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掖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08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620700073/2022-00142
文号
张市农函〔2022〕456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张掖市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2022-09-09 10:39:17
是否有效

民革张掖市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关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滴灌水肥一体自动化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张掖是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区,现有耕地面积536.11万亩,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26.5亿m3,全市人均水资源1250m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市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仅511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9%。张掖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历来十分重视农业节水,特别是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的历史机遇,切实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着力突破资源性缺水和传统农业发展瓶颈,走出了荒漠绿洲区恢复自然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推动农业灌溉施肥实现“六个转变”,即由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由大水浇地向庄稼供水转变,由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由水肥分开向水肥耦合转变,由单一技术向综合管理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019年以来,全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29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15万亩,发展水肥一体化99万亩。

二、主要做法

一是绿色发展为导向,转变方式求发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科学研判市情农情水情,深刻分析资源性缺水这一制约瓶颈问题,着眼于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立足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势,正确处理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节约用水的关系,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明确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方向,制定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形成节水农业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和工作体系,补短板,强弱项,扩规模,提质量,不断提高节水农业发展水平。广泛宣传普及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高效节水农业方面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知识,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业节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高效节水农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有力推动了节水农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调优结构挖潜力,做强产业促节水。制定《加快高效节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强对节水农业的指导。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逐步淘汰高耗水套种模式和水稻等作物品种,大力推广高效益、低耗水作物和抗旱品种,布局建设现代种业、优质蔬菜、专用马铃薯、设施农业等重点产业,构筑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建成130万亩农作物制种、95万亩绿色蔬菜、50万亩加工型马铃薯、38万亩道地中药材、50万亩优质小杂粮、15万亩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全市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由2016年的20.7亿m3下降到2021年的17.1亿m3,下降17.4%;农田灌溉定额由2016年的亩均582 m3下降到目前的480m3,下降17.5。全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由2016年的393.8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438万亩,增加11.2%。

三是建设良田补短板,配套设施强基础。紧紧抓住国家“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的历史机遇,大规模争取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大力推行一户一块田、一村一片地、一企一基地土地整理模式,重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突出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套,努力补上农业基础设施短板。鼓励农民集中连片流转土地,连片推广节水技术。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86万亩,其中高效节水面积278万亩。以玉米制种、绿色蔬菜、马铃薯等优势产业生产基地为主体,建成水肥一体化核心基地135万亩(其中智能化水肥一体化1.1万亩),打造了甘州区制种玉米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点,建设制种玉米水肥一体化核心示范区1000亩,辐射带动面积3万亩;建设民乐、山丹河西灌区马铃薯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30万亩片带,有力地引领了全市高效节水农业向智慧农业新高点迈进实现节地10%、节药20%、节肥30%、节水40%、省工50%目标。祁连山浅山区高标准农田亩节水达150m3以上,黑河灌区高标准农田亩节水达240m3以上。全市年节约灌溉水3亿m3以上,不仅扩大了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而且有效拓展了戈壁农业和生态用水空间。

四是依靠科技促发展,强化应用提效益。紧盯农业用水终端,立足田间地头,加强工程、设备、农艺和管理等节水技术集成创新研究配套,把节水灌溉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紧密结合,争取旱作高产,以减少对灌溉的依赖。在沿山旱作区大力推广高茬收割、秸秆还田和少耕免耕、旱作全覆膜集雨栽培等技术,在川区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展新型保水肥、抗旱抗逆制剂等试验示范推广,粮食亩均增产5—8%,增收80元以上;水肥一体化效益更高,制种玉米、马铃薯节本增效分别达到460元和880元以上,露地辣椒亩节本增效1500元以上。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由于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的综合配套,工作前期投入较高。国家、省级财政资金虽然对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发展水肥一体化提供了重要支持,但由于地方财政有限,不能进行有效配套,致使在现有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大面积配套推广水肥一体化难度较大。为切实推动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设施的配套应用,充分发挥水肥一体化技术“三省三增四化一保”方面的效益,市农业农村部门今后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继续争取国家、省级项目资金扶持。在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农田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抓住农业农村部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时机,争取实施《张掖市200万亩水肥一体化高附加值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和《张掖市150万亩现代种业基地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按照《甘肃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的要求,积极与省上进行沟通衔接,尽快上报省发改委立项实施。根据已编制《甘肃省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智能控制技术示范区建设》项目建议书,积极争取省上在张掖市5县(区)建设8万亩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智能控制技术示范区。

二是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按照《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和《张掖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的部署安排,结合“一区一地”建设,开展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配套”标准,统筹高效节水、地力提升、宜机化改造,把水肥一体化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推动现代农业实现深度节水,2023-2026年,全市新建200万亩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到2026年,全市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66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85%以上。全市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农田建设与管理达到更高水平,粮食安全保障基础更加稳固。

三是持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针对不同区域水资源状况,统筹规划,因水布局,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结构。民乐县、山丹县和肃南县的山区重点布局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小杂粮、优质牧草等节水型产业,走以“特优新”为特征的农业转型发展之路;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和肃南县的川区重点布局玉米制种、高原夏菜、设施蔬菜、特色林果、粮饲兼用玉米等高水效作物,培育优势主导产业,走以“高精深”为特征的现代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利用宜农荒滩、荒地资源建设一批戈壁农业产业园,建立生态保护与现代戈壁农业统筹发展的高效节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四是聚力打造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以四区四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重点,继续打造已有规模的甘州、民乐、高台、山丹、临泽现代农业示范园和戈壁农业示范园等一批影响力较大的水肥一体化精品示范园区,引进新设备,装备新技术,形成引领全市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至高点;以乡村振兴示范带为重点建设一批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每县区以乡镇为重点,扶持建设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基地,建设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示范区;以县乡主干公路沿线乡镇和村为补充,支持基础条件成熟和基本具备条件的基地建设水肥一体化核心示范点,全面引导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产业。

五是提高水肥一体化装备、人才支撑力度。在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加强与省上的沟通协调,争取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装备、器材等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名录,加强对水肥一体化技术标准化装备补贴力度。主动对接省内外科研院所和高校,引进培养专业人才、乡土人才,充实基层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队伍,保障水肥一体化系统运行质量和效益。

感谢你委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张掖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9月7日