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地质勘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4-12-06 14:48 来源: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背景色:
 : 

张政办发〔2007〕22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

《张掖市地质勘查工作方案》已经第一次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七年十月八日

张掖市地质勘查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地质工作的意见》(张政发〔2006〕75号)、《张掖市地质勘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查明矿产资源赋存状况,查清可供开发利用的矿种、矿床,使潜在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精神,以加强地质找矿为重点,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拓宽多元化投资矿业的渠道,加快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努力实现资源勘查的新突破,保障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一)充分利用市上地质勘查专项资金,每年寻找5个以上具有勘查前景的矿产地,探明3-5个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地。今后五年探明15-20个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地,供市、县(区)政府招商引资开发利用。

(二)进一步摸清全市矿产资源家底,探明一批新的矿点和矿种的储量,主要矿种储量进一步增加,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新上一批具有开采规模的矿山企业,全市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显著增加。

三、勘查重点

根据全市境内矿产资源勘查程度以及资源赋存状况,确定重点区域,围绕优势矿种,加大投资力度,进行重点勘查,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接续基地。2007年对以下重点区域、矿种和项目进行投资勘查。

1、重点勘查区域及矿种。一是以煤炭资源为主,开展能源矿产勘查。重点在甘州区平山湖、肃南皇城、民乐满山、临泽红柳园、高台窑泉等地区选点开展工作。二是以钨、钼、铁、铜、铅、锌、钛、锰等资源为主,开展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在肃南境内的祁连山、临泽境内的大青山、高台境内的合黎山、山丹境内的龙首山、甘州区境内的窑泉一带选点开展工作。三是以萤石、硅石、玉石、耐火粘土、凹凸棒石资源为主,开展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非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在肃南境内的祁连山山前地带,临泽、高台境内的北山一带,山丹龙首山一带选点开展工作。

2、重点勘查项目。

(1)肃南县错口铜资源勘查。该区块位于肃南县北西约51.4公里,面积21.2平方公里,距312国道55公里,交通便利。共发现矿体5处,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矿石品位最高21.46%,平均品位0.58%,伴生组分银、铅、锌等。1967年第四地质队初评,70年代以来,高台、肃南两县曾经开采,现为肃南县历史遗留及招商引资项目,项目单位为甘肃锦华矿业有限公司。

(2)临泽穿心河煤炭资源勘查。该区块位于临泽县西北,与县城直距40公里,目前设有海泡石普查项目,勘查单位为省地勘局第一勘查院,勘查面积 80平方公里。根据以往地质资料和初步踏勘,该区域有石墨、海泡石、煤等几种矿产资源,除石墨和海泡石项目面积外,还有40多平方公里没有设置矿权,具有较好的勘查前景。

(3)山丹薛家大洼萤石资源勘查。该区块位于山丹县城东南38公里处,交通便利,勘查面积3.35平方公里。1967年由甘肃省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测量队进行了地质工作,该探矿权人今年投资修通了矿区道路,并开展了勘查,萤石发育程度较好。经采样分析,该勘查区内矿石品位较好,具有较好的勘查前景。该区域探矿权人为肃南新世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勘查单位为省煤田地质局145队。

(4)高台窑泉东粘土及煤炭资源勘查。该区块位于高台县城北方向约41公里,交通比较便利。矿区面积约6.9平方公里,矿权人为肃南新世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权人于2007年1月委托甘肃煤田地质局145队对矿区的地层、地质构造特征、矿体特征等评价,具有较好的勘查前景。同时该矿区边缘钻探发现有三层煤层,为焦煤。

(5)民乐县满山煤炭资源勘查。该区块位于民乐县南丰乡西南约10公里,距227国道约9公里,矿区面积4.7平方公里。六、七十年代曾有小窑开采,1972年甘肃煤田地质局145队进行了小窑调查、槽探等地质工作,提交了《甘肃民乐县满山煤矿点地质调查报告》,对该区的煤层、煤质等赋存情况进行了评述,预测资源量500多万吨。该区域设有探矿权,探矿权人为民乐县通达劳务输出有限责任公司,勘查单位为省煤田地质局145队。

(6)肃南平羌口煤炭资源勘查。该勘查区块位于肃南县皇城镇,面积28.48平方公里。1966-1969年,原甘肃省煤田地质大队在大马营盆地开展了综合普查找煤工作。1986年煤田地质145队对该区的煤层、煤质等煤层赋存情况进行了评述。共含煤九层,其中煤4、煤5、煤6为主要可采煤层,为焦煤。现为肃南县历史遗留及招商引资项目,项目实施单位为肃南县政府。

(7)肃南煤丫豁煤炭资源勘查。该勘查区块位于肃南皇城镇,东距皇城镇20公里,勘查区块面积16.81平方公里。1966-1968年,原甘肃省煤田地质大队在大马营盆地开展了综合普查找煤工作,1986年煤田145队对该区的煤层、煤质等煤层赋存情况进行了评述。共含煤九层,其中煤1、煤2、煤3为主要可采煤层,为焦煤。现为肃南县历史遗留及招商引资项目,项目实施单位为肃南县政府。

(8)肃南营盘煤炭资源勘查。该勘查区块位于肃南皇城镇,东南距皇城镇20公里,勘查区块面积8.80平方公里。1966-1968年,原甘肃省煤田地质大队在大马营盆地开展了综合普查找煤工作,1986年煤田145队对该区的煤层、煤质等煤层赋存情况进行了评述。共含煤九层,其中煤4、煤5、煤6为主要可采煤层,为焦煤。现为肃南县历史遗留及招商引资项目,项目实施单位为肃南县政府。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各级政府要把加快矿产资源勘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导小组要有效指导、监督和组织协调勘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会议,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协作配合,加强沟通,互相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县(区)都要成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组织领导机构。国土资源部门要将勘查工作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强化管理服务职能,做到服务与管理并重,为勘查投资者营造良好的环境。

2、管好项目,用好资金。一是要抓好今年确定的重点勘查项目。对市政府确定的市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合作勘查项目,市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项目管理,监督项目单位落实勘查年度计划,加快勘查工作进度。肃南县平羌口、煤丫豁、营盘三个煤炭资源勘查项目于2008年年底提交勘探报告,其余5个勘查项目于2008年年底提交普查报告,2009年底前提交勘探报告。二是选好今后勘查项目。市国土、发改委、财政部门要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的原则,筛选确定地质勘查专项资金投资项目,并做到常年筛选、滚动储备、动态管理、梯次推进,确保拿得出、用得上、不断档。要建立地勘专项资金投资项目库,健全储备项目。要拓宽项目筛选思路,认真搞好项目搜集整理,对确定的空白区勘查项目、一般项目、重点项目都要进行论证,对勘查期限、投资金额、勘查程度等都要制定计划,确保项目选得准,资金用得好,勘查进度快,工作成效大。三是要管好专项资金。国土、财政部门要认真执行《张掖市地质勘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从勘查项目的选择、项目的立项、资金的使用、勘查成果的利用等各环节严格把关。督促项目承担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对项目经费单独建帐、单独核算、单独管理、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和转移。

3、依靠科技,搞好勘查。建立健全依靠科技和人才进行找矿和开展勘查的新机制,鼓励勘查单位、探矿权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科学技术的研究运用,开展重大地质找矿问题的科技攻关,解决找矿勘查过程中的理论方法、技术问题,提高勘查成果的科技含量。要强化找矿措施,按照先易后难、重中抓重的原则,对确定的重点找矿区域、重点矿种、重点勘查项目,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和程序办法,用新思维、新办法,解决项目勘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快勘查步伐,缩短勘查周期,提高勘查程度,切实解决家底不清,勘查程度低的问题,力争在找矿上有新的突破,使优势矿产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

4、健全机制,强化管理。一是建立加快勘查项目建设的奖励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对取得重大勘查成果的项目合作地勘单位、探矿权人的奖励办法,从市地质勘查专项资金中提取一定的奖励基金,对取得重大勘查成果的予以表彰奖励。二是建立矿产勘查投入和利益分配机制。对市上确定的重点勘查项目,采取市政府与矿业权人合作勘查的形式。专项资金投资、勘查成果、矿业权处置及监督管理等要严格按照《张掖市地质勘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投资收益按投资比例享有权益。三是建立勘查资金良性循环机制。要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力度,市政府每年拿出500万元,重点投资市上确定的勘查项目,通过地质勘查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企业进驻我市,特别是大企业、大集团在我市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吸引社会闲散资金进行合作勘查,形成多渠道筹资、融资、政府出资等投入地质勘查的机制,鼓励合作勘查方找大矿、找好矿、出成果。四是建立勘查管理和监督管理机制。市国土、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搞好勘查项目管理,制定勘查工作计划,对勘查期限、勘查投资等提出明确要求。要做好项目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施对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同时要探索建立地质勘查专项资金投资绩效评价制度、监督约束机制等,促进勘查项目顺利进行。

5、依法整治,规范秩序。继续开展矿业秩序治理整顿,以治乱、治散、治本为重点,严厉打击违法勘查开采行为,维护好矿产资源勘查秩序。抓好矿产资源的整合,合理调整勘查开发布局,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的规模发展。要依法加强矿产资源监督,全面提升矿政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科学管理、依法行政的机制和制度以及矿政管理的治本之策,做到矿政管理全面到位,实现矿业秩序全面好转,为地质勘查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地质勘查活动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