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七年七月六日)
7月6日,副市长张平主持会议,专题研究落实市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精神,解决民乐县山城子村和肃南县大泉沟村放牧纠纷问题。参加会议的有民乐、肃南两县政府分管领导、相关乡镇和部门负责人,市政府两县边界放牧纠纷联合调查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学习了省际边界微山湖地区做好维稳工作的经验和做法,通报了市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关于解决民乐县洪水镇山城子村、肃南县马蹄乡大泉沟村放牧纠纷问题的决定。张平副市长就贯彻落实市政府决定、促进边界地区稳定和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现将会议研究确定的主要事项纪要如下:
一、会议认为,山城子村和大泉沟村放牧纠纷由来已久。有限的草场资源、不断增加的人口及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需要,导致两地群众为争夺草场争纷不断,严重地影响了边界稳定。特别是2005年“7·06”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给双方群众的感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县边界纠纷问题,多次提出具体要求,也多次组织协调处理,但由于该地区放牧纠纷问题的历史渊源和主客观原因,调处难度很大。今年5月初,市政府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两县边界放牧纠纷问题进行了现场调研,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提出了解决该地区放牧纠纷的初步意见。6月26日召开的市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调查组的汇报,作出了解决该地区放牧纠纷问题的决定。
二、会议传达了市政府常务会议关于解决两县边界地区放牧纠纷的决定:
1、“7·06”事件是因草原放牧纠纷问题引发的,纠纷现场在肃南县境内,行政区域界线权属明确。解决“7·06”放牧纠纷问题,不涉及民肃两县在其他区域的放牧及插花地耕种问题。
2、东、中、西三汊是石头沟河源头,植被退化,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从保护该区域生态、水源和植被,为洪水河流域生态和经济发展提供长远保证考虑,决定对石头沟河脑子即东、中、西三汊区域实施围栏禁牧,两县群众都不得在该封育区内放牧。东中西三汊区域的范围为:从东中西三汊交汇点(x=4247 470m,y=17650 320m)起,向南沿东汊到东汊脑子(x=4246 000m,y=17650 440m)坐标点,再折向西南经(x=4245 250m,y=17649 520m)坐标点,(x=4245 100m,y=17648 670m)坐标点,再折向北沿西汊水线到东中西三汊交汇点(x=4247 470m,y=17650 320m)止。考虑到民乐县在该区域的实际放牧现状,市政府同意将肃南县东蘑菇滩4500多亩草场安排给民乐县放牧,东蘑菇滩行政所有权仍属肃南县,放牧使用权属民乐县。东蘑菇滩的四至界线是:西以石头沟河为界。南面界线为:从石头沟河坐标(x=4248 200m,y=17650 470m)划直线至东蘑菇滩东梁坐标(x=4248 420m,y=17651 490m)止。东以东蘑菇滩东梁为界,具体走向为:从坐标(x=4248 420m,y=17651 490m)沿梁经2891高程点,2823高程点,2806高程点,到民肃两县边界线止。北面以肃南、民乐两县县界为界。为保护生态,火烧坡1200多亩灌木林应在5年内实施封育,退牧还林。火烧坡的范围是从石头沟河坐标(x=4248 200m,y=17650 470m)直线至东蘑菇滩东梁坐标(x=4248 420m,y=17651 490m),然后向南沿梁经3014m高程点,3137高程点,至东汊脑子(x=4246 000m,y=17650 440m),再向北经东汊到石头沟河坐标(x=4248 200m,y=17650 500m)止。东、中、西三汊区域、东蘑菇滩、火烧坡的具体位置标绘在总参1980版1:50000地形图上(见附图),图号10-47-58-丙,10-47-70-甲,文图不符,以图为准。
3、围栏工程由市畜牧局牵头,肃南县负责经费筹集并组织实施。要严格工程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民乐县有关乡镇要积极配合,为工程实施提供便利条件,确保封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东、中、西三汊区域的围栏工作须于2007年9月20日前完成。火烧坡封育工程由肃南县负责实施,最迟于2012年9月20日前完成。
4、为了确保围栏工程结束后的长效管理,要明确管护责任,加强围栏管护。围栏管护主要由两县涉及乡镇负责落实,民乐县洪水镇负主要责任。管护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向畜牧、林业、公安部门报告,对蓄意破坏围栏的要依法严惩。
5、要切实解决好边界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两县要从边界地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对涉及边界纠纷的乡镇、村进行专题调研,在充分考虑边界地区自然禀赋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制订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规划。要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市、县发改委、农业、林业、水务、畜牧等部门,要积极出谋划策,加大生态移民易地搬迁、扶贫开发、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力度,改善边界地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从长远、根本上解决边界放牧纠纷问题。
三、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做好边界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边界稳定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既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两县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妥善解决边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本着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维护边界稳定工作。
四、会议强调指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两县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实行维护稳定“一把手”负责制,建立维稳工作责任制。两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切实把边界维稳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一把手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各负其责、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维稳工作格局。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要按照《张掖市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二是要建立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要认真学习微山湖地区维稳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建立维护稳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合预警机制、矛盾纠纷联合排查调处机制等制度,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三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引导工作,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乡镇、村社干部的宣传教育,努力化解矛盾、理顺群众情绪。要向广大农牧民讲清维护稳定和加快发展的关系,从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充分认识到和谐稳定符合其根本利益,“和则两利,斗则两害”,通过思想认识的提高来促进问题的解决。要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教育群众依法办事,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避免意气用事、冤冤相报、害人害己。对目无法纪、带头寻衅滋事、带头聚众斗殴、挑起事端者,公安机关要及早介入,采取强制措施,对违法犯罪的要严惩不贷。四是要加强督促检查。市、县政府督查室要对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及时通报情况,反映存在的问题。市、县纪委、监察局要加强监督检查。通过加大督查力度、实行责任追究,使各项措施扎扎实实落到实处,确保两县边界纠纷得到彻底解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
参加会议人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