫开发工作首要任务,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力争到“十二五”末,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 未来10年家庭服务业可提供1000万就业岗位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2010年,我国家庭服务业发展较快,从业人员新增100万人左右。家庭服务业吸纳就业尤其是农民工就业的潜力将进一步发挥,据测算,按我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以及平均11%-12%家庭有服务需求的比例推算,未来10年内家庭服务业也可以提供1000万-1200万个就业岗位。据介绍,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家庭生活需求为目的,以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务为内容的重要服务行业。今后我国将继续加强对家庭服务业的扶持,大力推进家政服务机构发展,推动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业态发展。

● 未来十年我国将培养百万高级技师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从2011年到2020年,我国将新培养350万名技师和100万名高级技师,使技师和高级技师总量达到1000万人。据介绍,人社部将在今年重点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根据计划,2020年底前,我国将建设1200个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000个左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 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出台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明确了食品安全工作的五方面任务。一是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包括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和进出口、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各个环节。二是突出抓好重点品种综合治理,包括乳制品、食用油、保健食品、鲜肉和肉制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酒类。三是着力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监督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鼓励支持食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管理制度和技术,提高食品行业自律水平。四是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提高食品安全应急能力。五是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 家电“以旧换新”推动了资源节约利用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今年4月15日,家电“以旧换新”共涉及5大类家电产品,销售4500万台,销售额接近1700亿元,拉动消费的作用非常明显。家电“以旧换新”推动了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这一政策,我国有效建立起了回收体系,各地区、各部门都加强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网络的建设。此外,这一政策共回收旧家电4660万台,拆解近3000万台旧家电,有效回收了废旧钢铁、有色金属,这是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回收再利用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的实践。同时,这项政策的实施也带动了企业发展。据商务部统计,在家电产品销售过程中,海尔、海信等企业研发了新产品,节能效率提高20%以上。

● 我国启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 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等省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探索建立完善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安全通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通知确定了2011年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三项任务:一是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打造稳定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产销链条。三是推行农产品品牌化和包装化。通知要求,试点省市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管理办法和项目验收标准,对项目进行严格动态监管,建立项目承办单位黑名单制度。鼓励地方在规划、用地、用水、用电、税收、资金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对纳入试点的项目,中央财政将提供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50%的资金支持。

● 我国将增加水资源战略储备 从中国极端气候应对战略高级圆桌会议上获悉,我国今后将增加水资源战略储备。对海河和辽河等地下水供水比重较高的缺水流域,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禁止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南水北调水置换超采地下水,逐步恢复地下水的涵养能力,增加地下水战略储备;对于西北地区,加强产水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增加流域储水能力,增强应对干旱能力;在西南丰水区,增强流域水资源调控能力,为应对极端干旱提供应急水源。

● 我国率先申请海底硫化物矿区 从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获悉,我国已向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交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申请,这是国际上首份对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的申请。据介绍,海底热液活动伴生的硫化物被认为是继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之后又一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海底矿产。我国在世界上按照相关规章第一个提出矿区申请,是建立在长时间对海底热液硫化物科考调查的基础上。如果国际海底管理局审议顺利,我国将签订勘探协议,对矿区进行进一步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