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继续好转。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76亿元,同比增长31.73%。实现增加值30.41亿元,同比增长29.58%。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3.55亿元,同比增长18.12%;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6.86亿元,同比增长40.47%,轻重工业比重由2006年的48.72:51.28调整为44.56:55.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0.76%,提高2.2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提高0.1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67.49%,同比上升23.32个百分点。
2、产品价格不断攀升,产品产销衔接度上升。2007年,受国际市场价格上扬、生产成本推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市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现生产销售两旺的良好局面。实现销售产值71.24亿元,同比增长32.01%。产销率为91.62%,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3、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企业盈利能力继续增强。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85亿元,增长28.9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9家,比上年增加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19亿元,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53.55%,提高10.25个百分点。特别是张掖火电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7亿元,成为我市首家主营业务收入过7亿元的企业。同时,企业盈利能力也有所增强。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64亿元,增长81.97%;其中利润总额为3.6亿元,增长86.07%。利税大户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贡献较大,全年盈利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4.84%,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02.78%,与上年相比,利润增长1.1倍,仅此19家企业对全市利润的贡献率达到122%。
4、重点行业生产形势好,领跑拉动效应明显。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2个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8个行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5.82%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四大重点行业保持快速、平稳发展态势,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3.06亿元,增长32.4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4.29个百分点。从产品生产看,在全市51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六成以上产品累计产量比上年增长。其中,增长50%以上的有11个,增长20%-50%的有5个。增长较快的主要产品有:发电量58.67亿千瓦小时,增长43.19%;原煤51.38万吨,增长56.57%;铁合金9.8万吨,增长30.47%。
5、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加强,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凸现。2007年,全市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2006年的45户增加到58户,增加13户。其中,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由2006年的12户增加到19户,增加7户。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58户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63亿元,比上年增加7.41亿元,同比增长31.3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73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53.19亿元,增加16.28亿元,同比增长33.42%,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5个百分点。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58户工业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5.31%,实现工业增加值却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7%,提高6.9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55亿元,增加1.71亿元,同比增长83.62%,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8.62%,提高3.63个百分点。同时,年销售收入上3000万元的58户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92.87%,同比提高24.99个百分点。在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58户企业中,有38户综合经济效益指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金4.04亿元,同比增长78.46%,占全市财政收入(大口径)的38.16%,年销售收入上3000万元的58户企业就实现税金3.57亿元,同比增长83.8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的88.35%,占全市财政收入(大口径)的33.72%。销售收入上3000万元的58户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77.7%、83.29%、88.35%和98.62%,对全市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十分明显。
(统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