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区域特色,围绕农产品加工、金属冶炼、基础能源和矿产化工四大主导产业,加速产业集聚,提升竞争能力,工业经济呈现出总量继续扩张,支柱企业贡献突出,产销衔接日趋良好,节能降耗成效明显,运行质量稳步提升的态势,工业对全市经济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上半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1.25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5亿元,增长25.9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实现了稳定快速增长。
一是总量继续扩张。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继续扩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9.86亿元,同比增长30.37%,总量较去年同期净增近1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7.8%,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9.2%,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7.1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在全市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二是股份制经济仍是工业经济的主要力量。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2.99亿元,同比增长28.72%,较去年同期提高0.72个百分点,高出全市平均增速2.7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3.8%,实现利润总额1.19亿元,同比增长2.9%,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105.4%,居各种经济类型之首,股份制经济仍是全市工业经济的主要力量。
三是轻重工业增幅差距缩小。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6.7亿元,增长25.14%,增幅同比上升21.14个百分点。重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8.8亿元,增长26.58%,增幅同比回落18.89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实现增加值比例为43.22:56.78。轻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1.43%,重工业为58.57%,与上年相比,重工业贡献率降低了33.09个百分点,轻工业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四是产销衔接情况良好。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9.15亿元,同比增长37.27%,增幅高于总产值6.9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率98.2%,同比提高4.94个百分点,呈现出生产、销售同步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分县区看,产销衔接最好的是甘州区,上半年累计产品销售率为107.86%,同比提高6.15个百分点。分大类行业看,产销率高于99%的行业有7个,分别是有色金属矿采、食品制造、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塑料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销率在95%-99%之间的有4个,分别是饮料制造、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和专用设备制造业。
五是矿产资源采选业和冶炼业增长迅速。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21个大类行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高速增长,增速均在60%以上。特别是在甘肃新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动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异军突起,同比增长1.66倍,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带动作用明显。
六是重点支柱行业贡献突出。上半年,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最高的是电力和农副食品加工两大行业,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94%和25.7%。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3.99亿元,同比增长34.59%;电力行业实现增加值4.33亿元,同比增长17.93%。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电力行业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47个百分点,成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增长点。
七是盈利大户对工业支撑有力。上半年,盈利大户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贡献较大,利润超100万元的企业有27户,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8.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125.9%。其中,利润超过500万元的有5户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0.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84%,仅此5家企业对规模以上利润的贡献率为51.2%,拉动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
八是企业整体效益较好。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03亿元,同比增长26.76%;实现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46.96%;亏损企业亏损额0.49亿元,同比下降34.4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9.54%,同比提高18.24个百分点。
九是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生产原煤26.3万吨,增长36.7%;化肥3.03万吨,增长7.31%;水泥49.2万吨,增长15.96%;发电量达30.5亿度,增长15.69%;铁合金3.8万吨,增长17.02%。
十是节能降耗成效明显。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在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能源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坚持发展与节能同步,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指导方针,严格目标管理,切实推进重点行业的节能降耗措施。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为79.22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5.2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0.1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增速明显低于生产增长速度,节能降耗取得了良好效果。
(市统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