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 2008-07-31 10:22 来源: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背景色: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三大战略,努力促进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55.85亿元,同比增长11.3%,较计划低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13.53亿元,增长4.2%,较计划低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25.18亿元,增长17.4%,较计划高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17.14亿元,增长10.1%,较计划低1.9个百分点。虽然一产、三产未达到计划增速,但仍处于正常增长的区间;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均实现了“双过半”,经济运行总体良好。

(一)农业发展态势平稳,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并努力克服低温冷冻、持续干旱等自然灾害,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平稳发展。农作物面积稳中有增,种植业结构继续优化。在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和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共同推动下,农作物播种面积呈现出稳中略增态势。全市完成农作物正茬播种面积277 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分别比上年增加5万亩和3万亩。小麦、大麦、豆类等粮食作物有所减少,油料、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略有增加。受夏粮面积减少和入夏以来持续干旱的影响,预计夏粮比上年减少1984万公斤。龙头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产业化经营步伐继续加快。全市开工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4项,牧沅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志宏15万吨汽爆秸秆纤维开发等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雪莲5000吨奶粉、绿丰1000吨脱水蔬菜等10个项目进展顺利。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市马铃薯、制种、啤酒大麦、蔬菜、棉花等作物订单面积达到245万亩。畜禽饲养量全面增加,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在畜禽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的带动下,猪、牛、羊、禽饲养量全面增加。其中,猪、牛、羊存栏分别增长5.3%、8.6%和4%,禽饲养量增长6.4%;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7.4%、4%和8.9%。劳务输转力度加大,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加。全市共培训劳务16万人次,输转劳务2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78亿元,增长14.7%。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劳务输出规模增加和劳动用工报酬提高的共同带动下,农民现金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00元,同比增长15.2%,增速为近年来最快。

(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工业经济在扩量增效中得到快速发展,呈现出产销两旺、效益回升的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1.3亿元,增长21.6%,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骨干企业带动明显,整体效益稳步提升。在张掖电厂、河西水电、黑河水电等骨干工业企业带动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效益明显好转,企业税金和盈利企业盈利额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5亿元,增长26%;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增长26.8%;实现利润1.12亿元,增长47%;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34.5%;综合效益指数159.5,同比提高18.2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增势强劲,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饮料制造、食品加工、电力等重点行业继续引领工业发展,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1.43亿元、2.17亿元、3.99亿元和4.33亿元,同比增长9.2%、14%、25.7%和27.9%;四大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1.9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轻重工业同步增长,结构性差距逐步缩小。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7亿元,增长25.1%,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8亿元,增长26.6%,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20个百分点,轻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重工业发展速度的放缓,基本改变了一直以来重工业明显快于轻工业的局面,实现了快速发展中的同步增长。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39.2亿元,增长37.3%,产销率为98.2%,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发电量、化肥、水泥、铁合金、原煤分别增长15.7%、7.3%、16%、13.8%和17.2%。调控措施继续加强,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强节能环保设施建设,全市14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为5.2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0.2%。

(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建设实现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呈现出开工项目增多、投资增长加快的良好局面。上半年,全市共开工建设各类项目434项,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00项,较去年同期增加42项。重点项目进展良好。15个投资上亿元的重点建设项目开工10项、30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24项,开工率分别达到67%和80%。总投资1.2亿元的民乐爱味客1.5万吨马铃薯全粉一期生产线已建成投产;黑河二龙山和三道湾水电站、三岔煤田、黑河330千伏输变电工程、红矾钠扩建、5万吨谷氨酸等项目建设进展较快;黑河大孤山、宝瓶河和陶莱河三道湾水电站等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投资增速逐步加快。在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的有效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继续扩大,增速逐步加快。上半年,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亿元,增长10.9%,增幅较一季度提升0.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完成投资额占全年计划的52.5%,较好的实现了“双过半”目标。城乡投资稳步增长。农村投资增长17.2%,高出城镇投资7.1个百分点;农村投资增速已连续三年超过城镇投资,凸现了国家投资向“三农”倾斜的政策效应,但城镇投资依然是投资的主体。城镇投资中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完成投资1.98亿元,增长28%。资源开发领域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开工建设资源开发项目36项(水电22项,矿产14项),完成投资8.3亿元,占工业投资完成的59%,较好的发挥了投资增长的引领作用。在资源开发项目的带动下,全市工业项目建设势头迅猛,累计开工工业项目112项,完成投资14.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的34.5%,工业项目依然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开工建设的434个项目中,非国有项目125项,完成投资24.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的59%,其中工业项目112个项目,完成投资14.1亿元,同比提高17.6个百分点,投资主体继续向非公有制企业转移。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共签约项目47项,引进资金18.6亿元;已落实46项,实际到位9.5亿元。

(四)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居民消费价格高位运行。在国家政策和劳动力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实现4610元,增长7.6%,工薪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仍是主要来源。人均消费支出4249.3元,增长9.2%,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依然是消费的主导领域。热点商品销售趋旺,社会消费快速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4亿元,增长18.6%,增速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分别增长22.4%和增长17.8%,分别比一季度提高3.5和2.6个百分点,仍然是大众消费的主要领域。城乡市场同步发展,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城市和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4%和16.3%,同比提高5和5.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生产价格高位运行。在上年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基础上,受价格翘尾因素和食品类、居住类价格持续上涨的拉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持上涨态势。其中,粮食、蔬菜价格涨幅较高,是食品类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原油价格上涨带动了能源及建材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居住类价格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与此同时,在石油价格的推动下,原材料购进价格继续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出现一定幅度上涨。各种涨价因素综合作用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8.4%,仍处于历史高位,对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

(五)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运行相对平稳。在工业强市战略的带动下,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发挥效益,极大改善了财源结构,促进了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6.78亿元,占预算的56.4%,增长3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99亿元,占预算的55.7%,增长22.2%,分别比上年同期高10和0.6个百分点。均超额完成了“双过半”任务。重点行业贡献增强,继续引领税收增长。电力、烟草、铁合金等行业效益的大幅度提升,是推动全市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电力行业累计入库税收1.39亿元,增长14.5%,尤其是张掖电厂在去年实现税收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已累计上缴税收6822万元,增长4.9%;烟草、铁合金行业纳税额分别增长1.9倍和2.3倍。主体税种增势强劲,税收质量明显好转。工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好转,促使增值税保持了高速增长,累计完成2.49亿元,增长34.8%,占全部税收收入的近一半,占国税收入的86.8%;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主体税种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分别增长46%、22.3%、51.8%和29%,均超过了均衡进度。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增长较快,成为财政增收的新亮点。支出结构继续优化,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累计完成财政支出12.87亿元,同比增支3.87亿元,增长43%,占预算的55.8%,在超过均衡进度的同时实现了高速增长,较好的落实了惠民政策,有效保证了工资、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金融运行基本正常,贷款投向理性回归。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央行加息政策影响,证券市场持续低迷,致使金融机构存款回流。止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1.84亿元,比年初增加10.72亿元,增长8.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10.8%,成为拉动存款增长的主要力量;各项贷款余额87.14亿元,比年初增长5.5%,其中工业贷款5.8亿元,比年初增长44.7%;农业贷款18.1亿元,比年初增长19.8%,工业贷款的大幅增长,是贷款投向出现的新拐点。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问题逐步解决。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全面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同时,加大社会事业项目争取力度,不断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省政府确定的14件实事多数已基本落实,部分正在积极推进。市委、市政府向社会公开承诺办理的10件实事,整体进展良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医疗保险、农村低保、城市廉租房、农村饮水安全、城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实事逐步落实,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城市社区卫生、乡镇卫生院和计划生育服务站、村级卫生室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继续增加,文化、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市区地下水位上涨治理、乡村公路、农村户用沼气等涉及民生的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已经启动。全民创业活动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进展顺利。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11598人,占计划的82.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77人,占计划的92.3%;安置困难群体再就业2476人,占计划的9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3%。为全市18656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10857万元,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100%。参加失业保险59562人,占计划的100.1%。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8707人,占计划的99.4%。参加生育保险31339人,占计划的100.8%。一些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民生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市发改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